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山东省<聊城市、阳谷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6 16:24

九、山东省

1. 聊城市

东昌郑家镇东西邱家族谱序

谱之所系,大矣!上可以溯世系,下可以清支流。故郯宗少昊,陈祖有嬀,殷宗契,周宗稷,蓼六宗庭坚,嬴秦宗蜚子,以及滕为文昭,晋为武穆,邢茅为周公之胤。降而至于后世,臣民张氏推本于长沙,郭氏溯源于汾阳,邵宗康节,朱宗晦庵,皆赖谱书详明支序,始得以不紊。

伊邱氏自洪潼徙以来,五百余年。始祖讳进甫,居于此至十三世。迭遭兵燹,谱书遗失。云峰目击神伤,创修补缉,秩然不紊,至于今已十余世矣。不意于月间遭回禄之灾,谱书焚烧悉成灰烬,幸而账稿犹存,支派可考。

保灿当其时,深恐历湮没弗传,溯本无由,因追云峰遗踪,复为纂修。不敢蹈庐陵族谱失之于滥,亦不敢遵眉山族谱失之于隘,酌中定制,悉本商丘宋氏,庶上可以承祖系,下可以清支序。更愿后之人,世世缵继,勿使紊乱,此则余之所厚望者也。

【注】此序由山东聊城子俊宗亲提供。原件未署明撰写年代和作者名讳。

堂邑县南杨二庄邱氏谱铭

从来世代之绵延,固由先人之德泽垂留无穷,亦赖为子孙者维持整齐之。有人而后,箕裘弓冶相传于无替也。顾承继之事不一,而谱系其尤要焉。

邱氏之族,自明初伊始,迁居于此,迄今五百余年。枝叶颇称蕃衍,德行学问之士辈出。其间,而保灿、德玉、清泉、清淇四君子之品学,尤为鄙人素所钦佩。今者继承先志,续修家谱,藉增子孙木本水源之思,尊祖敬宗之意,既有功于绳武,复有禆于世道,诚盛举也。

鄙人有所感慕,不揣谫陋,爰为之词曰:雀城巍巍,漯水泱泱,邱氏之族,万世无疆!

邑人 鲍连瑞 撰

民国七年(1918)岁次戊午荷月中浣 穀旦

【注】此序来源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东、西邱家族谱》。

新修邱氏家谱叙

吾邱氏谱牒,前以劫于兵燹,阙略失据。清嘉庆四年,吾十三世祖云峰,惄然忧之,孜孜焉访诸遗老,仅得始祖名讳及五世祖以下族系,修为谱牒。遗失者固多阙憾,而邱氏亦幸有此也。

清光绪十七年,先辈怀诚、庆泽等遂创修家谱,使子孙得时时瞻仰祖德,而增团结亲爱之情,甚盛举也。余事未竟志而后先逝也,是固吾辈所尤深悼苦痛者也。兹承先志,毕其未竟之功,益记修谱巅末,是十七世之一大纪念也。

清泉 保灿 德玉 清淇撰

民国岁次戊午(1918)荷月中浣 穀旦

【注】此序来源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东、西邱家族谱》。

2.阳谷县

古渡邱氏家乘序

盖闻史以记一代之事,谱以广一家之传。自王公以至庶人,上本祖,下逮子孙,序之以昭穆,列之以宗支,收族敬宗,以成亲睦之教者,虽国、家不同,齐治无二理也。

吾邱氏原籍肥城县,自明中叶,迁于阳谷县之七级镇,聿胥宇焉。溯自迁居以来,计年以四百余,历代以十余世。使年远谱失,宗支莫考,其美其盛淹没无闻,良可慨也。

幸有国朝嘉庆年间,为一鄄祖竖立之墓碑尚存,屈计经年,迄今已历八世。上溯前代支派,幸可考稽。爰乃纠合族人,酌议修谱,以昭来许。自始祖起为一世,分支别派,历代详明,凡我族人,皆在家乘,非溢美也,惟不忘木本水源之意云尔。

