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江西省<宜丰县、铜鼓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6 16:16

45.  宜丰县

邱氏合修族谱序

尝闻家谱之立,所以昭同姓也。盖姓同则气通,气通则情亲,情亲则义尽而仁至。人有亲疏长幼,总由祖宗而出。是以古帝王周设小史掌世本,楚命屈子主三族,至大史公为世家、为列传、及欧苏二公立宗谱之规,而谱牒因之大作。其敦宗睦族,夫非此理此意乎?

然按我族,自穆公受姓以迄于今,历千有余载,世本河南,定姓安居,世代攸长。厥后,迁徙不一,星散云分,族钜人众。藉非有谱以联之,将情不亲,而仁义亦不至此。不但无以序昭穆,秩人伦,其不至视一本如路人也,几希矣。

且溯我邱氏,由闽汀粤镇,由江右而楚南。前贤所修谱系,皆因其宗老,按其旧乘,开族则以烋公为始祖,八郎公为一世祖,世系则以惟长、惟福、惟禄三公汇为汇修。由是思之,虽有其本,而究未探其本之所发生;虽求其源,而究未溯其源之所从出。似于木本水源无当也。

迨辛未岁,深喜先灵之默护,传获源流宗谱一帙。今春月,予因耳而目之。观其泉流,以见一脉渊源之有自;揆厥根本,以见九族昭睦之有伦始。知其本源有由来矣。《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董其事者,可不慎欤?

乃历今又数十余年矣,此谱之所宜合而修也。复倡重修之议,遂遵穆公为开基始祖,慨然有志以合修。爰综远近之丁而笔之于编。行见于于而来者,各携其旧乘,而次第踵增之。若者为大宗,若者为小宗,递推递传,有条不紊,以述先人之功德,重光及近代之文人学士。按牒而稽之,使之了如指掌。世虽千百世之远,人虽千万亿之多,地虽星散于九州四海之遥,奚患其情意不相维系,仁义不相流通耶?斯谁不颂我族孝友之风愈长,睦家之道弥远,而深得修谱之源本也夫?

时 同治十一年岁(1872)次壬申孟冬月吉旦

二十四世裔孙 仁宇氏寿延 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民国十二年(1923)癸亥重刊《宜丰城北邱氏族谱》。

46. 铜鼓县

义宁州西向巷口原序

尝思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凡属后嗣,谁不当追念于先祖也?恭惟始祖三五郎公,性颖异,好谋风水,飘飘乎有远游志。于宋、元之间,自宁化石壁村,游于上杭胜运里大白城前,见其山环水秀,俗美风醇,可为久远计,于是归而谋诸祖妣,曰:“上杭之地,可为予宫;上杭之土,可为予稼;上杭之士,庶可为予交游。予欲迁于此焉,尔以为何如?”祖妣曰:“征尔言,吾亦与尔有同志。”于是,公与妣同游杭邑,遂居于此,传□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始祖有焉。

溯我始祖,元配李氏,继娶陈氏,举子有十,爰因序命名:长伯一郎、次伯二郎、三伯三郎、四伯四郎、五伯五郎、六伯六郎、七伯七郎、八伯八郎、九伯九郎、十伯十郎。师师济济,壎箎并奏,以拟夫周之八士尤多二焉。不诚足以见一家之鼎盛哉?奈十余年间,而伯三郎、伯六郎、伯八郎兄弟相继而逝,公于是抱有隐忧,痛恨于心,不数年,而寿终矣。乃卜葬于原居黄岩屏风岭,枕山带水,极萃风水,不减牛眠马鬣之封。异日者,子姓蕃衍,功名显达,实由于此矣。

厥后,世代愈多,子孙迁移不一,核其行踪,杳然不知其所自也。故成化年间,黄门公讳宏,尝为编次,而犹未详悉。今更为考定,据所知者录之,俾子孙一脉相承,虽远近亲疏不同,自祖宗视之,皆为子孙,于吾固无亲疏也。故收一脉,庶几有以慰祖宗于地下,对先人于家庙也。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 南雄知府 奉勅南京江西道巡按 四川监察御史 九世孙 道隆 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政和铁山《丘氏族谱》。原件未署明撰写年代。

47. 吉安市

一修谱序

予按吾邱先世,而知吾族之必大也。吾邱自平城公和徙郿以来,膺显秩于隋唐间,勋庸晅赫,履晋爵为谭国公,其功德之隆,莫与京矣。传十五子师利,袭爵谭国;第二子行恭,仕唐,多武功,封天水郡公;三行简,为吉州司户参军,勋在唐室史册,班班可考也。

行恭子崇,为虔州指挥使,遂家虔之宁都。虽遭时不偶,降为指挥,其先袭父公爵,可不谓显庸者欤?递及而有尚仁公,以鲁府参谋显。子元琳珏公以府尉著,且为仪宝于王室。不数传,复有昌公刺史江州,惠柔人民,政绩丕著,盖于今为烈也。昌公而下,代有闻人,可不具论。而国材公之为指挥也,著绩金陵,赞画戎政,扶倾欹于炎宋,又何莫非仕进之表表者耶?

