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广东省<蕉岭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8 11:12

22. 蕉岭县

河南丘氏族谱图引

历观阀阅之家,皆有谱有图,彬彬然可考者,盖子子孙孙知其次序名位,各相引长于永久而不替也。

吾思厥祖,始自姓丘氏。大祖以上数世,居福建之上杭胜运里上南湖。宗枝世代,其谱牒失于著集。呜呼!先事往矣,继作之义其可已乎?夫人之子孙,上能承宗祖之业,下能范后昆之仪者,当有以肇其本而续于后焉。

仰惟始祖生高祖讳文兴,同伯讳文胜。宋季间,徙家来广东之梅州,即今程乡石窟都居焉。兄弟刚毅,有能有为,同心协力,经营家计,创置田地,立籍供赋,遂居于兹。其后子孙蕃庶,漫居多方,嗣续绵远,人物富庶,此皆承祖宗积德累仁之所致也。为子孙者,苟不体祖宗之志为之继述,于尊祖敬宗之心,又何与焉?且远者人之所易忘,疏者人之所易忽。况以谱牒不著,则莫能系宗族人心。有忘追本之诚,敬孝有所不兴,弟有所不敬,虽亲者亦见为疏,尊者亦见为卑,视骨肉之亲何异于路人者耶?可不慎乎?希质惓惓服膺,惧无以副先人之志,于是敬修谱系。支派详明,永为子孙者广推后类,庶不坠祖宗之谱云尔。

大明正统三年(1438)戊午正月 吉日

六世孙 希质 谨书

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岁次庚寅八月 吉日

十一世孙 丘滨 丘鈇 丘裕 记录

【注】此《图引》是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世系最早的谱序,来源于江西会昌筠门岭镇营坊村邱家兴家珍藏的《镇邑丘氏族谱》原件。该谱为丘滨、丘、丘裕1590年编纂、希质公后裔1669年版刻印补充了部分内容。其内容分为谱序、世系图、世系录三大部分,共71页142面。世系录记录了以“丘氏始祖”为一世,文胜、文兴为二世延至十三世的内容。一世祖无上接世系。上溯时间止于宋季,下衍止录时间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为全本。是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世系中迄今发现的最老的族谱原版本。作者丘希质,为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下传第五世孙,也是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后裔中的第一个写谱人。其以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为一世,故自称六世孙。其世系是: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文兴——应隆——宗仁——均庆——希质。

古梅州丘氏族谱图序

谱牒之作,其来尚矣。盖以家之有谱,则知祖宗之本源,子孙之枝派。与夫尊卑昭穆之等,亲疏远近之分,皆有所统系,而无失焉。稽诸古者天子建国,因生以锡姓,胙土以命氏,此姓之源所由肇也。

谨按吾丘姓,本自周武封太公于齐之营丘,因氏焉。后世子孙蔓延散居,四方不一,其根本未尝有异也。家旧有谱,遭元季兵燹不存,故莫知先世由来。今吾谱牒之修,断自我丘氏太祖者为一世,纪其实也。初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上南湖。当宋季,迁居梅州,即今程乡也。住居程乡,子孙今为程乡人。始祖有兄原居上杭,有弟移居河源等处,旧颇有谱略不及录。

追念始祖生二子,次讳文兴,即从兄希质,同希学、希进之祖考也。长讳文胜。即颙泓之先祖也。高祖生二子,长讳应茂,即希正兄弟之曾祖也。次讳应隆,即从兄希质之曾祖也。希正曾祖生三子,长讳荣孙,即今从侄陵智之曾祖也。次讳荣福,其嗣不续。三讳荣寿,号梅溪先生,即希正堂祖考。祖叔讳宗仁,即从兄希质祖考也。宗仁生均庆,即从兄希质兄弟之祖考。荣寿长子均善,其世阙,即希正兄弟之祖考也。子孙绵远,继世愈盛,是皆祖宗积德所钟。仰惟自一世祖与高祖以来,至于祖考,虽皆隐德弗彰,然迹其所为,莫非积德行义以为贻厥孙谋之本也。

第恨家谱不存,一世祖已上未详,兹不敢妄。惟希正常郁抑谱牒未修,旦夕有如负芒。遂演成册,效宋之欧阳修、苏子瞻立谱之意。既总图于前,复详注世数于后,统纪不紊,支派详明,尊卑上下之分,灿然斐然矣。其间,服制虽有亲疏隆杀之殊,而出乎本源者则一,子孙虽有富贵贫贱之异,而系乎支派者则同。凡我子孙,见斯祖图当拳拳服膺,兴其尊祖敬宗之心,敦其孝悌爱友之道,毋乖天叙,毋渎天伦,务俾患难相济,贫困相赒,不忘水木本源之思,则吾宗嗣胤之盛,又岂可量哉?