命名字派:兴毓学士广,昭宪圣道扬,作善衍丕庆,绪之化永祥。

十三世孙 监生 宝昌 敬序 十二世孙 毓藻暨族侄学易、族孙 有朋 监修

大清宣统三年(1911)岁次辛亥且月 穀旦

【注】此序来源于山东阳谷县古渡《邱氏家乘》。

3. 茌平县

邱氏源流通考

按邱氏之姓有三:一出扶风,一出临淮,一出河南。

征《元和姓纂》,齐太公封营丘,子孙因封地为姓。世居扶风。

春秋时有邾大夫弱,汉平帝时有持节江淮使俊,遭莽乱,遂留江左,居吴兴。后魏献帝时,有曰丘敦氏,出扶风,封临淮王,又居临淮。

至后周时,有临淮之派,又居河南洛阳,时有二居士讳正者,其子德,仕后周武帝,为都统。德子和,仕周,为开封府仪同三司,入隋为左将军。历资、梁、满三州刺史,以宽惠著名,迁天水郡。公入为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隋炀帝崩,奉高祖特聘授交州大总管,进爵谭国公。武德五年,公以高士廉奉表入朝,时高祖令引入卧内,语平生欢甚,奏九部乐以享之。时年已老,上以稷州其公之故乡,诏为稷州刺史以自养。而河南之邱著焉,始以河南为郡。

子十五人之多至达官,而师利、行恭为显。师利有大节,与弟行恭仗义率服原州奴贼,迎谒太宗于渭北,拜光禄大夫。太宗即位,以后贤劳列班资第一,拜大将军,袭父爵谭国公。行恭有勇力,善骑射,以服原州奴贼,亦拜光禄大夫。屡从战伐功多,迁左府骠骑。再进右武将军,迁冀、陕二州刺史。公素守严烈,僚吏畏之,数坐免官。太宗思其功,不逾时,辄复其职。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觇贼势虚实,与数十骑冲阵。无何,诸骑限于长堤,御马中于流矢,太宗几不身免。公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公遂下马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轮,大呼道之,直出行阵。观者为之骨寒,向者为之草靡,而太宗得返。贞观中,思念功臣,断石为人马形拔箭之像,立昭陵阙前以垂不朽。

子崇,袭父爵武卫将军。乾封二年,言事忤高宗,谪降江西虔州指挥使,因家虔之灵村。灵村有通判湖南方崖者,唐文宗时以朋党事,徙抚乐云盖乡之车溪。车溪之九世有讳思平者,于宋太宗至道丙申,徙吉丰之邱坊。邱坊之十二世有曰公玉者,又徒山东东昌府之博平县。夫吾祖居之车溪、邱坊两地,科甲人文,赫奕辉映,称旧家门第矣,如学门第矣。

如学滥登科甲,叨拜今官,愧无见明,以光祖烈。然荷休圣明,以有今日,得以前后簪缨,后先辉美,岂非我祖宗积德之所发哉?虽然博平自永丰,永丰自乐安,乐安自宁都,宁都自河南,河南自临淮,临淮自扶风,一脉相承,千流万派,我子孙其知源流之所自云。

大明嘉靖戊午岁(1558)季春月

赐进士第 河南参政前行人司行人南北侍御 福建道监察御史 陕西佥事

三十一世孙 山东东昌府博平县 文学 顿首谨识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乐安兰溪(现为乐安南村乡)1719年修《兰溪丘氏重修族谱》木刻版本。为兰溪《丘氏四修族谱》所载。序作者文学,祖籍永丰邱坊,以山东东昌府博平籍(今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考取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进士。

4.东阿县

康熙五十九年创修谱碑小序

闻之祖父曰:吾邱氏一族,原籍登州人也。自洪武迁居。纪载宗派,原有谱系,奈物换星移,年远遗失,不可核矣。

庚子岁,族众欲刻石祖茔,序次宗支,诚盛举也。但远族支派,无可考稽,不敢妄叙。谨述其昭然可知者,按世系叙列清楚,以示后世云。谨志。

十世孙 嵩 总理 学信 编次 学礼 书丹

十一世孙 庠生 芃兰 叙述

【注】下列三篇序文原载于山东东阿2008年编《东阿分谱》木刻版扫描件,由该分会作柱宗亲提供。

咸丰八年创修族谱序

盖闻邱族,原系登州府文登县人也。自洪武年间,迁于平阴县城北南曹地方邱家庄而居焉。

夫迁居之祖名号业已未著,惜乎二世祖、三世祖均未记其名号。迨至四世子治、子龙二祖名号著矣。自四世以后,数世之名号虽著,支派之远近未分。但见族姓振振,生齿蕃衍,未尝不深以为庆焉。然细观碑文,默稽前人名号,其不能悉数者,大约已有数十名,又不禁深有所慨。慨夫十数余世,已多不知前人名号,则后世历年久远,岂复能知乎?