以中不敏,上之不能承休光于累世,次之不能振家声于中叶,惟时徒读父书,谨守先型,罔敢失坠,以无玷于前人耳。乃蒙圣天子宠命,简拔儒生,承乏陈留,每还念先世之功德,未能显扬于后,辄以怀惭。然而丰功伟绩,炳然天壤,引伸发越,当自有时,宁既以裕于列祖,而遂无望于后裔乎?吾故曰:按吾邱之先世,而知吾族之必大也。

今吾黄溪之族,自洁清公始迁以还,虽不下十世,顾历数而至平城,已八百载。苟不历为指陈,昭示来兹,吾恐后之子若孙不知祖功宗德,绵邈深厚有如此也。此以所以中亟亟于谱牒之修。溯源流,次昭穆,政治之余,即及是事,不敢怠遑。

今幸编磨清晰,剞劂告成,非惟存真去赝,源正流清,而历世之功庸昭然可考?则为之后者,睹世德之矞皇,以聿修而作,求当自代兴安在?隋唐以迄炎宋之什宦显达,不可复睹于后耶?吾故曰:按吾邱之先世而知吾族之必大也。

时明永乐元年(1403)岁次癸未长至后一日穀旦

黄溪十九世裔孙 以中 拜撰

【注】以下江西庐陵黄溪系列谱序均来源于江西吉安分会。本系列谱序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黄溪邱氏族谱》版本。

二修谱序

邱体裕公示余邱氏家谱,请以一言弁其首。余阅其次,自体裕以上,凡十世祖指挥公国材,又上而二十五世祖平城郡公和,居河南,仕隋、唐,爵秩崇厚,所历可考。而平城公以上未之考也。

平城公有子十五人,多历显宦。第二子行恭,仕唐封天水郡公,再传徙虔之宁都,十数传而后,复分徙吉水之坪原。第三子行简,授吉州司户曹,因家吉州,故族属在吉州者,皆行恭、行简之苗裔也。今庐陵、吉水、永丰三县,世系历历可考,余兄弟十三人,散处他郡邑者,不可知也。

呜呼!自平城公至体裕,实三十五世矣。历隋、唐以迄国朝,七百有余岁矣。而庐陵之黄溪,吉水之坪原,永丰之层山,为宦族,为儒宗,为素封,虽时会迁流,遭罹丧乱,生聚教训,相传无异,平城公之福善有征也。

夫德厚者,其福长;源深者,其流远。自平城公以上世代辽远,虽不得考。观子孙之盛,而上世累功积德之厚,可知也。平城公而下,散处他郡,虽不可知,观行恭、行简之流衍绵延远,有光耀其他兄弟苗裔之显达,又可知也。谱以明世系,族以辨昭穆。使知一人之身,分而千万人,而千万人之身,本于一人。虽世代绵邈,无逾尊逾戚之弊。益务修身慎行,以溉其根,以培其本,则自今以后,虽百世又可知也。

《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传》曰:“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为邱氏之后者,观此谱系,无忝先世,庶几勉之。是为序。

时明弘治元年(1488)岁次戊申秋七月穀旦

赐进士及第 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文林郎 安成刘戬 顿首拜撰

【注】此序作者刘戬,字景元,明成化十一年(1475)一甲二名进士,江西安福人。孝宗时,以侍讲颁诏安南,馈遗无所受,交人重之。授编修,预修《宪宗实录》,迁右春坊右谕德。卒于官。著有《晋轩集》。

二修谱序

谱牒之修,诚亟务也。然以吾姓观之,其修之之亟尤甚他姓。他姓之在吾吉者,传衍甚蕃,族类亦众,谱牒所藏不存于此,则存于彼,何患乎忘失之莫纪也?

惟吾邱氏世居吉州,如庐陵、吉水、永丰,其族址可屈指而数之,犹且迢迢,根源摇摇,迁徙一有不慎,断续无闻,湮没难追,此吾所以为甚急于他姓者,职是故也。

按吾邱氏家谱,实神农氏之裔,至齐太公受封于营丘,吾邱得姓乃本于此。厥后,汉之有俊、有滕,晋之有昂,南北朝之有寂之、冠先、渊之、灵鞠,有迟,有仲孚者,俱皆彬彬杰出,藉藉驰名。

传至博陵太守和公,受隋唐爵秩之隆,封平城郡公。自洛徙郿,生子十五人,次子行恭佐唐太宗定天下,封天水郡公。传至十一世尚仁公,生二子:长元琳,分吉水坪原。次元琛,分永丰层山。元琳公十三世孙国材,又分余庐陵黄溪。至其子洁清公,生二子:长柏实、次橙实,始分上坞、下坞而居焉。是又为黄溪之始祖也。

呜呼!自和公以来,历隋、唐、五代、宋、元、明,约有八百余年,世代数更矣。自洛徙郿,自郿徙虔,自虔徙吉,迁徙之变,岂非摇摇者乎?其所分之族,合三县而可屈指数之,其传衍岂非落落者乎?然犹幸一线之传,绵绵未坠;谱牒所存,濯濯有征。居今之裔,犹得进溯其源,寻绎其本,不失最始之所从出,而无或亡或失之憾焉。为吾邱后者,不厚幸乎?