希正学浅才疏,斯谱之作,因从兄希质好文之命不敢辞,故笔其大略。至若辉光祖宗之德于前,犹有待于后之贤子孙焉。是为序。

大明正统七年(1442)岁次壬戌孟夏 吉日

任湖广沔阳州景陵县儒学训导 六世孙 希正书

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岁次庚寅八月 吉日

十一世孙 丘滨 丘鈇 丘裕 重记录

【注】此序来源同上。序中所述人名用字,如:“宗仁”,与《镇邑丘氏族谱》世系图、世系录中的人名用字完全吻合。

七世修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国事兴衰,世代相传授受,固云重矣。谱亦以记宗盟世代相继,生娶卒葬讳谥,俾子孙永远而知其由,所系不亦重乎?观之水木易见者,譬而言之,木之有根而后有叶,水之有源而后有流,人之有祖而后有生。木必根之厚,则千枝万叶之茂;水必源之深,则千流万派之长;祖必积德之厚,则百子千孙万世不可量矣。

家之谱,盖由一世积德相传,至今十一世,先世所生亦多。至七世三十有三,八世八十有六,九世一百四十有四,十世一百六十有余,十一世长幼末室,生育尤多,未可数计,而女子世世如之,何其盛哉!然此谱六世质、正二公所著修,亦不知其始祖、生、死、卒葬,二三世亦与失记者乎?

序说先祖之谱,乃因宋、元改变大乱,委于煨炉,故弗得闻其详耳。可胜叹息哉!今为地方大变,寇征二次,宗族离散各方,少得相会,以致雷同安名者众,而生娶卒葬不知者多,且又分为五户而谱,记宗族世代而知重者固多,而懵然不知者而数视谱者不少。

余因久怀修著之心,乃于书舍中取六世谱,自七世而修至十一世。使各知名同或纪于前者,速自改正。抄写一样四本,交付各房经事者收存,与众观之,不能遍及。有同心抄一本自看尤妙,可以续千载之绪。倘有不虞之故,收此谱以见敬宗祖之意云。

大明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岁四月 吉日

丘智 书禄

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庚寅八月吉日 十一世孙丘滨重修记录

丘智 书录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会筠门岭镇营坊村邱家兴珍藏的《镇邑丘氏族谱》。序中所述七世、八世、九世、十世人数,与《镇邑丘氏族谱》世系图、世系录完全吻合。

邱氏族谱序

六十郎梦龙公自宋、元间由福建上杭经商于粤①,至潮之梅州(明改程乡县,即今之嘉应州也)石窟地方,见风俗之淳,人皆乐善,遂迁而居焉。娶妣张氏,生二子:长文胜,次文兴。文胜派下俱迁龙川等处,居地虽殊,惟谱以联之。文兴公生子二:长应茂,次应隆。发丁最多,迁徙不一,亦惟谱以联之。

应茂公生子三:长荣福,次荣寿,三荣孙。荣寿之孙希政公,以《易经》中宣德甲寅科亚元,文冠多士,名传通粤。应隆公生子一荣仁公,早逝,遗生均庆公,蕃衍列一而十而百,以发千万之众,其被其休蒙,其福皆由是也。富贵和睦、读书阀阅者,不以数计。溯一世至十世,奕叶相承,三千余丁矣。多有迁于他处者,未得其详焉。俟后世有贤者出,负谱牒以叙之。

呜呼!谱之功不但可以序宗,亦可以睦族。虽没若存,虽远若近,岂可不致意哉?后人观于此,莫不知千万人之身,仍始于一人之身也。莫不知我氏之族,世世子孙,均是一族之流遗也。递而及之,愈众而不忍疏,愈远而不忍忘。斯为序。

明嘉靖乙未年(1535)

九世孙 习 撰

【注】此序来源于湖北阳新荻田庄1988年重修忠实堂《邱氏宗谱》卷首24页。①本世系1438年希质公撰《河南丘氏族谱引》云:“大祖以上数世,居福建之上杭胜运里上南湖,宗枝世代,其谱牒失于著集……仰惟始祖生高祖讳文兴,生伯祖讳文胜……”。

