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江西省<樟树市、万载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6 16:04

43.樟树市

邱氏族谱序

邱氏族谱其所载,始于舜中朝奉郎,居剑西之禾冈,生惟致,则均正等之高祖也。至均正等,可谓邱氏之表表者。间以其邱氏失旧谱,无以昭所从出示来世,乃断自筠阳守励以下所可知者,而缺其远不可究者为谱。此谱之所以始于虑也欤?

呜呼!族谱所以尊祖敬宗,而教孝悌敦睦于将来者,以贵显而妄冒,则失其所从来;以贫贱而妄遗,则失其所由分。虽欲尊祖敬宗,而教孝悌,而教敦睦,其可得乎?若邱氏谱,其绝此患者焉。将见祭而享,聚而睦,孝悌之风岂不勃然而兴起者哉?

均正不远而来,示余此谱,属为识之,用以遍远其族之人云。

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冬十二月

赐进士出身 国子助教 上湖聂铉 器之 序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丰城县《禾冈邱氏族谱》。本序作者聂铉,字器之,江西清江上湖人(今属樟树市)。洪武四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广宗县(河北省)县丞,上疏免除旱灾税。任满入京朝觐,献《南都赋》及《洪武圣德诗》。授翰林院待制,改国子助教,迁典籍。后赐归。洪武十八年复召典会试,欲留用之,铉乞便地自养,食庐陵教谕俸终老。

邱氏族谱序

呜乎!自赐姓受氏以来,时变代易,纷不可纪。士大夫家得考其自出,不失本源而明于支派者,赖有谱牒也。谱帙之系重矣。先王宗法既废之后,固已有之宋欧阳氏出,其义例益精,今之作者皆法焉。

邱均正慨然念其旧谱之亡逸,遂会族之力于考究者而编次之。然于其世远不可知者,皆不妄援。乃以其守筠阳励为所自出之祖,断自高曾以下讳行、生娶卒葬所可知者,则书之,否则阙焉。盖虑长子舜中,自舜中距今均正才九世耳。夫以三十年为世,此谱之所纪者犹及二百七十年,尤可谓难也已。然不远执贽而来,求余为序。

按邱,本姜太公之后,太公封营邱,其后以地为姓。若灵鞠仕刘宋,领本官祭酒,有曰:“人居官,愿数迁,使我终身为祭酒不恨也。”邱迟仕南齐,为仆射,有让表云:“飞翠鸣玉,出入禁门。”巨源守武昌,厌为之,乃为余杭令。仲孚少好学,州父灵鞠称为千里驹,梁武时为山阴令,吏民敬服,政为天下第一。至如道先之死节,行恭之断石旌功,宗卿仕宋历孝、光、宁宗。宁宗尝称之,曰:“卿三朝旧德,一代伟人也。”封魏国,谥文定。他如寿隽,刑部尚书。寿迈,司农卿。孙汲守桂阳。俱以名德,见于历官,皆卓卓见重当时。安知禾冈之族非其裔也欤?

而谱无承续,阙然而可慨。视夫他人之谱,引援于数十百世之上者,岂足尽信哉?用是知均正之谱,可谓简而直,信而不诬矣。及今宗族蕃盛,可见先德之遗也厚,则其传也远。吾见邱氏之子孙,继今而起者,益众且贤,谱将不可胜书矣。序于其端,归以俟之。

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三月

前元翰林院 国史编修 归隐七十三翁 张美和 序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丰城“碧落堂”《禾冈邱氏重修族谱》卷一。本序作者张美和(1314—1392),名九韶,号吾乐,以字行,江西省清江县西南(今樟树市)人。元至正元年(1341)赴江西乡试,会试不中,以荐为清江县教谕。后荐入史馆,修宋、辽、金三史,迁国子监助教,改翰林院编修。致仕归。后复征校书,书成遣还。著有《元史节要》,《理学类编》等。