而吾所深虑者,顾今日之族数未广,谱牒仅存一二。若不预为重修,未有不随年久而磨没者矣。此吾所以为吾族之亟务也。事成敬书一言,以序其首。余特以此勗诸后之来者。

时明弘治二年岁(1489)次己酉冬十一月穀旦

黄溪二十三世裔孙 体裕 拜撰

【注】此序由江西吉安分会提供。

黄溪邱氏续修族谱序

吉庐陵诸乡,旧多古族。某远者常至千年,其近者亦五六百载,盖由其祖宗丘墓、田园、土木在吴楚之间。安土重迁,不免有信美之感也。如余所交邱子贞臣为陆川令者,起身庐陵明经,家在郡城之三十里黄溪。盖因先世以来,弦歌于斯,耕釜于斯,而生聚教训于斯也。

贞臣素为余言,曰:“人必有族,族必有谱,谱有通有支。若吾邱姓以江右通谱言之,则祖平城郡公和;以支谱言之,则祖宋指挥公国材子洁清。先辈有意通谱,而山川间隔,音问时疏,竟成筑舍。沧桑以后,支谱又十失其七。今将修举废坠,惟大将军广锡髅之仁而华衮其端。”余维时谓贞臣,曰:“人生世上,不过忠孝两端耳。子所言,勋仁孝事也。今西南半辟,强藩跋扈,生民涂炭,吾辈方枕戈待旦,耳习鼓角之声,心惊凤鹤之鸣,何暇及毛锥子事哉?”无何,天心厌乱茴孽,直截剟粤滇黔之坨,小丑大憝,渐次歼除。王师所至,若迅暑之扫铎霜;威之摧楛,是乙回峰肤功。韬弓橐央,与时休息。当是时,贞臣复理,肯言以请余,曰:“有之时危,则捍投圉,事定则念桑梓。由肯言之,为假一时;由今言之,则又为此一时也。”

余尝读《易》而得风水之涣矣。夫涣之时,乃离披解散之时也。而其象曰:“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夫离披解散之时,尚不忘其天祖,非收拾人心之一大机括乎?推此义也,物必本天,人必本祖。由一本而综其支森,远迩存亡,贤愚贵贱,咸削之于籍,则家乘之修,诚不容缓耳。

嗣是而丘郡孙曾,咸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犹之同姓之子,莫非祖裔。而吏于祠寝者,皆孝子慈孙;有事于仕进者,皆忠辅皂臣也。贞臣其其是,归告父兄宗族,俾后之览者有所感发而兴起焉。

时康熙十四年(1675)岁次戊午仲秋 穀旦

钦命太子太保 抚蛮灭寇将军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 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盐加至正一品又加三级

年家眷弟 傅弘熙 顿首拜撰

【注】黄溪系列谱序均来源于江西吉安《黄溪邱氏族谱》。序中落款康熙十四年岁次应为乙卯年,戊午年为康熙十七年。

三修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之修,词臣学士职有专司。谱之修,孝子慈孙责有攸属。盖尊祖敬宗,合属联世,极之一体而析以迄孙曾,云礽渺不相属,亦以异流同源,爱敬之心油然以生者,恃有斯谱也。

是谱也者,教孝示慈之大端也。纂修之举乌容已耶?

吾邱之谱肇修于宋真宗时,分修于宋元丰间,极为明备。至吾黄溪之支谱,鼎修于大明启运之初,续修于弘治己酉之秋,越今几二百年矣。

靖不敏,司理南雄,虽簿书烦剧,而尊祖敬宗之思,合族联属之想,未尝一日去诸怀。故解组归里,即倡为此举,劳费不惜。而从弟园实有同心,且七房长幼诸彦,咸唯唯相从,讵□□□□□继又膺圣天子命,承乏陆川。自揣粤西远在天末,宦海茫茫,谱牒之成,未卜何日。

吾祖吾宗灵爽,得毋怨恫。用是亟求致政,以竟前此未竟之志。但卷繁帙冗,加以世远年湮,考核维艰,非朝夕可以竣事。然既身受其责,曷敢告劳以自牴牾乎?维时叙统系所自出,次迁徙之源流,与吾宗先世之理学文章、节烈潜德、幽光之士,一一厘订,俾后日之子若孙班班而可考。

嗟乎!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吾愿阅斯谱者,激昂奋发。修于家,为孝子为顺孙;仕于国,为忠臣为廉吏。而吾祖吾宗之灵爽以慰斯于谱,大有光矣。余与从弟园以十九世祖以中、用中之心为心。尤愿后有作者,又以余与弟园之心为心,次第修明,无或混淆。庶几上不湮祖泽,下克裕孙谋,真可以永垂不朽矣。