河南丘氏族谱序

乙未之岁春正月,生奉程乡县知县戴公光者,委生石窟都教育英才,时馆于斯。仲春之月,有宗叔智等辈备到馆间陈情修谱,生揖而拜之。有曰:族谱乃一姓之谱也,子何谦而拜之?弗得已,于是,不揣才疏而任之焉。夫重名于后者,必有所由;见称于当时者,必有所拟。余则穷心搜抉,探源溯流,始知夫自矣。

夫我姓本根固蒂,由闽汀宁邑发轫于杭川,幸有大祖自宋元间经商于粤潮之梅州石窟之都,睹风俗之醇,见善人之夥,于是居焉。所生之子有曰文胜,其余者无所考订也。迨颙谓,虽见于谱,亦复迁于龙川乐邑居焉。又如次者文兴之子应茂等辈人,虽繁育迁徙无常,去就亦无所稽焉。幸而五世子者名曰均美、均让与荣寿之子辈出,以详于谱,而迹著且显也。是何也?均让之次子名曰希正,以易经中宣德科亚元文魁,以士名压于粤。

夫显者著者,再不可知。而述应隆公生宗仁,不幸早卒。遗孤均庆之衍一而十,十而百。虽千万之众受蒙德赐,所由是耶?非惟颓者振,衰者起,不曰多而且富,必曰贵而且贤,和宗睦族,读书尚礼,若曾玄之子孙,游邑庠泮,功业亦过人多矣。其来其进,尚不可知。而诵读诗书,不可数计,自一世而至十世,奕叶相承二十余矣。而迁不知者不与焉。

呜呼!子孙者,先祖之遗体也。虽云遐迩,岂可以差殊观哉?故言世远则易忘,人众则易疏。知一脉裔苗于此,均是族也,又均是子孙也,以言功德可谓盛矣。详观诸谱,予岂敢藉口说而为之虚誉欤?为之序者尚其勖。

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四月望日

闽汀武平庠生 北川慎独 本明 寓舍书序

【注】此序为福建武平人本明公所作,来源于《镇邑丘氏族谱》。

古梅丘氏族谱序

族谱之作,所以序昭穆、辨亲疏、别同异、明是非,而维持族属。具系于人心也,甚重;关乎于教化也,甚大。此三代,所以有大宗、小宗之法。人人各亲其祖,各敬其宗,而笃亲亲之义于悠久,由此道也。自古以来,汉有本纪,晋有昭穆,而谱之传,厥有由矣。

唐、宋嗣兴,有《氏族志》,有《姓氏录》、《百家类例》及《姓解》、《姓纂》、《百姓谱》之作,氏族之学于斯为盛。而衣冠之家又各自为谱,以记其宗族世次。故虽历年久远,按谱而考,某为昭,某为穆,某为亲,某为疏,某名配某氏,昭然心目之间。凡由后溯前,追源本始,有不胜歔欷、感怆之余,而咸兴水源木本之思,不至于相亲为秦、越者,岂非有谱以维持乎?程邑丘熟之令尊甫宏先生,乃予窗友也。一旦书其谱流世系,请予叙其端。予观之,孝悌之心油然而生矣。

夫考丘氏,其先宁化人也。讳丘三五郎,由宁化而居上杭,其子十人,俱生上杭。姑举大概而言之:丘三五郎生伯七郎,伯七郎生孟龙,孟龙始迁梅州今程乡县也。孟龙生文兴,文兴生应隆,应隆生宗仁,宗仁生均庆,均庆生稀学,稀学生伯二,伯二生惟裕,惟裕生子五:曰诗、曰书、曰礼、曰云、曰晏。积德流芳,相传茂盛,以善行鸣于乡者,不少而熟之,兄弟尤所谓杰然者也。乃虑历世既久,宗支蕃衍,苟不重修谱以维持之,愈远而愈忘,安能保其昭穆之不紊,亲疏之不昧,同异之不别,是非之不明,族属之不涣散而无统哉?此丘氏之谱以足修也。

呜呼!薄于其亲者,一身之外若余笃于其亲者,心游乎累世之上,而不足为熟所存,正所谓心游乎累世之上而不足。推是心以往,所谓一孝立而万善从之矣。为丘氏人以及其子孙,苟能体是心,而勿替引之,吾见丘氏之泽,其将弥远弥光,而未可涯也。敢为丘氏后人告。

明嘉靖戊戌仲夏(1538) 赐进士第 通议大夫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奉敕总督南京粮储 前左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 经筵讲官同修国史 致仕