邱氏大成家谱序

按邱氏家谱,其始祖砺固公,家世吉州吉水县太原坪人也。宋高宗南渡时,拜筠阳太守,重兴碧落堂。廉能公正,抚恤黎庶,民怀其惠,秩满之日,百姓截镫,留鞭不忍其去。是时,砺固公年及致政,感民之留,爱其山水清胜,风俗淳美,乃曰:“大丈夫以四海为家,何必拘拘而归故里乎?”遂卜居于锦水西小蜀江之堧。立中丞相公之庙于江滨而祀之,是其随来福神也。

厥后,胤嗣昌隆,乡目之,曰:“邱坊七世至三山,而宗族盛大。八世至九翁,而椒聊蕃衍,富甲乡邦,置买四邑庄田,兄弟皆纳粟补官。九世至季兴,遭元兵变,兄弟皆为佃人杨勃兰所弑,独存国华、季兴、光德。各邑租产,悉被他人所据,而邱氏寖微”。

迨于我朝。而洪源、道源兄弟者出,家声复振。道源赘北城刘氏,至子大陵,弃刘氏业,别置基址于北城之东,自此而邱氏中兴。大陵生丈夫子六:如山、如阜、如珪、如冈、如川、如渊。可方荀氏之龙,刚柔相济,文武具备。第宅连云,膏腴接壤,增广新丰二邑税粮,而中兴大振,皆恕翁之支流也。启翁之传至敬中,而家业大盛。至来瓒,而家业益著。大宇赘安沙游氏,今徙居剑邑之望城冈。

尝念谱牒之废久矣,素欲编修,奈族居散处,人心不齐。今如冈兄弟念祖宗积庆之深,而子孙承绪之重,慨然有志,会集各族,秉鉴持衡,重行编修。谱成,请予序弁其首。

噫!谱,家史也。家史不修,则上不知祖宗所自出之源委,下不知子孙析居之分派。男婚女嫁,杳不知其姓氏。若公之志,可谓尊祖敬宗,而为后世虑者,至深远矣。是谱之作,非族中之富贵者不援,是族中之贫乏者不弃。有狄青不附之明,无崇韬拜墓之诮,传之后世,不亦宜乎?

时维 皇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岁黄钟月下浣日

纂修英宗实录 应乡闱儒士 南冈程岳道 序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丰城碧落堂《车溪邱氏族谱》。

44.万载县

横岭初修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载一代之贤奸。谱以记一脉之源流,世系于此传焉,昭穆于此辨焉,亲于此联焉。要之,皆不外敬宗收族之义也。

溯我邱氏,系出营邱,郡分河南,越汉及宋,代钟奇杰,载之史册,彰彰可考。由宋而元而明,族繁难稽。惟本一脉所流传者,则断自闽杭之继龙公。越数传至龄公,迁居武平岩前。至若仕公,始迁江右,实为康城之始祖。所自出即继龙公之后裔,龄公之嫡派,世阅今又六世矣。由兹以往,一传再传,世数益多。籍非修明谱牒,则亲亲之义不称,世系之理不明。将来亲尽者,情亦尽。保无有视同宗而等之途人者乎?不宁惟是,问其祖宗出自何地?迁移何代?历传几世?俯首停思,茫无所举。噫嘻,葛藟本根之谓何?行苇勿践之谓何?予念及此,有不禁为之痛心者矣!

爰于庚戌岁,聚集族姓,起立丁会。至甲寅秋,缮写具稿。今丙子春,始将谱牒修明,付之剞劂。式则仿于欧,义则本之于史。由是世系可传,昭穆可序,亲疏可联,有德于敬宗收族之义,不失古人分姓命氏之旨、仁人孝子之心。其庶几乎,惟愿后子若孙踵而修之,栖时而酌其宜,以家乘为木本水源之计,则垂之奕叶而不坠,是又我之深幸而属望者也。

嘉庆廿一年(1816)丙子春月

若仕公四世孙 体仁 敬序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邱氏族谱》。

上明公邱氏来源图说

从来谱之不可不修,与史之不可不作,名虽不同而其理实出于一同也。第史不作,固无以详一朝之治绩,而经纶创制无可考稽;若谱不修,则无以昭一姓之流传,凡远近亲疏几难识别。故龙门子有云:“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则谱之修也,始于前者,尤宜有继于后。