时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岁次丁卯秋月穀旦

勅授文林郎 知广西省梧州府陆川县事

黄溪二十九世裔孙 邦靖 薰沐顿首百拜谨序

【注】此序由江西吉安分会提供。

三修谱序

谱牒之修,所以崇世德,重本根,敦风俗,而厚人伦也。今天子以仁孝治天下,太和洋溢,道化翔洽,史册矞皇,玉牒焜炳。海内蒸蒸向风,人皆敬宗尊祖,祠宇谱牍修举,考索用意有加。总之,仁孝感发,无忘水木,而惧为无根之卉、无源之流也。

今庐陵黄溪邱氏有修谱之举,余不胜有感于中焉。谨按其始,由厥祖宋指挥公国材子洁清,始迁永福乡之沙园黄溪。其旧名也,世历数朝,年已数百矣。

裔孙贞臣讳邦靖者,壬子年间,自粤旋里,有意于家谱之修,驰书求序于予。予时在词林,既已许之。其后贞臣身膺王命出宰陆川,此举搁延,忽忽十有余年。

及宦成旋梓,乃遂赍志以没,又忽忽将二十年。今岁己卯冬,蓝子品山从乡举来赴春闱,邱子贲于以其家谱转托,求余言而弁其首。贲于乃贞臣从弟也,蓝子同窗友也。余不禁喟然曰:“信政,未可以存忘爽也。职在司农,王事鞅掌,而仁孝之心不相怂恿,安在其为恭敬桑梓乎?”

黄溪邱氏始祖之洁清公,为国材公长子。国材为指挥使,流寓金陵,其先乃吾吉水大原坪人也。逆溯而上,凡八世则有江州刺史昌公,昌公而上凡四世,则有灵州府尉元琳珏公,盖尚仁公由灵溪徙居大原坪。传子二:曰元琳,曰元琛。元琛别徙永丰之层山,而元琳以降,世居大原坪。厥后,洁清公之开黄溪,由其与父国材公,随文丞相还吉,复寻大原之故址。而物换时移,燕垒鹊巢,殊非旧观,故卜址兆龟,奠厥攸居。由斯以谭金陵自吉,而徙不旋踵,望吉而还,殆犹丰城之剑之必合,合浦之珠之必归也。

然兆基于兹,弥衍弥炽,是黄溪即剑之丰城而珠之合浦矣。总之,庐陵吉水之邱,皆鼻祖于元琳公也。

今黄溪之谱,近祖则断自洁清,远祖则断自元琳,他又何赘乎?夫何姓无贤哲,何氏无显达?

邱之先以文章著者,若而人以威武著者,若而人以德行事业著者。若而人嗣是以还,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在国则效忠,在家则展孝,则夫富贵福泽之事,何者不自天申欤?

况乎书香云连,人文鹊起,贞臣氏百里郎官,上应列宿公卿发轫,勋庸嚆矢,信有征矣。余又闻君家富寿多男,安知将来不有崇爵显秩,如灵州府尉、江州剌史其人乎?

为邱姓之苗裔,树德务滋,敦行不怠。吾固知子孙千百亿万斯年矣。若其黾勉从事,纠率财用,校雠文业者,实繁有人,余不具书。

时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岁次庚辰夏月穀旦

赐进士第 光禄大夫 经筵讲官 户部尚书 前刑部尚书 吏部左右侍郎

日讲起居注官 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 提督江南等处学政 翰林院侍讲

甲子科典试 陕西大主考 己未科 会试同考试官 钦命内阁宏文院庶吉士

乡愚弟 文水李振裕 拜撰

【注】本序作者简介参见本卷江西吉水谱序。

黄溪邱氏续修族谱序

欧阳文忠公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姓命氏,由其德之厚薄。自尧舜夏商周之先,皆出于黄帝,而姓氏不同。其后世封为诸侯者,或以国为姓,至于公子公孙,官邑谥族,遂因命氏。其源流次序,帝世系言之甚详。自秦汉以来,官邑谥族不自为姓,又无赐姓之礼。至于近代,迁徙不常,则其得姓之由,与夫祖宗丘墓生没之纪,尤不可不详。”为考复信斯言也,族谱之修何可以不急哉?

隋、唐而上,家各有谱。五季以来,散逸失传。至宋欧阳氏,乃著为谱式。眉山苏氏,更有谱记。一时巨族大家,固各叙其宗派,而谱学由是以兴。推二君子之心,其汲汲于此者,崇敬之心抑何荐以挚乎?