海阳玉华山人 盛端明 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湖北梁子湖《丘氏族谱》。序中将名讳字号未传于谱的宋季古梅州石窟丘氏始祖取名为“孟龙”,上接上杭的所谓的“伯七郎”、“三五郎”世系。

程江邱氏谱序

予观《周礼》、小史、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自唐以前皆属之官,未闻有家谱也。宋以后,乃自为之。当时庐陵欧阳、眉山苏氏二家谱,士大夫亦往往效而行之。以联宗族,以序昭穆,以合远近,以辨亲疏,正伦理,笃恩义,尊名教,厚风俗,实此为先。则谱系之作也,其关于人也,重矣。故子曰:管摄人心。爱族而厚风俗,须是明谱系。

晏兄伯齐,习举业儒而修谱,晏深贤之,得古人尊祖敬宗之意也。夫所收族者,若非必如古人,五服一年,会食者有差而已。盖此法能行于国君,而不能行于士庶;非必如古人,有花树蒂家会食而已。盖此法能行于近亲,而不能行于远亲。晏谓大概之道不出礼乐,仁义不外其所自生,礼不反其所自始,仁不外乎亲爱,义不外乎敬祖兄。谓族类虽繁,其初一人之身也。岂以秦、越视之?

吾观其谱,始自孟龙公,下至于今,子孙亦有千余。前后有条,上下有式,图系有例,序志有法,赞扬有章,亦可谓不忘本而以礼乐存心矣。然世远则族类众多,居离则山川间隔,得失则贫富相殊,盛衰则贵贱难一,将何以处之?常有心谱焉。一心永念乎先祖德业声闻,则吾心之赞扬谱矣,一心不失乎祖宗经度谋为,则吾心之继述谱矣。一心常怀乎孝亲慈众,则吾心之昭穆谱矣。吾心之昭穆远近,了然明白,则彼高山大川岂能隔吾祖宗正派乎?富贵贫贱处之不一,则彼虽富贵不敢加于父兄宗族也。此之谓心谱,又不可不知所重也。若夫世次之长,祖德之令,某者居东,某居西,某人移之彼,则彼某之移之,以某人某父,某父某子,则备诸谱焉。

嘉靖庚子岁(1540)夏月

孟龙公九世嗣孙 邑庠 晏 书

【注】此序源于湖北梁子湖《邱氏族谱》。作者丘晏,广东蕉岭人。明代福州府永福县训导。

河南邱氏十一世修谱序

盖谱之所以统宗,实所以维分。宗分不明,由以谱之未序。是故,我宗之谱失传也久矣。

自我丘氏始祖,于前朝宋季元初,由福建汀州宁化上杭而来,五百余年,历世十有四矣。其子孙生齿日繁,住居涣散,虽叔孙兄弟亦莫能序其昭穆于其间。

滨也,承在十一世孙,愚而且贱,非敢自用自专而作谱焉。尝读追王大王程篇有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报本追远之礼,后之所当尽焉者也。予始戚焉,兴起尊祖敬宗之心,然犹不敢以自是,于是质之祖叔东泉公,曰:滨欲修谱。公曰:修,盖谱不修,如水无源,如木无根。再质之新川白湖均轩诸叔父,曰:滨欲修谱。诸叔父亦曰:修,为人孙者当如是也。于是,不揣疏才,与族兄曰鈇、弟曰裕者,同心协志,蠲资在于丰田寺,援集旧谱,搜溯源流失序者,从而昭穆之,无后者从而注载之。夫然后祖图、次序、圈点详明,生死卒葬失传不敢有所强记。中间叔孙、兄弟相知德行者,取其一二而赞扬之,其余难以悉叙。尤幸我族富贵福泽,子孙绵远,奕叶相承,万古如一日也。

后之睹斯谱也,为人子者,当思父功之刻苦;为人孙者,念祖德之勤劳,兢兢业业,以成其事。孜孜汲汲,以全其功。勿以富而骄贫,勿以长而欺少。贫者莫妒其富,少者莫凌其长,有势勿加于宗族间。有饥寒逼体者,谅情拯贷之。有业可卖与本宗,依价为是。子孙有非陷者,当援而救之;有桔梗者,合举而惩之。以更条件,别为序次于左。

条件于后:

