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福建省<上杭县(惟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6 10:48

七、上杭惟长公房谱序系列

明岐山公肇修族谱序

家之有谱,所以稽祖脉而明世系,举大宗小宗,群昭群穆,悉厘然在目,此为敦本睦族之要图。其中流源之究,概不容以或略。顾世远代迁,已难遥溯其源而考所出。而枝系叶茂,尤难尽合其散。而辨所分,须于前则从所可知者,于后则即所得识及者,联而注之以垂之为据。

余族邱氏本源,按《氏族大全》,出自太公望封于营丘,其子孙遂即地为姓。邱氏得姓始此。适后蕃衍于河南,乃因之以名郡。爰及东晋诸胡之乱,复渡江而西,由江而南入于闽,散处于宁化石壁所谓邱家坊居焉。为其后者,自传说谓有三五郎公,生十子,其第七子伯七郎者为余之远祖。此属湮而聊阙,所确据者,余祖继龙邱公八郎也。配韩氏妣八娘,生三子:长惟长、次惟福、三惟禄。时公已早世,而母因避宋季之寇,率男带家流徙于杭之南坑开基,为一世祖。二世分长、福、禄公三支。当近代所存迁别派之概,尚见古志。福公移胜运黄砂埔,其裔有存儒、存宪、存烈叔侄七庠者。后因袭里,易姓为黄。犹一房转徙于广之虎头砂、松口、大布,后亦有回谒祖者。禄公移扶阳、黄坑、来苏,原生一子:三五郎。生五子:长即止;三移广;次四三郎,为黄坑之祖;四四九郎,为扶阳之祖;五四十四郎为来苏之祖也。

余祖惟长公,仍居南坑,生一子:万一郎。生三子:长十五郎为余祖;次十六郎;三十七郎俱止。余祖生一子:四十郎。生四子:长伯七郎即余之祖。六一郎移广。六三郎移来苏李坑为祖。六四郎即止。余祖生九子:长三九郎即止,余之祖七五郎居次。外自三至九俱有嗣续,散居将军桥口及西洋、石窟寨、石东山、上塔、双坑湖等处,各自开宗作祖,遂列于后目中。余祖犹住南坑,生太七郎移广之羊角为祖。太二郎为余之祖,生一子:守兴公。生二子:得旺、子福。二公分衍。此皆前宗之所可知也。自此迄今又传数代,所支分派或在于故土,及外迁者,复见其多,可不有以叙明之乎?

夫修谱者,已考本宗之大小,必辨群派之昭穆,合全族之亲疏远近,长幼尊卑,昭列于简,乃不至有涂人之视。然余族生衍甚繁,无论前之三大房,烟数千而指及万。余长公房内至五世之后,星散棋布,亦难数其烟指,且所流居之境,远将一、二程,近亦数十里。余才有限,不能逐往采访,参互考订,举一房散而合之也。只得溯清上源,即所相识亲属两房之流派,联其伦次而注明之,使之各晓其所自生而缘分达情耳。

虽然,今即未得寻列乡之衍绪而尽叙之,而在开代数世之本宗支,庶条析之清,已了如指掌,亦足以为后纂之凭。有饬躬砥行、张门耀祚之裔,起而统大房以建祠宇,得聚首祭燕,共相敦睦,则据此家乘,联散支而合载之,不益使通房前后之大宗小宗,群昭群穆,厘然著见也乎?是则予所切望云。

明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菊月 穀旦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兴邑黄塘峙邱氏重修族谱》,标题为后人所加。序作者岐山,稔田南坑人,惟长公十五世裔孙。南坑丘氏一派自明万历十五年以前无谱,此序为该房裔孙岐山公肇修南坑《丘氏族谱》所作。

重修家谱序

家乘之关系于人,重矣哉!而在远徙之支为尤重。盖近处本里邻乡者,生聚虽繁,而常相见闻,凡本支之序,昭穆之辨,多交口递传。即间有未详于谱,犹得面质而明,必不至茫然而罔所索。若移之数十里,及播诸远程者,当近在二三代,犹知来处。自后故老已亡,不立简以载传,则只晓将本处开宗之祖以起系,并不识上有数代之自一而分者为何属,而甚有妄援他族之祖者。彼杜正伦之通西城,郭崇韬之拜汾阳,揆厥所由,转徙远离,无谱以征故也。

我鼻祖继龙邱公八郎,韩氏妣八娘,生惟长公、惟福公、惟禄公,开基于南坑。福、禄二公随各择地蕃衍。我祖惟长公仍居乡,传至四、五世后,只七五郎公之脉安居故土,外有六三郎移来苏李坑,万三郎迁双坑湖,太七郎迁松源羊角,我祖六五郎迁将军桥西洋。厥后,各生蕃衍繁盛。凡本处及所迁者,又流徙多境,且有隶籍江广者。将见阔略渐开,情义亦渐漓淮,各立小宗,以荐时享。而合族祭会,恐有莫知本支之属,昭穆之分者,则不可统前后之支,远近之派,而悉叙明于谱乎!