吾邱之谱由来旧矣。自后晋乾祐间,尚仁公由宁都徙吉以来,一传至元琳珏公,居吉水之大原坪,莹公居恩江之层山,处虽异地,居然一堂也。

宋英宗时,江州剌史昌公,慨然有水木之思,详稽先世之派衍,编次成帙。祖行恭而宗元琳,载之家乘,班班可考。厥后,生聚并繁,而二邑之庆吊常通。凡岁时伏腊与有事于四仲,俎豆未尝以地隔而或间也。

若吾黄溪之派,自金陵迁徙广邑,由元琳公十三世孙指挥国材公,遭宋运改革之际,卜基黄溪,肇于其子洁清冰壶公。逮明洪武间,知县以中公溯源流,序昭穆,详加稽考,无非欲泝金陵之上新河,因流溯源,而使其脉络不紊,是黄溪之谱又彰著于大明启宇之初也。

至弘冶己酉,二十三世祖陆公、裕公、震公,复因以中、用中之谱系,更为编集,并明且备。第自弘治迄今二百年,先业寖微,加以兵燹迭遘,而求典册炳存,昭穆有序,不绝如缕。康熙壬子,从兄习理公拜请兴举重修。不期因事中夏,既又身膺王命,出率陆川,搁延至今,屈指又三十余年矣。若不急为修辑,过此以往,其灭没隐见,不知作何观也。念我祖灵,宁无怨恫乎?

园不敏,谬为首倡,始于丙午之仲秋,幸一族七房老成、后彦咸唯唯忻忙。于今三载,始告成功。是编也,首原姓氏,系知所自出,次列旧图,祖平城而宗行恭。知吾吉之邱皆平城之后。又次则本尚仁以为初祖。知黄溪一支出于太原坪。其间理学文章、忠孝节烈与夫潜蹈幽光,代不乏人。系吾宗后之贤人君子,一展卷而乐玩焉。慈孝之惟,雍睦之行,忠君报国之心,砥德砺行之念,亦可油然兴焉。我祖鉴兹本末,存由旧章,抑念斯谱之成,微有功于世道人心也。佑启我后敬而承之。

康熙戊子年(1708)冬十一月 穀旦

黄溪二十九世孙 园 薰沐百拜谨序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庐陵《黄溪邱氏族谱》。

黄溪三修谱序

《邱氏通谱》,余往已序之矣。而黄溪之支谱,则断自国材公,由吉水徙庐陵,始自国材公。溯而上之,水源木本,历历可考;累而下之,支流续派,班班可据。将使后之子孙一阅是谱,如合数千年于一日,聚百世于一堂也。谱之为功,讵不伟哉?

《书》曰:“亲九族以平章百姓。”《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老泉为族谱亭记,而其旨归于人心风俗。盖人一本之谊薄,则安得有礼义?九族之情疏,则安得有教化?谱之为道,不独谓子孙毋忘其先人,而亲亲长长,风俗人心,咸基于此焉。故曰:其功伟也!

余族于吉为相邻,而与邱氏世缔姻娅。盖邱之于吉,亦最古也。余尝假寓其地,历十年,所见其父老素敦古处,子弟咸守先型,耕读商贾,各习其业,而无侈靡浇漓之俗。予虽异姓,姻谊而相敬相爱,无殊骨肉,是盖由其世德相承,彝伦罔斁。而后其人心忠厚,风俗醇美,有若此也。

兹谱也,陆川公创其事于前,余姻家贲于君集其成于后。远稽近考,综核详明,刊成而嘱序于余。余不复赘列其世系,而但举谱之有关于风俗人心,且以见邱氏之不愧此谱,而愿其子孙长守斯意,以无负前人也。是又余言之有关也。

时清康熙岁次戊子年(1708)秋月 穀旦

赐进士第 奉旨恩荣筵宴 钦赐宝钞引见 保和殿文林郎 吏部观政 己卯科乡试经魁

年家姻眷弟 蓝嵒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庐陵《黄溪邱氏族谱》,由江西吉安分会提供。

倡修族谱序

吾族谱牒始修于永乐元年,再修于弘治二年,三倡于康熙丁卯,得修于康熙戊子。自始祖而追溯从出之由,自分房而胪列世系之序,展卷了然,诚伟观也。

但自戊子迄今,五十载矣。己丑生以前,仅刊齿录,庚寅生而后,未载名号。或三四兄弟,或六七昆玉,生子传孙,实繁有人,诚恐岁久年深,人心涣散,未刊谱之生没年月,繁冗不能尽得其真,则续修诚亟务也。

瑗不敏,徒读祖父之书,艰于一衿之遇,实愧文孙,恐堕家声。今祠宇幸睹巍焕,祭祀聿昭丰洁。而绍名世、正谱系以续广衍之传,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诿焉?但事大则工繁费广,赖有辅修之能人,尤赖有义助之首事,匪数月可已而及也。

一两载间,传达于衡、耒、郴、桂之地,募捐数百两余囊之金,各房豫修年庚草本,合祠补成,剞劂正编。夫然后公眼参阅前人之所宜存者,留之后人之所宜添者,刊之界在帙隘而难于详书者,则更换而续补之,合原本新帙而总成,其明备焉。一不没先哲之苦心,一不晦后贤之承志,上光祖泽,下裕孙谋。余以历祖之心为心,后有作者,又体余心历祖之心为心,则吾黄溪之谱永垂不朽矣。