一谱,当清明祭祀前二日,将祖坟茔修饰,芟其草茅。仪物必致其精洁,庭实亦照依常数。必诚必敬,毋戏玩以渎先灵。

一谱,祭祀分盆,照依原领。毋得紊坐,以致不均,启衅生端。

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十五日

十一世孙 丘滨 丘鈇 丘裕 同书序

【注】此序是万历十八年(1590)年丘滨、丘鈇、丘裕(始祖十一世孙)三公原作。来源于江西会昌筠门岭镇营坊村收藏的《镇邑丘氏族谱》之首页。该谱是1590年滨、鈇、裕合纂,康熙初(约于1669年)刻印全本(原件)。此族谱乃希质公裔孙拔龙公于1830年由镇平东山迁江西会昌营坊时携去。现复印件存于总会资料室、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有关分会。

镇平丘氏十四世重修族谱序

窃尝读古人之书,览今人之事,而知天子以下,有家皆藏有谱。谱之为言,记也;谱之为言,序也。记者,序也。记序其根,连蔓引宗源,远而若近,由始而高而曾,了然指掌间也。记序而先后次第,虽蕃庶而本枝不混。自伯叔而堂从,井然步趋中也。记序其出处于何朝,连姻于何姓,自少而壮而老而终,葬于何方,濯濯千载如一日也。自是生者之等杀已明,亡者之履历,如命名不敢有雷同,字辈不敢有错乱,可言而亦可行。见其为可尊则莫不尊之,见其为可亲则莫不亲之,致敬于斯焉。爱敬于斯焉,爱敬生而仁生也,而让生也。仁让生,而一家兴也。岂不伟欤?

丘姓之谱,著作有来,以宫为音,以河南为始郡。其前者可考而知,其后者得述而志。盖始自梦龙公,原居上杭胜运里上南湖,而上杭之流派在黄坑、来苏等地。埙篪分典,是以彼此相接,常见亲睦乐忧与共者也。梦龙之弟从龙,移居河源,地隔而未知有问焉。执此以说,安知其不系同条共贯之雅哉?兹三昆也,宋末元初之所种也。爰溯其先,悉属韩氏八娘之所产也。又再溯其先,始祖公丘发二郎祖婆蔡氏,夫妇双葬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坳金山上,壬山丙向,地形黄龙出洞,面朝三文峰,腰带大江,确乎其有据也。此梦龙公之上发祥若此。

其下生子文胜,传下十郎,传伯四,传福海,传汉夫、顒渭,迁移兴宁、长乐等处,另插厚土以载之乎?次子文兴,传应茂、应隆。茂传荣寿,寿传均让,传希旭、希正、希先。今属东山角之祖,是为长房。应隆生有荣仁,仁生有均庆,庆生有希鲁、希质、希学、希进。而希鲁无传,希学属西房黄田头为孟,希质属东房东山为仲,希进属北房白泥湖为季。均为三房,大略皎然。五世以前明知矣。其在六世下、十四世上者,形虽逝而神不泯。有出而登贤书,有隐而傲王侯,有不荣身而荣其子,有兄弟联芳,有祖若孙三代济美,有田千顷,有升斗自如。大率皆温润其性,谦先其仪,居处无疚,作事无瑕,小善大善,磊落森罗,是所谓小世小历由积累而致也。是所谓有美必彰,望一房之祖先,不录其品昭行,望一房之后裔,不见祖心、不见祖绪也。然又缕缕而析,堪相告语哉?故有为孝子,为弟大贤,为妇柔顺,素行特优者,公议核实而赞扬之。俾之后生,按厥徽声,勃然兴起,见贤思齐,行谊克敦,则英才辈出,吾门昌炽,不与天壤同不朽哉?

某也无良,某也无闻,备其数,记其系,亦效《春秋》,弗今鱼目以混明珠?鉴之触之,早自振报,不中化为中,不才化为才,吾门无甚匪类。是谱之修,则又与菁莪棫朴,媲美云汉矣。但见人无畔行,吾族淳焉。人知和气,吾族旺焉。世治则耕,与耕者伴读,与读者游。念祖宗休养之恩,岁岁同情以报本,缺祭必举,缺尝必立,本盛而枝茂,预养忠祯之器。世污则叮商敌忾,念宗祖之手足,不忍一处痿痺。有丁寡而单居者,其仇相与解,其难相与扶,枝叶无害,乃不实不拔。作一家之屏翰者,未始兆公侯之干城。

仰观世代之茫茫如斯乎,甚悠且远。悠远之后,不啻悠远也。俯稽子孙之叠叠如斯乎,其富且贵,富贵之后,更大宝贵也。胡以致之?曰以德致之。胡以知之?曰以谱知之。斯谱也,一作于大明正统七年六世孙希质、希正二公之手。再修于嘉靖十四年武平庠生丘本明。万历十八年,为十一世孙丘滨、丘鈇、丘裕之笔。甫及十四世孙,总计三举、六贡、五十生员,三户、三里,丁以千数,粮以满二百,渐盛也。如此宜敬,承以连休矣。