我邱氏之受姓,由太公佐周武王有功,于营邱之封地为氏,而后遂繁衍于河南以名郡。则其散处者,悉数难终也。永叔有言:祖其可知者。则以居闽之宁化石壁,复迁上杭胜运乡,继龙公始焉。公早逝,妣韩氏,生子三:长惟长,遂世居此。今全乡皆其遗裔,子孙在上杭南坑。次惟福,移胜运之黄沙埔,三惟禄,仍居胜运乡。宋末避乱,携母由南坑旋徙于湖洋之上坪,继又更迁于黄坑鳌鱼头,传生三子:长三四郎,迁永定溪南金沙乡;幼三六郎,迁广东嘉应府;惟我祖三五郎居次,居上杭胜运里,生五子:长曰四一郎,配曾氏,生梅圃;次四三郎,即我四世祖也,承旧基仍居黄坑之鳌头;三四七郎,居黄坑磜下,其后裔移居广东;四四九郎居性运之湖洋,是为湖洋三世祖;五四十四郎,居来苏之林塘,为林塘三世祖。

惟我祖四三郎生二子:长伯宋任左相,后裔移广东未记;次六一郎生三子:六七郎、六九郎、六十郎。六七郎分派黄坑下村,其子孙之迁徙未详。六九郎居黄坑上村,传九世文德移广东长乐,其后裔肇迁来万,自万而后迁者另附源流。六十郎由上杭移东粤镇平员子山石窟都而立籍焉。传文胜、文兴,胜支未详,文兴生二子:应茂、应隆。茂为东山角之祖,生三子:荣孙、荣禄、荣寿。荣孙之子五,分居兴宁、龙川、河源、始兴等处。惟次子均泰移长乐荆坑。传二十世法胜公,生二子:兆魁、珍之。曾孙朝先,迁居袁州万载十九都二图范塘梅源冲。魁公迁浏阳,子九,各支移迁详世系。惟开贵、开富、开先、开仕、开瑞同迁来万,各有居所。而开先公居万之绍江,其孙朝荣于嘉庆十八年复迁宜春奉化二图而立籍焉。开仕公居万载七都一图,饶田土桥,繁衍六十余孙支,复迁另详世系。荣寿公传廿世,有瑞由东粤员子山迁万之岳溪。应隆之曾孙兄弟四人,长希鲁、次希学、三希资、四希过,分房另迁,惟希鲁公之子永宗居平远上举监上。传四世北辰公,生三子:长集贤、次锦台、三瑞庭。贤支未详,台生三子:作朋、作幸、作梅。梅商外,作朋之曾孙学文,于康熙六十一年,迁万载兰由龟峡里高埠。作幸之孙欲伯迁万载大庄下,瑞庭之曾孙欲本于雍正元年迁万载苦竹,曰至二十三世文宏偕弟复迁宜春奉化二图修仁乡而立籍焉。

引邱氏之所以溯源而寻流也,固可以敦一本之亲,虽世远年湮,支分派别代多散阙,而于远宗近守之本源,自觉可据。为叙其世系,列以规仪,系以训传。庶几本源之所在,于以敬宗族、明昭穆、辨长幼。使之有礼以相接,恩以相亲,其有功于本源也。岂浅鲜哉?