余先君子贞庵公侨寓汀城生长。余于兹愧株守黉序,莫遂显扬之志。晚年乃归住大坪故里,甚欲总编一谱,以昭来许。无奈衰迈之秋,力不从心。幸有族弟殿三,友侃贤叔侄,将长公一脉远近所处之支派,详考而编辑之。是诚先得我心矣。披而阅之,觉支分有千,合已往如将来,派别云万。溯先代似今日,其脉相传无息,其序有条不紊,正宜锓诸以布族间。即属辽乡异省得家有是乘,亦使人识源之所自来,流之所自分,本支昭穆之详明。即虽星散如同垣聚,有动尊祖敬宗之念,敦本睦族之思也乎?

乾隆二十九年(1764)甲申十一月 吉旦

十八世孙 佐邦 时年七十七寿 敬序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福鼎1997年修《邱氏族谱》谱首。①序中“我祖六五郎……”一说,今考及坟墓和乾隆间老谱世系表,均为“五六郎”,当是原作者笔误。

继修族谱叙

先儒云:摄人心而收宗族,须当明谱系。夫明之者,固欲使各得知来处。凡流传四方犹相识通好,不至视如途人,而尤在辨著其宗派,群昭群穆不混,其伦次乃各致其亲爱。

河南世系遥代之开廷,传说多棼。所断自者,我祖继龙邱公八郎。配韩氏妣八娘,生三子:孟惟长、仲惟福、季惟禄。时际宋末乱,公先弃世,母率男远避,由宁化石壁邱家坊流迁于杭之南坑泥洋里税驾住焉。及母终后,仲季兄弟又各带家择地蕃衍。福公裔居黄沙埔、虎头、松口等处,禄公裔居扶阳、黄坑、来苏等处。我祖惟长公仍居南坑。传至四五世后,自有处本乡外多支分各乡开基,散在李坑、双坑湖、将军桥口、西洋,后又由此基充衍转流于大坪里、汤边及张坑、旧县、才溪,更播于城郊、江、广等处。

前岐山公修谱于明万历年间,只注上代近乡之宗支。迄今世愈远而族愈繁,非复统脉而详辨之,则自来之世次源流何尽分明乎?按古谱之世次,原同称继龙公为一世祖,长、福、禄三公为二世祖。想前人之意谓当肇迁开宗时,显见一本而分三支,无事溯而追称自一起而递次之,固百世可序也。乃已传延十五六世后,不知何故率将谱中改易一世为始祖,易二世为一世祖,所传下俱递易之。夫欲易则宜统全族而易之,昭穆无参差,称谓乃觉顺,何属于各处,即同亲房中且有易与不易之殊,则支脉虽同而伦次恐淆。

近年族有贤裔欲画一通族之系,谓自继龙公起合三大房而总修一谱世系,仍遵从乎原次,俾皆晓然于枝叶虽分,根本则一,诚为美举。乃已发引通知,因世系不尽符之,故相拂而止论。其中虽有易与不易,诚寻源究委,随就各房前后间昭穆之次,辨别而注明之,散之若有异统之,实为同则参不一而归夫一,何尝不可以总修?无奈各执已议,则不容不各房自修。

我长公一大房中之系次,先年已统各支,而全易之,并无所异。今虽甚当复遵原来之次,而神主坟碑之历定,势不能不照后之所易以联。遂会通本房远近,将行派、祠宇、茔塚及一切事迹悉各注传。率房侄友侃者,经心收参,兹已商定,编辑以寿梨枣。虽未得统全族而著美,而观一房之遐迩相联,宗派无差,则昭穆序而亲爱绵,亦庶不失收宗摄心之意焉尔。

乾隆二十九年(1764)岁次甲申一阳月上浣之吉

十九世裔孙 大成立斋氏 谨识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福鼎分会。序作者为上杭城郊人。

重编族谱序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传信也。联族属而尊祖考,而明世次而序昭穆,所关甚切。使考之不实,不惟远祖之有忘,援即宗亦多失据,虽品秩连篇,金紫图卷,不无可议之遗。