赞化为十四世孙,曷敢陨越?叨在岁进士之末,阅前谱见字有讹,而句语有漏,恐愈流而愈失其真。又近来名字多无昭穆,如父用单字,则子宜用双;父用双,则子宜用单字。如何父子皆用双者有之,皆单者有之?又不用官名记载,而用字、名者有同一辈而乱取名字者,胡何错乱若此哉?宁无见责先人乎?惴惴然,合为校正,以为后人绳墨。

岁进士 六十郎公十四孙 丘赞化撰

大清康熙八年(1669)己酉三月 献袜线而题之曰三修谱序

【注】此序来源于台湾仕电主编、1965年出版的《来台祖丘道芳公派下宗亲会会刊》。此序将名讳字号未传于谱的宋代古梅州石窟丘氏始祖取名为“梦龙”,上接丘发二郎为始祖。

追思历代始祖序

窃闻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此天、地、人之所始,名曰三才。然人,并列天地,有继往开来之责,参赞化育之功。故天作之君师,而设禘祭之义,以倡天下仁者之思,使人亲其亲长其长也。亲其亲知身之所自,长其长知气之所同。乃何以始祖所自出者,竟邈然而莫知,独不思水有源,木有本?崇本则枝自茂,浚源则流自长,流长虽世远亲尽,尚知其有源也。是以始作世谱者,功莫大焉。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所以记历代世系,序宗派昭穆,详忠孝以风国家,列科第以兴贤才。修缮之功,似无容缓矣。

稽我开基始祖六十郎公,妣张氏、刘氏,生二子:长文胜,次文兴。世居粤潮梅州石窟都,现居镇平员子山也。溯其所自,系八郎公讳必仁之六世孙也。仁公由潮而开基闽汀上杭胜运乡,赘韩氏八娘,生二子:长讳曰福,次讳曰禄。宗派俱属昌盛,为创业垂统之祖也。

不肖儁铣,八郎公十九世孙,原因名利未就,又见风水不如,祖、父、长兄三世明经,亦有才学不得一第以光祖宗,窃有遗憾,故置儒业而习风水。今弃习风水而访世系,以溯其源之意。历访二十余年,遍览闽、粤宗派,并未见有同派世谱。适潮揭阳,本宗讳芳榕,藏有宋咸淳进士讳必明佥判公所作世谱,幸获披览。始知鸿胪寺卿讳烋公,世居兴化莆田,岩头乡之太始祖,即必仁公之高祖也。溯而源之,公之上尚有始祖。天何限我等知始祖之难耶?倘得始祖所自出之祖,叙至河南光州固始县之开天始祖,崇祀一堂,岂不厚幸?

然佥判公当日,有此愿而未溯推者,盖因苏、欧两公谱法所知者为始祖之义,故仅载所知先人之功业、忠孝著于朝廷,韬略达于常变者,举其大端以彰祖德。至于世系家规,以及各项条款,备载诸谱。悉知上世祖德作人,以致宗支藩衍,人才日盛,文武科第,世不乏人。且英贤聚出于一脉,而继述济美于后先,诚为孝子之慈孙思维不置耳。

故愚等于辛卯冬会议建大宗祠于羊城胜地,立太始祖烋公与各派始迁之祖,共伸报本之意,兼全亲爱之仁。时诸父老推予首事,即将建祠原委,商于归善邑侯孝友叔父讳嘉穗公,公曰:善哉!千古胜事也。喜为之谱。谱成发刻,题捐俸金一百,香山邑侯孝友叔父讳铃公,亦题捐俸金一百。第因宗派散处,艰于题费,今的科举,合约本年七月尽,汇建金费,共襄盛事。迨宗祠告成,先人于斯而亲后裔,后裔于斯而报先人。如遇乡试,贤达齐来高捷,效先王三军大祭之义,展其诚孝之心,务孝悌而亲一本,敦伦纪而睦九族,人人兴起孝思,处处企慕先灵,先灵感动,而俾昌俾炽,此理之必然也。

盖联枝或有异境之殊,报本必无近远之别。欲知所以近,当追所以远。欲知所以生,宜究所以始。既知所以始,而天、地、人之大原,无不统于是矣。是为序。

时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岁季春既望

叔:为高汇集 弟:廷珂 廷璋廷珪 监定

二十二世孙 儁铣 薰沐顿首敬书于“三畏堂”