嘉庆廿三年(1818)戊寅仲冬月

上明 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袁州分谱》。

西源初修源流序

夫家之有谱,所以载世代源流,俾后人知高曾所自出、云礽所从分。序世次,辨昭穆,计生齿,敦亲谊,皆由于斯。昔苏洵、欧阳二人设谱,以昭世次,序本支,无非欲子子孙孙不失本原。

我邱氏自营邱受姓,音本属宫,河南所由称也。溯宋进士讳烋公,历任僳、温、吉三州剌史,擢鸿胪寺卿,从光州固始,而迁闽之兴化蒲田。自此而传,讳成实公孝廉授泉州文学,升通直郎,擢枢密院使。再传,讳君与公乡荐任南雄学正,升梅州剌史,因辞阙归养,即偕乃父迁粤之梅关金山居焉。烋公以上止传,系出太公,而世必有未悉者,其支派莫可得而详也。君与公以下,四世祖淑敏公兄弟三人,五世祖必仁公兄弟九人。由是支分派别,人或由闽迁粤,或由粤迁吴,即世代无不悉者,其支派亦莫可得而尽详也。

越十三世祖梅庄公,生菊轩、竹轩。长房菊公五子:玲、僳、玄、璋、珑,俱居平远。玲公二子:本仁、本伦。本伦五子:尚全、尚部、尚锦、尚财、尚德。全公、德公之派,散居粤东江右。锦公支派居于新喻者多,锦公来孙孔监房,今居万载十八度。若夫严坑、老鸦窝等处,皆粤东续修谱帙,尚财公之裔也。幼房竹公四子:理、已、敬、琚。长、二与幼,住于河源。敬公四子:本光、本鸾、本僳、本义。光公、鸾公、僳公,仍居平远。义公二子:尚友、尚泰。友公支派移居江右龙康县。泰公三子:良猷、良汉、良伟。汉公、伟公,文人最著,平远谱评。猷公四子:以宽、僳、宪、以宏。宽公居惠州。宏公长子居平远。宪公曾孙居陕西。其余或居吴袁东门,或居分宜万邑,或居政和新昌,或居大桥西源。盖谱之续于粤东者,固详且悉。我祖伯仲昆季,散居不一,代历百余,世传六子,蕃衍盈族,祠室各处,或他郡,或外省,会遇间,无由认一脉之亲,辨长幼之序,使不续修支谱,世次其何不紊?本实其何不拔乎?

不肖有志于斯事久之,第愧谫劣,此念难酬。适今春初时,对族长,曰:“吾等自梅公来,散居已数十处。”长曰:“唯唯,尔等如何?顾可以凡漫难集,而不克缵前令绪而联属之乎?”则年愈久,而世愈多,将来以伯叔为兄弟,子侄为父行,视为途元归者,不知凡人矣。是谱之修,诚急务耳!于是文珠、文明、亮伯、敏伯、裕伯等,概有同心,不辞劳瘁,直抵愿续修之家,咨询生齿,具开姻配,注明没葬。上自至二十世之渊源,下及七八代之支派。以知所及者,详其所必详。以知所不及者,略其所当略。以生没配葬,既载明于斯谱者,俱捐资于续修者也。未载明于斯谱者,未捐资于续修者也。修明付梓,按图以稽族属,虽涣而不可萃,祖宗虽远而可考。所谓亲及于谱油然而生孝悌之心者,不亦可继其微也乎?

《书》曰:“以僳九族。”《礼》曰:“收宗睦族,皆此意也。”后人能体此意,咸切修明,则今之遐远未能鸠集而载之者,未始不可采辑续记而增详焉。不于余等有厚望焉?是为记。

嘉庆二十三年(1818)戊寅秋月

廿三世孙 文荣 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分谱》。

后槎初修源流序

从来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则前后需人,凡事类然,而修家乘为尤甚。溯我家氏,邱昉周太公望封营邱,后支孙以地为姓。由周而秦,而汉,而晋,世系多不可稽。迄陈、隋间,二居士曰正公,系河南洛阳人,即为河南郡一世祖。前明文庄公序谱,班班可考。而知自二居士,绵绵延延,递至十六世孙。由邵武禾坪迁义宁,复迁上黎蟠湖高坑者,法从公也。又法从公支下,瓜瓞相衍。其间,甲第蝉联,忠孝节义,代有闻人。原其流派,分而又分,虽难擢发以数,要皆脉络贯通,一气相承。渐及宗南公,已二十有六世矣。明嘉庆年间,远游至袁,作幕于宜邑署中。数年后来万为幕,时年已老矣。喜邑上三区后槎山川风景之美,遂相阴阳,观流泉水,卜筑而家于是焉。