时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春月 穀旦

三十一世孙 宏瑗 谨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庐陵《黄溪邱氏族谱》,由吉安分会提供。

河南郡邱氏四修大成通谱记

凡记载文章以及卷帙之遗,前既有序以揭其旨而发其端,则后必有跋以总其局而竟其绪。矧谱云一姓之总谱而可无跋以继其成乎?第谱之分修者,其为事易而所费亦无多,谱之合修者,为事难而所费则甚广。

故吾氏前此总谱之修,岁已三嬗,其费几二千金,则用力之劳可推矣。是以旧岁修谱之议,众志虽协,旁观者几虑其难成。乃经始于十月至今岁,周有二月,而事已告成。在昔若是,其成之不易也。虽曰简所可简,亦增所必增,其例规则与四传悉依乎乃事半功倍,成之不难者,何也?盖事之久废,而特起者难为功,其踵前而增修者易为力。况祖宗之灵,更有以然相其成耶?默任事者之勤劳,正未可泯也。

今观吾族其总理者,课督为严,其编辑誊对者,精详弗疏,其催趱者奔走不息,其收入者琐细弗遗。莫公慎毋私,同心殚力,以勷厥事,殊有可嘉。兹未具赘,另详一帙,以著于谱,使后之人可考而知,且以见事无难易,视乎其有志者其难亦易者,涣者易亦难焉耳。

但吾谱以总名,原取四支总收合修而云然也。且思吾总谱之修,夫岂限于此乎?苟无忽其易,无畏其难,由此四修之后,而复修之,是所望于后嗣之能继者,岂余言所能尽哉?

时大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岁在庚辰腊月穀旦

三十四世裔孙 竹溪鸣 薰沐谨跋

【注】此序来源于湖南《桂阳分谱》。

五修谱序

谱学之兴,所以明世系,衍支派,以敦一本也。然其中有至意存焉。渊源必溯,见祖功宗德之遗泽长也;迁徙必纪,示前承后继之贻谋远也;派衍各详,昭穆明也;年齿各别,长幼分也;簪缨名宦必书,科甲庠序必书,纪前光也;忠孝节烈必书,仁义礼智必书,重先德也,美前人所以励后代也。古者续谱有期,读谱有会,亦以警人心、美风俗耳。苏子谓“观于此而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此物此志也。

夫黄溪邱氏,自宋指挥国材公由吉水坪原分徙以来,今食指不下千人,世族之盛,甲于乡都。而由国材公而上溯之,周秦以往不可述已,若汉之有俊、有滕,晋之有昂,南北朝之有寂之、冠先、渊之、灵鞠,有迟、有仲孚者,则卓然为世表,声名籍籍,较著史册。自是以迄隋、唐,则博陵太守和封平城郡公。次子行恭,佐唐太宗定天下,封天水郡公。再传十一世尚仁,生二子:其分居吉水坪原者,冢子元琳也;分居永丰层山者,次子元琛也。国材公则元琳之十三世孙也。

由国材公而下考之,公生洁清,洁清生二子:长柏实,为上坞支祖;次橙实,为下坞支祖。则又黄溪两派分合之由。

于戏!邱之氏源流可谓远矣。自汉而隋,而唐,而宋,历数百余年。自宋而元,而明,以迄我国朝,又数百余年,使不有谱以联之,吾恐若散钱然,不贯之以索,终虞其落也。若乱丝然,不理于其绪,终虞其棼也。乃黄溪之谱,合修分修历代无间,是线得其贯,丝得其理矣。而老谱自康熙戊子续修以后,于今且八十余年,所待于贯之、理之者,诚非细故。今志柏翁起而倡之,而族庭诸君子又皆无参差、无龃龉,咸起而和之。非皆仁人孝子之所以存心哉?吾因之有感矣。

邱氏于吾庐为最古,而人心、风俗亦最称醇美。左有龙须,右有婆罗山之清也。由鹭渚泝流而上,禾川泸水交汇,双江水之秀也。中聚十景图画,天然景之佳也。以故毓秀钟灵,人文蔚起,历代不绝。而诵之风,孝友之行,至于今不衰。而振而厉之,渐而磨之,又得是谱以为之鼓舞焉。

吾知继自今,凡邱氏子弟,皆有以知其遗泽之长,之不可不葆也;皆有以知其贻谋之远,之不可不继也。而且辨昭穆,别长幼,知尊卑之有等。溯前光,忆先德,知品行之宜端也。吾由是卜其人心之益纯,风俗之益美。然则,志柏翁与诸君子之有功于斯谱,夫岂小哉?虽然,谱邱氏也,予何为序之?以予于邱氏戚谊重以友谊,而重违诸君子之请,故乐得而序之也。