注】此序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丘仕电编撰的《丘氏编年大宗谱》中,序中将名讳字号未传于谱的宋代古梅州石窟丘氏始祖误认为明初的“六十郎”,上接广东饶平的烋公世系。

赞修族谱序

自生民以来,莫不尊亲。亲近则庸愚犹知所自,亲远则慈孙亦多易忘。然考三代之世,亦云远矣。或为圣帝,或为明王,而其姓氏尚流播于千百世,后之人犹得见之羹牆,果何所据而云然耶?亦曰有史以为之纪。是知人之所以忘其所自者,皆由谱之无可考耳。夫家谱之作,法乎国史。而祖宗生讳卒葬所系,支派流衍散殊所关,谱存则本存,谱忘则本忘。修谱之举,顾不重乎哉?

盖予髫龄时,出就外傅,见始祖又推始祖之句,翻然思我自出之祖,归而询诸父老,咸曰始自汀杭八郎公①,余曰:八郎公独无所自乎?父老皆叹息,曰:忘我太祖者,谱之不足故也。历数年来,行止坐卧之间,嬉笑歇谈之余,惕惕如有所失。或曰:子独不观老泉谱法云以所知者为始祖乎?胡为神驰而梦想也耶?余曰:梦耶?棠棣之华,谁谓无本?不舍昼夜,谁谓无源?夫人特未之思耳,曷可以为梦也?

甲午暮春,客旅羊城,祖叔讳隽铣等授我太宗系谱,令我誊正续刻。余薰沐奉览,乃知我祖茔旦为饶之治署,庐舍且为饶之黉宫。及阅我汀杭世谱,果毁于倭寇而无存,读之不禁为之三复而流涕矣。

然幸有佥判公作谱于前,左峰公续谱于后,莆田天祐公复为之谱跋,以为后世据。合而观之,孝思相继,文人学士,奕万流芳。或因分封而居,或为谪仕而处,又或志在远谋,择里而迁,寄住各省州郡,效立开基之始,以致各祖其祖,各亲其亲。设今靡斯系谱,视同脉而如秦、越,有不令人痛悼耶?

故余生或十余世之后,去太祖之世远,屈指烋公至余,既贰拾有肆代矣。幸有斯谱犹残存,竟百年之后,得知我祖,复亲我族,遂不禁忻然,曰:太祖有灵,应许续厥以维宗派。倘推斯举,竟听其湮没而无传,岂后人责哉?

余讵敢比续于创修,而尊祖敬宗之心,亦与创修者同此诚也。爰是并兹旧章,以为后之亲亲者作一楷模,遂搦管以为之序。

时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暮春

镇平廿四世嗣孙 云峰号启智 拜手稽首敬书序于羊城族舍

【注】此序原载广东蕉岭《邱氏族谱》,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丘仕电收录转载于《丘氏编年大宗谱》。此序弃己祖,而冒附别祖之始。①此句说明镇平此前误认的先祖八郎公无上接祖源。

宋征士参少保丞相文信国公军事创兆丘先生家传

先生讳文兴。先世由中州迁闽,所谓八族开闽者,丘氏其一也。宋中叶,始由宁化徙上杭。父讳六十郎,以大学上舍仕终左丞议郎。先生传家学。度宗时,以荐辟入都。遇岳鄂王孙于临安。伟先生以女妻焉。上书触时,相忌不遇,归道虔州。丞相文公方守虔,谒焉,致相合也。公已起兵勤王,问关入闽,先生乃与谢翱俱入幕。既复招乡里子弟,与公会于梅州,遂参军事。五坡岭之役,公既北行。先生与翱伏潮阳民间。旋归道梅州,北至石窟都,喜其山川,谋居焉。都者,今镇平县也。翱为卜,得箕子明夷兆,曰:。先生乃奉父来居,是为迁粤之始。

旧部曲散而从者,各授以田使耕,遗民之就学亦日益众。翱寄先生诗有云:谁于荒山中,辟此遗民界;我昔为之兆,其后将必大之语。复大书创兆二字颜居。在今镇平县文福乡之员山下,墓亦在焉。与岳夫人墓相望也。员山之东有君山,亦曰军山,以先生会师时,军从此出。又曰征君山,以先生为宋征士也。有相公岩,则先生所登而祭文公者,犹翱之西台也。乡之中,有相公祠,祀文公及张、陆二公。又曰三相祠。有宋思亭故址,所以寄遗民之思者,犹可考焉。