迄我皇上定鼎以来,饬令军民人等编立版图以示格,遵三世传海公始,邀黄、何二姓朋顶十一都二图五甲丁宗同士籍里,递轮充差役。我等今生长斯土,皆系公所出。以公来万为鼻祖,天理人情之所应尔。不然,南公前凡数十世,岂无可尊为祖之始者?盖以远之中有远,难以悉宗。观周武追王有典,止及大王季,而组绀亚围弗与焉。且《记》曰:“六世亲属已竭,明有杀也。”然则,以南公为不祧之祖,取其近者,尊祖则敬宗,敬宗则收族,悉得其道矣。

嗟嗟!欲尊祖敬宗收族,非谱牒不为功。修之,置为绶图不可,视为虚文尤不可。爰道光戊戌秋,五房共商其事。先是,先君任和公有志修辑,将旧帙中世系源流,一一亲手撰订,以为修撰先声。凡费心力,奈以公资不给为憾,因有志而未逮。今逢沐圣天子涵濡二百余年矣。日增其户口,日散其居处。于此不迫修辑计,不唯辜负前人,裕后之德,将有同族人视如秦越,何以别昭穆于一姓?

九月,焚香设局,即嘱荣昌、启骏发五房人等,将各房生没、婚配、坟墓、年月日时以及生平实迹,详汇送局,以便誊稿开梓。推余为撰辑,余不敢固辞。诚念万物之生,本乎天,人本乎祖,既数典而不忘,理应襄成盛举,非敢云彰其美者有前,而传其甚者又有后也。但使之身之所由来,而上治尊尊亲亲之谊,胥于是乎在。

时 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岁次戊戌十一月穀旦

太学生 裔孙 鸿声 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分谱》。

玉成堂世系源流序

闻之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谱之修岂不重哉?

溯吾族邱氏,系出姜姓。昔于太公避于渭水,西歧侯姬昌梦见飞熊,卜筮贤人,以为启沃。遇武吉引到磻溪,三请而归周室。厥后,辅周抚育天下,大勋劳,封于齐之营邱,后其子遂指邑以为氏焉。按诸史,自秦、汉、晋、唐,邱氏居浙江、吴兴、江西永丰、石城等处。后叠因兵灾,天下大乱,散居各方,所以源流甚远,有不能尽考其详矣。

迨至宋烋公,乃筮仕鸿胪卿,配周氏,生三子:成实、成益、成满。益名列科,自官叨大吏,因谪琼州,随地创始。满初录科名,纪官翰院,因谪湖州,随地创始。成实,郡举荐孝廉,历任枢密院使。子一君与,讳致中,叨乡荐,为梅州剌史,其子:淑敏、淑敬、淑效。敬子一:必奉,早丧无嗣。效子二:必忠、必孝,考之世系,未得其详。淑敏字玉銮,遗体九人:必诚、必形、必著、必明、必勋、必变、必化、必仁、必达。纯无一失,亦可云幸。其余星散不一,配妣莫知。