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岁次癸丑春月穀旦

同试礼部进士 例授修职郎 即选儒学教谕

年家姻又侄 萧一震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庐陵《黄溪邱氏族谱》,由吉安分会提供。

黄溪邱氏下坞续修族谱旧序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则谱牒之修綦重矣。谱也者,奠世系,序昭穆,别长幼,辨亲疏,上治祖祢,旁治昆弟,下治子孙,所以厚本支百世之庇,而使亲者无失其为亲也。自周设小史,有大宗小宗之法,而《世本》作焉。汉司马氏父子修《史记》明世家,唐有《氏族志》,宋有《姓氏书》,至欧、苏二公,图引出而谱式大备。于是故家大族莫不有谱,以纪其源流本末,迁徙分合,各亲其亲,以昭兹来许也。

余邱之谱,有大成通谱以会众流于一汇,有黄溪族谱以昭分流于一派。其受姓之由来,发迹之源委,前序备详之矣。顾我族自恒斋公为一世祖,阅十五世洁清公始居黄溪。洁清公生柏、橙二公,分居上、下两坞。橙公又派分四房,若下坞、若南棲、若渡头、若五都曲濑是也。

念自康熙戊子修谱以后,经今八十余年,续修之典阙然。其间生没配葬之藉,夫记注美行懿德之待,夫表彰庠叙职名之资,夫纪载诗文传赞之宜,于收录固繁且多矣。倘不亟为纂订,不将虞其久而难稽,而非所以亲吾亲也乎?霖用是惧焉。

岁戊戌,爰集四房诸君子,核正草本,历今又十余稔,未付剞劂。今霖年且八十矣,诚未忍迁延以再缓也。复告四房诸君子,而商所以梨枣之,皆曰:“唯。”敛金立局,鸠工以集事焉。

是谱也,溯其源,则橙公以上之本根,不敢遗分其流,则橙公以下之四房有专详。其发凡起例,一仍原谱之旧,大书分注,信以传信。而自康熙戊子以后,遗者增之,缺者补之,世系昭穆,长幼亲疏,秩然不紊。虽不敢曰上治、旁治、下治,而于亲亲之道,庶几其不失乎!

程子有言:“摄人心,厚风俗,莫大于谱。”凡我本支,笃恩谊而敦孝悌,仰前烈而思亢宗,亲亲而人道立,人道立而天休至,大吾宗而光吾祖,是则我祖之愿,抑亦霖之望也。是为序。

时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菊月穀旦

三十一世孙 为霖雨苍氏 谨序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吉安《黄溪邱氏族谱》。

黄溪支谱图说

按吾邱旧谱之姓有三,一出扶风,一出临淮,一出河南。征《元和姓纂》:齐太公封营丘,子孙因地为姓,世居扶风。春秋时有邾大夫弱,汉平帝时有江淮使俊,遭王莽乱遂流江左吴兴。

后魏献帝时,有曰邱敦氏,出扶风,封临淮王,又居临淮。后周时,有临淮之派,又居河南洛阳。时有二居士讳正,其子德,仕陈为都统。德子和,生陈永定,初仕隋唐,封平城郡公,始以河南为郡。有子十五人,多至显爵。而师利、行恭、行简为最著。恭子崇,仕唐武卫将军,乾封二年,以言事忤高宗,谪降豫章虔州指挥,遂家虔州之灵村。崇之孙文三十一居士者,生四子,曰齐之、鲁之、晋之、楚之,派衍豫章六府一州二十一县,未易详述。

而吾支始分之祖,则本于楚之公也。楚之公六世孙四郎,生三子,季曰尚仁,又徙吉水太原坪。传衍十一世孙国材,始徙于庐陵沙园。其子洁清公,另迁居于黄溪。生子二:长柏实,次橙实。橙实公,下坞之初祖。而上坞之始祖,又本于柏实公五世孙孔哲公也。厥后,生齿益繁,居址日广,其支分派别,仅可于始分之下注明,此图说所不能详耳。

【注】此序来源于吉安《黄溪邱氏族谱》,原件未署明撰写年代。

邱姓部汇考

邱光庭《兼明书》辨邱氏所自出,孔缅《唐韵》引《风俗通》云:邱氏,鲁左丘明之后也。明曰邱明,出自齐太公之后,不因邱明得姓。按《艺文志》云:左丘明,姓左名邱明,故春秋传称《左氏传》。岂其子孙以父祖之名而为姓乎?且昭公二十三年,左氏有邾大夫邱弱,则左氏为传之时已有邱姓,则非邱明之后也。明矣,甚哉!《风俗通》之妄,《唐韵》之疏也。