余为此惧,遂会同族众,共议光前裕后之策,佥曰惟修谱为最愈。于是问之父老,考之碑文,稽察详确,略无错讹,然后笔之于籍,以示后人。集成遍览而叹,曰:是举也,虽不能大有裨于前人,亦未必于后嗣无小补云。是为序。

十四世孙 茂德 撰

重修族谱序

闻之天子因生以赐姓,诸侯命氏以联族。族者,属也。昔周盛时,宗有正,族有师,月吉相属读法,敦尚孝悌,睦姻任恤之行,治化臻上理焉。自井田坏,宗法废,人多轻去其乡,又加以兵燹告惊,谱牒沦陷,五方或杂处,同姓反不识。居今日而谈敦睦,盖难言之矣。虽然,一本之谓何时,地之远者,既无从考稽,其近者,再不及时修明以笃同源共本之谊,甚非所以尊祖而敬宗也。

粤自炎帝裔孙伯父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姜氏,曰吕。商末,太公吕望佐武王定天下,以功封于营邱,为齐侯,其支孙以地为姓,曰邱。故我邱氏原籍在齐,至明洪武年间,我始祖自登州府文登县奉旨迁居于平阴之北境,盖犹是齐之西南境也。厥后,虽有由邱庄迁于渐庄邱家行子,又有自邱家行子迁居扈庄、彭王庄、平阴城里者,要皆道里相接,气谊相通,犹想见当日不肯轻去其乡之意焉。

国朝康熙五十九年,族先辈建碑祖墓之前,以垂统绪。虽世系未载甚清,而后人所以不迷于宗派者,幸赖有此碑之存。咸丰八年,族伯茂德因谱碑创修族谱,明年遂又勒之于石,支分派别,源流划然矣。同治十二年,吾兄镇西按旧谱清缮一次,遂成善本。至光绪二十八年,吾兄又督同族众创修宗祠,为春秋孝享之地。于是先灵妥于上,子姓亲于下,凡祭扫之期,长幼咸集,穆穆秩秩,族情较前益加和睦矣。

宣统元年岁二月清明,祭奠毕,族众列坐饮福,咸举酒于余,以修谱之事相嘱。余久有此志,遂不敢以固陋辞。于是对证旧谱,遍抄碑文,旧者存,新者添,又酌议义例、规则数条,以垂永久。凡六阅月而集成。通阅一过,较前似为详备。然非前人屡次修明之初功不及此,非长幼协力同修,又安能蒇事如此之速哉?

虽然,修谱易耳,有光于斯谱为难。吾族果由此争自懋勉,思所以裕后而光前者,将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兄与兄言友,弟与弟言恭,善相劝,过相规,农益勤于耕作,士益勤于诵读,则发名成业、大门庭而亢宗,未必不由此。思光谱牒之一念基之,至于继世重修,犹其不言而喻者耳。是为序。

宣统元年(1909)岁次己酉清和月

十五世孙 峄山 沐手敬述于绿筠书屋之静照轩

5. 淄博市

淄川邱氏世谱序

家乘之录,本以纪世次,明支派,使先后不紊,以垂永久,兼起人和敬之心,寓敦睦之意也。

吾族自始祖由枣强迁发以来,居集淄土,今已十四世。由一人递传之,以至数十百人,枝分派别,以为疏则甚疏也。然由十四世溯而上之,皆出一人之身,以为亲则甚亲也。要之,志存乎疏,视骨肉为仇雠;志存乎亲,视族姓如一体。此又存乎其人,而非可以世次拘。然志存乎亲,则德厚福厚,其生齿多蕃盛;志存乎疏,则德薄福薄,其生齿渐耗减。当之者不觉,而旁观则历验也。人能勉于厚,而戒于薄,其于纪族谱之意,庶有当乎?虽然,难言之矣。

居常思维族之不睦,起于家之不睦,家之不睦起于妇人,而流于兄弟之间,而父子亦不安其固然矣。父之视子,无论一二而八九,未有不欲其均平和睦者。乃为兄者,各就其家之丰,啬蓄财籍产谋成私房。为弟者娶妇之后,争竟财物,以至分家,兄弟之间多成吴越。又有伯叔长辈,乘其弟侄愚幼,公伙物产私为已有,长而知觉,生窥伺不服之心,积衅成怨,以至相争。族之不睦,多由于此。盖人家兄弟之间,必无疾恶忌害之心,而疾恶忌害之心,皆由于妇言之是听。试问今之人其不听妇言,而生疾恶忌害之心者有几?及其为父母,生子若多若少,又无不欲其一体和睦,是种菽而望谷也。

大凡妇人,明伦理,知大体者甚少。是在丈夫,自立主意,预推他日为父母,必欲其子孙和睦之意,劝谕家中,去偏私、自利、疾恶、忌害之心,以公义为尚,自刀锥器物及田产货贝,毫厘无私。为子侄者,自孩提以及稍长,习见此行,大不欺小,小不傲大,兄友弟恭,夫倡妇随,父慈子孝,得以安其固然。一世如此,世世成风,一家如此,家家为则,大势既顺,变化影从,其于族之睦,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噫!此存乎人家之福德,而言论之效,不可徒羡也。