先生卒元大德间,年八十余。其墓碑书法雄伟,相传亦翱书云。逢甲谨按家谱:先生子及孙,皆有学行,不仕元,族人终元世亦无仕者。入明乃大显。今先生之裔,分籍于东南各行省者颇盛,流寓海外者亦及万人。岁时皆有归省祠墓者,其守祠墓犹数千家。嘉应汀州间,家族学堂,多以创兆名者,其不忘前人忠孝。拳拳若此,亦足见先生之遗泽长也。

清光绪著雍君滩(1908)无射之月朔日

二十一世裔孙 逢甲 撰

【注】此传来源于台湾仕电主编、1995年出版《来台祖丘道芳公派下宗亲会会刊》。作者逢甲,(1864—1912),字仙根水部,号蜇仙,又号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彰化人。祖籍广东蕉岭。清光绪十五年(1889)三甲九十五名进士。该传证明丘逢甲采信丘儁铣1714年《追思历代始祖序》,以“六十郎”为始祖。

丘(邱)氏族谱汇篇序

吾族丘氏溯源于姜姓,而以姜太公为远祖。然三千年来变乱迁徒,族系、墓舍多混泯不可考矣。然后世子孙往往因欲自尊荣其祖先,而多假托附会,其实质虽多伪,而其心则实可原也。如丘氏族谱之编,有自姜太公以来历然序列者,又如粤东丘氏族谱,有溯源莆田县烋公者,有溯源宁化县三五郎公者,有溯源上杭八郎公或称惟禄公者。然一证于历史年代,则错误百出,未能尽言。要之,广东蕉岭县及台湾省新竹、台中等县丘氏一脉,以六十郎公以后最为确实,坟谱并存。其前则多存疑矣。新竹、竹北族人丘球君,孰谙谱牒,存心忠孝,民国五十一年(1962)冬偕同丘碧祥君持所编族谱六卷来访,请序于余,余嘉其志,因请其将存疑者及私人写作编为丘氏族谱汇篇,并为之序。其确实有据可考者则另编焉。

六十郎公二十二世裔孙 丘念台 志

民国五十二年(1963)五月五日

【按】:本《丘(邱)氏族谱汇篇序》来源于《广东蕉岭希学公谱》P24。作者为丘逢甲之子,序列古梅州石窟丘氏二十二世。其序证明其父采信丘儁铣1714年《追思历代始祖序》以“六十郎”为始。此说与古梅州石窟丘氏始祖后裔现存最早的老谱——江西会昌县筠门岭镇营坊村邱家兴家珍藏的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希质公后裔1669年版刻印的《镇邑丘氏族谱》及其六世希质、希正公序的记载相悖。

河南堂丘氏系统表

蕉岭(旧镇平)县丘氏系统,旧多主铙平烋公始祖说,后经仓海公考据,似以上杭八郎公始祖说为正确。昔因蕉岭与本省潮州铙平县之交通多而易;于闽省汀州上杭县之交通少而难,且铙平县丘氏祖烋公为宋仁宗(1023—1056)时鸿胪寺卿,其子成实公为宋高宗(1127—1162)时枢密院使,均名重一时,其子孙亦多富庶。故或谓蕉岭东房某文土欲依附铙平同宗,而使族姓自重,因作为烋公始祖说,或又谓铙平丘氏烋公祠佔地宏壮,后世中落,被官侵佔争讼,蕉岭丘仗义赴援,自认烋公裔孙,官其族,大而不敢佔。总之其假托虽不知始于何时,然久则以假为真。余幼年即已闻族人均以烋、成、君、叔、必、维、三、四、六、六为蕉岭丘开基祖系统矣,即烋公、成实公、叔敏公、必仁公、惟禄公、三五郎公、四三郎公、六一郎公、六十郎公也。至光绪甘九年(1903年)适甲公赴闽省上杭、武平等县,劝兴新学,发觉丘氏族谱,始证实为伪误。兹并列正误系统表至六十郎公,并据事理以证其误;然后两列六十郎公蕉岭开基祖后之系统表,而以培远堂为中心,其旁系近支仅附列焉,后世子孙,即可由此而将自系兄弟子孙细自记矣。

民国六十年(1971)          

六十郎公二十二世孙 丘念台·讳琮撰

【按】:此《系统表》文来源于1995年6月30日版台湾《来台祖丘道芳公派下宗亲会会刊》。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