按邱姓部杂录,稿简赘笔,吴兴邱墓一村之人皆姓邱,有碑列其族党,称左史邱明之后。云明为鲁国史左,弱为邾国大夫,按左史盖鲁史官,邱明乃姓名也。

郑樵《通志》以地为氏,邱氏,姜姓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邱为氏。其地在今齐州临淄,或云潍州昌乐有营丘故城。《左传》有邾大夫邱弱,邱氏世居扶风。又有邱林氏、邱敦氏并改为邱氏,魏时姓也。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云:邱氏陈有宛邱,居者以为姓。又邾有邱弱,后亦为氏。又齐太公封营丘,支庶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邱俊持节江淮,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本河南宫音,望出吴兴。其后若秘书监系公,生齐护车长史文公,文公生灵济公,与河南提举灵汶公、祭酒灵鞠公,洎山阴令豫章内史仲孚公,皆吴兴人。而河南肇居,则自灵汶公生希楷公,希楷生仲言公,号二居士,衍派灵溪,故灵溪通谱则断自二居士正公始,即以二居士为一世祖也①。承灵溪者为太原派,承太原者为黄溪派焉。谨录之以备参考云。

黄溪三十七世裔孙 耀枢 考核敬录

【注】此考文来源于江西吉安《黄溪邱氏族谱》。原件未署明撰写年代。①从该序文开始,二居士首以上接灵汶公。

黄溪邱氏六修族谱序

从来孝子慈孙,莫不有水源木本之思。凡所为尊祖敬宗收族者,皆藉乎谱牒也。士君子食旧德而诵先芬,乌可不引为已任耶?

今黄溪邱氏有事于六修家乘,邱君宝善倡其事,邱子儒绅、熙谱、巨才、耀枢共肩巨任,问序于余。余嘉其志,而乐赠以词。余本琴水旧族,接壤庐陵,曩当乘自赴郡,经泸、禾合流之处名曰双江,阻风,曦自登岸闲行,见有村落,复峙金垒,前削玉入,左狮蹴球,右象没水,山水秀丽,室宇轮奂,赏玩其地,亲知为黄溪邱族。

余通籍后,游于衡郡,复与商衡邱君辈文类,皆慷慨好义,卓荦不群,始信地灵人杰不诬也。再观其谱系源流,则始自太公封营丘,后世以地为姓,世居扶风。递传数十世,有南齐秘书监公居吴兴,生子文,为齐护军长。文之次子曰灵汶,为河南提举,世家河南。传子希楷,孙仲言,号二居士,赠都统,而家河南之洛阳,遂开河南之派。再传德,仕陈都统,德生平城郡公和,有功于唐,封谭国公。

自洛徙郡有子十五人,皆显宦,惟师利、行恭、行简先膺高爵。行恭仕唐,封天水郡公。有子崇,为虔州指挥,家于虔。崇之仲子曰渎,迁虔化之钦贤里。生简甫文公,徙居宁都建福里。文公举四子:曰齐之、鲁之、晋之、楚之。四公之传衍遍国中,皆河南苗裔。楚之虽迁钦化里,众皆不离乎灵溪,故灵溪通谱则承河南而祖二居士焉。自楚之而降,七传而有尚仁,徙居吉水之大原坪。其长子元琳,从父居;次子元琛,徙分水州迁永丰层山。元琳有子四,长茂龄,传四世而江州刺史昌,昌及九世而有指挥使国材,由金陵复祖居。至其长子洁清,以宋名将著。

因沧桑时然蒿目,故里萧然改观,爰奉其父由大原坪播迁而来庐陵,卜居于黄溪沙园成世族焉。其夷浩源,徙居南广,则洁清宜为黄溪之初祖。而又推而上之,以尚仁为一世祖者,盖溯大原派而反其本也。而木之大者枝自蕃,故洁清之家嗣曰柏实,居上坞,传六代而有县尉孔哲,再迁上坞之竹园。生四子而衍,三房洁清之仲嗣曰橙实,居下坞而衍,四房近则分南楼渡头凹濑,远则分桂阳州之扳桥、广西之六塘墟,凡七派皆本黄溪,而各成世族者然犹不持此也。更有迁徙湖、广、浙、蜀、洛、黔者,以道远世乱,急于举修,未及招集合谱,且阙以俟后贤之补修可矣。

独是由前而观,既深悉其渊原之远,与其文学贡举之盛,移第仕宦之隆,忠孝节义之著,载在家乘,班班可考。由后而观后,俟年其流泽之长,诗书而敦道义,庠序而优品学,富贵而知礼节,农桑而勤本业,盖雍雍兮仁让之风将有以迪前人光也。

诸君子家乘告成,可尽尊祖敬宗收族之谊,是皆有水源木本之思,即皆为孝子慈孙矣。余且颂而祝之曰:聿修厥德,先祖是皇;振振公族,长发其祥。是为序。

时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岁在上章困敦仲夏月穀旦

赐进士出身 钦赐翰林院编修 诰授中宪大夫 司经局洗马 甲午移湖北乡试副考官

乙酉移湖南乡试正主考 翰林院侍讲加三级纪录四次

愚弟 琴水朱益藩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黄溪邱氏族谱》。序作者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江西莲花县花塘人。书法家,光绪十六年殿试第二甲第九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有“朱家一门三进士,五科六举人”之称。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