缕缕数言,用弁于简,以冀族之中有志存乎厚者,倡而行之,以臻一体和睦之美。本宗既睦,又不以强众欺人,则保姓守氏,庶几广先绪于不堕云。

大清康熙乙酉(1705)八月

十二世曾孙 希潜 沐手书

【注】此谱序由山东淄博市张店区邱和昌提供。

邱氏家乘绪言

古称三十年为一世,盖存殁忽易,老稚迭更,大约三十年一变也。家乘自龙厓伯父续于乙酉,迄今二十有七年矣。其间存者殁,稚者老,后来者多复前人之讳。兼山祖尝欲修之而未逮,则葺补阙漏,原分内事也。

而辛壬两年,读书于家,幸有余闲。壬子七月,又遭母丧,营葬之后,益深本源之痛。故山北一支续自九世,山南一支续自十一世,然皆谋诸各支近分,细录其详,予仅汇其成焉耳。其中纪名纪事,悉遵前例,不敢一字变易。要不过使族姓之繁,世系不紊,原原委委,枝分派别而止。因有请余立派为后世则者,以为虽经数传而命名划一,宛然同胞之亲,愈显门庭之盛,此美事也。予因定以“启汝元良,嗣世其昌”八字以答之,无他。亦以望后之人顾名思义,勿以强凌弱,勿以众暴寡,勿因爱憎而仇怨。其父子,勿因田产而忌害乎兄弟,勿因一语不合而如不相识,勿因一事不顺而视若路人。则各存天性,不丧良心,其所生子孙未有不为正人、为端士,立德立名,家门昌盛者也。然又随人所好,从违自不必拘。

噫!三十年之岁月几何而变迁如是,能不兴其亲宗睦族之思也乎?而且当今承统,首避圣讳,吾姓乃有右邑之添。彼先世之勒其姓于石者,难改易,载之于谱,俾子子孙孙亦可无前简后繁之疑也。而敷锡之荣,则自雍正元年始。

大清雍正壬子(1732)十月上旬

十三世曾孙 启运 沐手谨识

【注】本谱序由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邱和昌提供。

淄川邱氏世谱记

世谱之编,溯流穷源,缘枝求干,要以正名分,惇伦叙,明乎亲之当亲也。

念我始祖迁发淄邑,三世单传,至四世润祖、泽祖,始分两支,沿今十有六世。粤夫世,世远也;稽夫年,年湮也。生齿蕃衍,人心涣散,本一体也。而目为痛痒不相关者,不可胜道。幸我先世,累有谱牒注册。迨康熙乙酉,我侄希潜,殚精纂修。越及壬子,侄孙启运,锐志重续。

夫潜之修既美且备,运之续复匝以周。伊时,俱可无遗憾矣。近今二十余年以来,生产多未及载者,事迹有未及注者。族人不弃余之谫陋,佥谓曰:世谱当再续。然此亦分所应耳,何敢辞?故辛未盛夏,避暑青云寺中,遂拈笔焉。长支续自十二世,二支续自十世所隐焉。抱歉而莫释者,在流移散出之支,势不能遍访详察,而于谱仍阙如者多也。余则规模条例,悉依旧制度,支分派析,无敢漏遗。

告竣焉,而余事庶乃毕乎?犹在前世谱,未经付梓,抄本不能遍给,何若刊刻印刷,俾一族家家户户,各藏一帙,无论智愚贤否,披谱一阅,皆知水源木本,共为一体,吴越之习泯陌路之萌消,不愈善乎?

爰赖我叔嘉祺与侄孙启泂,旧收族间公蓄,余又各出资力,发之剞劂。使世世子孙,触目兴本原之思,举首起爱敬之意,不第名分之昭然,世系之不紊也。是固余之厚望。尤期越数年后有继述者起,再为增补,再为润色,刺简授梓。千秋百世后,系次绵绵,永知亲之当亲也,则又克家之合嗣矣。

大清乾隆辛未(1751)