惟必仁邱公八郎,配韩氏八娘,所生:曰长、曰福、曰禄。长居上杭南坑湖洋里,配梁氏,生万一郎,子五:长曰十五郎,传生四十郎,乃百七郎、六一郎、六三郎、六四郎之祖。次曰十六郎,乃万七郎之父,继崇之祖。三曰十七郎,移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松源案背,乃德山、福山之祖。德山讳辂,祖自松源案背,迁移热水盘龙墩上形势架上金盆,乃文升、文达、文聪之祖。福山迁居镇平石窟都驼腰坝,后移上奉井下大墓前创居,乃永宗之祖。四曰四十一郎,即文信,自举上迁广东惠州龙川张坊,是仕恭、仕维、仕敬、仕庆、仕顺之祖。五念二十二郎,讳源发,所生:秀兴、秀实。乃彦礼、彦祥之祖也。若移广东兴宁西厢大坪、墟石、湖洋、钳口坡、箫衣塘、兰塘等处,是其裔也。惟福居于福建大埔县虎头沙党坪白头湖廖港,其子孙亦有移于广东者。唯禄居于胜运之来苏里。二子三五郎配严氏八娘,所生四一郎,早丧无嗣,附葬于父地之张天海螺形。四三郎承旧基,仍居黄坑之鳌头。四七郎分居黄坑僳下,随移居于广东。四九郎移于湖洋僳里,是为湖洋之三世祖。四十四郎其居于来苏之林塘,是又为来苏之三世祖。此是上祖之分派如此,又稽有二十七郎生三子:四三郎迁永定县溪南里金沙乡;三五郎迁上杭胜运里;三六郎迁广东嘉应州。其三四、三六后裔未叙及。有三五郎配陈氏、李氏,其子十人:伯一郎、伯二郎、伯三郎、伯四郎、伯五郎、伯六郎、伯七郎、伯八郎、伯九郎、伯十郎。其三、六、八早逝。所谓七子流,迄今未尝泯也。

今各祖之族有图以统其枝,有谱以演其派,某系某祖所出,然虽见其概,而未尽其详。若乃旧谱所传,烋公十世孙有云:六七郎者,即继龙;六九郎者,即崇龙;六十郎者,即梦龙。是以小心翼翼,遍咨细访,余亦未敢决其为是,又安敢必其为非乎?

总之世远年湮,文献无凭,考稽莫据。俟后之贤达者,参究而定其指归焉。是为序。

道光廿六年(1846)丙午孟冬月 穀旦

嗣孙 大凤 大兴 大和 礼魁 同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分谱》。

横岭续修与西源于潭埠合修序

谱何以作也?著代也,收族也,敬宗也。涣可以萃之,远可以近之,使蔓延罗错屡千百叶而不穷其干,终必有所统。盖仁与孝于是存焉,非细事也。

邱氏自太公受封以来,厥后孔殷前代,率多望于闽。闽中有莆田一支,烋秀为祖。有宁化一支,念三郎为祖。迁江右者,类由此出,若万载、义宁、新昌,户凑而丁稠。朴不舍力,秀不淫心,其尤表表也。然而或先至,或后至,或谱,或未尝谱,各出其祖,未汇而合之也。代奚由著?族奚由收?宗奚由敬?夫高曾而祖父,下逮于子孙、曾元,服尽则亲尽,亲尽则情尽。老苏所谓分一人之身,以至于途人者,势也。势无如之何?而仁人孝子顾忍听其无如何,以遂几于忽忘乎哉?邱氏诸君固深知此矣。

今年秋,其族哲名维峤者,躬膺纂理,偕其弟维庆协力编修,及发圣、谓桥、魁伯、翰儒、介儒等,集万载、义宁、新昌分衍者而合谱之。欧、苏兼仿,磊磊明备。凡屡代生没葬配,仕隐年齿,才德品望,若名人序传志铭悉纪,固一披阅而收族敬宗之义著矣。载稽世代,新昌实始万八郎之子甲一郎。义宁实始万七郎之子千五郎。而万七郎父百十郎,万八郎父百九郎之二人者,同母出,惟万载实惟长、惟福、惟禄之后。旧谱有序,长、福、禄,承继龙,继龙承伯七郎,与伯九郎、伯十郎同出,上溯至念三郎者有序。长、福、禄承必仁,上溯至烋者,而继龙少必仁二十八岁,葬配则皆同,似一似二,前分后合,莫能臆究。兹邱氏之谱,尊烋公者,仍烋公为始,尊念公者,仍念公为始。不能质实,亦不敢非议,确似阙疑之意。善哉!此邱氏之所以能著代也。不代无以谱,不确又无以代。