十一世曾孙 珵 薰沐顿首谨记

【注】此谱序由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邱和昌提供。

淄川邱氏世谱重续记

世谱之续,自龙厓祖创始。至雍正壬子,吾祖复起重修,且定以“启汝元良,嗣世其昌”,俾命名画一,世次不紊。然皆属抄本,未经剞劂。

越乾隆辛未,呈玉祖再续,殚力刊刻,相沿至今三十有六年矣。春秋屡易,老成已更,续谱之责,究将谁诿?族间伯叔兄弟,每以此事嘱余,而余素谫陋,不能胜任,然无可他贷也。

乾隆丁未,读书于家,幸有余闲,遂拈笔焉。于是挨门逐户,遍访详察。无名者,命以名讳;覆者,易其字。其间流逸散出,以至有嘉德彝行可录者,不详厥始,未明注简端。然规模条例,凛遵前式,未敢妄生枝节。

稿成,族叔瑞田敬謄,月余始编成册,由是付之梓人。庶以承先志、裕后昆焉耳,更复益以“慎承贻训,克奠厥祥”八字,使后人顾文思义,愈以光显我门庭也。至若因枝寻干,缘流溯源,起人人水木之思,兴世世亲睦之意,前人之谕既详且尽,又奚烦余之喋喋哉?

虽然,使非先人之积德,何以蕃衍于三十余年之间,振振绳绳如是耶?后之人体此意而为子孙计,长久培德泽,是尤余之厚望也夫!

大清乾隆丁未(1787)葭月

十五世曾孙 培元 沐手谨记

【注】此谱序由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邱和昌提供。

淄川邱氏世谱续记

吾族世谱之编,自龙崖伯创始。一续于振声伯兄,再续于呈玉叔祖,复续于培元侄孙,世继其休,缵承勿替。然自乾隆丁未以迄于今,五十有五年矣,事迹多未及注者,生产多未及载者。盖自创有家乘以来,或当世而一续,或一世而再续,曾未至若斯之久者也。前者族间倡议而未能果行,或以为事关重大,非锐身以任之不能,一难也;非诚心以主之不能,二难也;且计费重资,非竭力以图之亦不能,三难也。顾难诚难矣。阅数年后,其难更有甚于斯者,则此际犹可为也。

比岁以来,族间兄弟侄孙等定议纂修。锐身以任之,诚心以主之,竭力以图之,壬寅仲冬遂拈笔焉。长支续自十五世,次支续自十三世,其流移散出之支,得详始末者,亦无不一一注明。惟不能知者,姑从阙如。至于规模条例,仍守旧制,未敢妄有所易焉。即如前人立派,具有深意,后人各宜凛遵,不必再更。但“嗣世其昌”“其”字与“启”字,流俗易至讹读,则呼问之际,或且疑其混淆,今敬以“永”字易之,于心仍未安也。由是抄既成复敬誊焉,以付诸梓。

爰命为序,余不揣谫陋,聊为数语,以示将来。惟愿越数年后,再为继述。庶几绵绵延延,以承先绪于不坠。若夫谱之纪,所以敦亲睦族,兴水木之思,起和敬之心,则前人之谕,既详且尽,亦不必复述也已。

大清道光壬寅(1842)仲冬

十三世曾孙 启桐 薰沐谨记 男汝炜校录

十三世启显 十五世澄元 谨元 勋元 十六世良朋 良肱 良猷

十七世嗣功 十八世世麟同事

【注】此序来源于山东淄博《邱氏世谱》。

邱氏世谱复续记

吾族世谱编次,自壬寅越至于今,十有八载矣。生齿虽未繁衍,而后起以及氏配未隶谱者,亦复不少。且任事前辈,星散无几,族中父老因存殁之感,欣继起之美,遂议复修,以继往开来。

自己未岁前,连次聚首,始定刊刻。然自十二世希潜祖创修之余,继继承承。其间溯敦睦之义,追源本之思,既已详明谆复,后之人曷敢多赘乎?不过循长次之序,条规之例,又复注载明晰而已。故恪遵前式,仍守旧制。俾吾族展阅之余,虽支分派别,而缘条循干,穷流溯源,知吾始祖一人之裔也。思葛藟之庇根,相视勿同秦、晋;念瓜瓞之系蔓,相视皆如同胞。讵不休哉?

尤深幸者,父老兄弟为前纂修之难,谋及后举之易。爰举八人,共督茔资。十数年间,置祭田官亩四十余亩,美哉始基之矣。自兹以往,继志述事者起,踵美前型,或当世而修,或再世而修,庶乎凭藉良多,不至浩叹于剞劂也。兹承族命,是以序明其事云尔。

大清咸丰岁次己未(1859)仲冬

十八世曾孙 世俸 顿首谨记

十三世 启泰 十六世 良贯 良霖 良猷 良桐 良芹

十七世 嗣俽、嗣桂 十八世 世洪、世坫 十九世 永法同事

【注】此序来源于山东《淄博分谱》。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