古者阙文,不失为信史。谱与史同,尝考宋黄鲁直家谱,七世以上失纪,各谱仍推至十二世,若合符节。明归震川世谱,大高祖罕仁以上,亦莫得其世次、名讳。彼皆一代大儒,距先世又不甚湮远,岂不能旁搜远览,以力求会通,而率不得不阙焉,何也?大抵图谱局废,无官以司之风,风霜兵燹之余,民间所传闻,论著难保无碍,与其武断,弗如阙疑。即朱子无征不妄书之道,虽圣人莫能易也。兹谱也,信也信,疑可疑,不诚善于谱者欤?况乎两存其说,起前人有以惊其心,俟后人有以补其阙,其用心尤为仁且孝也。

余记问疏矣,其姓氏之学僄所得,第慨夫三代后封建宗法久即沦废,嫡系既无所联属,联谊日漓,不得藉藉谱以维之,而不知作者又往往附会割裂,蹈诬与弃之。咎僄兹谱,若不禁为之心许也。既成,辱征余序,敢即以此意复焉。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月

庚子举人 拣选知县 愚晚生 谢大舒 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邱氏族谱》。

横岭三修序

尝思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诚以谱宜亟修者,故为收族计,即为敬宗尊祖计也。

忆我邱氏之所出及其迁移之靡定也。封营邱而分郡河南,赐“忠实”而贻谋著绩,巍巍然得望族之世称者。凡曩哲前贤与后之君子,已说其详矣,奚容复赘?若我祖上伯公偕第上德,承父若仕公之志所未逮,由闽中上杭武平而迁江西康城之横岭。斩棘披荆,承前启后,则又以若仕公为始祖焉。识天地之钟灵,阴阳得所;秉山川之毓秀,俊杰频生。或父子而身列黉宫,或兄弟而皆游泮壁,或叔侄而得意同科。书香继绍,自昔并征于两房;丁口繁多,至今曾及乎九世。我族横岭于嘉庆二十一年,已追述其宗支大祠潭溪。于道光二十七年,又合修乎谱牒。厥后,潭溪仍复倡修,而独不为之合者,以其世系之有争论故也。夫世系至于争论,而不明其所以然。不惟无以收族,而敬宗尊祖之义奚存乎?

惟我堂叔永生情深报本,按实宗支,有如六十世祖继龙公,号八郎,妣韩氏八娘,子有三:长曰惟长、次曰惟福、三曰惟禄。此为固,惟字派吾等即禄公之后裔也。同世有必仁公,字继龙,妣韩氏八娘,子亦三:长名曰长,次名曰福,三名曰禄。彼盖曰字派,其实而大同小异也。按继龙公之父曰伯七郎,由伯七郎而上至厚公,共有五代,厚公乃巧言之三子。必仁之父曰淑敏,由淑敏而上到原公,亦五代,原公乃巧言之四子。由是观之,继龙与必仁,俱系巧言之分支,已昭然若揭,未必两公即一公也。明甚并按,必仁之昆弟有九,而公居其后,嗣均以曰字名;继龙之昆弟止三,而公居长,其序数亦不无悬远,且考继龙之生庚,少必仁二十八岁。虽其父子字名及配氏葬迁等项迹,俱有似乎一人,然族大远遥之际,而天然凑合之奇,又安能厥其不有者哉?

兹集族人重修宗谱,可信固当从,有疑亦必辨。既不敢继龙而僄必仁,亦不敢以必仁而混继龙。尤不敢谓有继龙而无必仁,更不敢谓有必仁而无继龙。故两公而非一公,我族之昔遵继龙公,而今仍遵之者,则故可以对继龙,亦可以见谅于必仁。使两公而即一公,我族之未从必仁,而兹有所从者,则既无愧于必仁,又何尝有憾于继龙公也耶?

德本荒疏,窃自明其无妄;才非敏达,尚堪幸其有征于一本。而僄万端,尊卑自别,即万端而归一本,昭穆攸分,既明远近之所宗,亦示亲疏之不紊。仍旧增新,光前裕后。是则所以为收族者在此,即所以为敬宗尊祖者,亦在此也。是为序。

光绪八年(1882)壬午冬月

若仕公八世孙 德传 薰沐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江西万载《邱氏族谱》。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