余族鼻祖继龙公生三子:惟长、惟福、惟禄。自一本而分三支,当年近代渐生,本有总谱,后各房蕃衍,遂自续纪。近来族人欲统修三大房之谱,因典钜莫任,遂各分修。

我祖惟长公裔有亲房又叔殿三命余,曰:“统修固难,各修亦不易。即于我长公一派,在前谱中据近乡亲派,共载十余世。迄今历代有二十三、四,枝繁尚未续叙。若通星散之乡而言,烟不下千余,指将有万计,虽各有所历记,而彼此之系,离合承分,支流代续,固甚纷纭,非几许经心,不能条分缕析以征信。我今欲倡而修之,适年衰精限,只得清传脉前来后续之概,辨原系有易不易之故,其余切望赞襄也!”时承所论,将一房中先后之支分派别,远近之开宗连脉。初看若棼系,既而内稽旧谱,外质宗老,且传自他乡,有缺而混者,不惮跋涉采访。其中伐舛证伪,参对考订,几费苦衷,要务求实录之可信。欧阳子云:“赞只从可知者。”是余之所参著,悉所实传也。今既编帙,以质叔览之,而欣然曰:“井井昭穆朗朗,当问族付梓以广厥传。俾开卷厘然,自足以信今而传后也。”

予学识疏浅,而敦本睦族之念,刻刻不忘。兹得厕身襄就,使星散之族尽联属,以共遂尊祖之心,亦窃幸有一得之取信也。爰笔而书,亦不顾言之不文焉。

时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甲申岁仲冬月 穀旦

二十二世裔孙 慕陶 敬序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福鼎《邱氏宗谱》。序作者慕陶,上杭南坑人。

八、上杭惟福公房谱序系列

丘氏除去偏旁说

丘氏偏旁加邑,非古也。古者,地名之字皆作“丘”。太公封于营丘,后人以地为氏,得氏二千五、六百年而未有偏旁也。自前清雍正三年,始以避孔圣讳,故强加丘以偏旁。

夫满清入主中国,徒以备尊崇孔圣之名,为收拾汉族人心之计。用心之狡,无逾此者。近来革命风潮日亟,升孔圣为大祀,用心亦犹是耳。究何补于忘国乎?且孔子之生二千二百余年而至满清,岂前中国之帝王,其尊崇孔圣,皆不若满清乎?尊孔莫如宋儒,而朱熹实为之首,固未敢轻议更易人姓也。夫尊崇孔子在心,不在形。且中国人之视孔子往往尊崇太过,孔子亦人耳,有为者亦若是。苟徒视为天纵之圣不可几及,愈推崇将愈退化,何以争存于天演界乎?

去秋武汉倡义,一月之内响应遍全国。时予在粤与仓海君谈及:汉族已光复,吾丘氏尤不可不光复也。相与首先去其偏旁,复我旧氏。今而后还我汉族之丘,而非满清之邱也。或曰:相沿已久,加之何伤?不知邱与丘不同。昔往者,力不足抗,隐忍曲从,先人之心滋痛。今得还我自由,犹逐末忘本,是甘为逊清之谐臣媚子也。亦安用革命为哉?抑闻俗呼偏旁邑为狗耳。然则,彼欲为逊清之谐臣媚子而保全其狗耳者,亦姑听之而已。

民国壬子元年(1912)月 日

嗣孙 复 号荷公 撰

【注】此文来源于福建上杭兰溪丘树勋主编《曹田丘氏族谱》。本文作者丘复(1874—1950),原名馥,辛亥革命后改名复,谱名奈芳,字果园,号荷公,清光绪丁酉科举人,福建上杭兰溪曹田人,惟福公二十一世孙。曾与丘逢甲去南京参加成立孙中山临时国民政府,民国间任中央候补参议员。

丘字自雍正三年(1725)偏旁加邑改为“邱”以后,直至1912年满清灭亡始由丘荷公为首撰文倡议复我丘姓,并联合丘逢甲先生登于粤报。时粤东梅县、蕉岭、大埔及闽西上杭、长汀一带知情者即恢复了原姓,大部份不知情者却仍然使用邱姓。

东谿丘氏家谱附记

据镇平宗人仙根水部(名逢甲、号仓海君;改革后即以为名)言:镇平人只知公名八郎,无人言公名继龙者。其墓碑“继龙”系乾隆中修墓时所加。从龙、梦龙皆公之裔,非兄弟行。

石窟都,即今镇平县本平远县之石窟都。明崇祯六年,就其地置镇平县,镇平族人皆惟禄公裔,何以又云梦龙裔居石窟都?是讹传也。

按旧谱载:公迎魂而葬,砚面书:“丘氏八郎之魂”,是公名八郎实矣!

仓海先生留心掌故,尝拟合闽粤丘氏修谱。惜改革初年,四十九遽卒,赍志以没。爰附记于此。

【注】此《记》来源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东、西邱家族谱》。扫描件原载《中华丘氏族谱研究会会刊》第二期第43页。本《记》作者荷公(丘复),其手稿原件由福建上杭曹田村丘树勋宗亲收藏,复印件存放福建上杭县谱牒馆。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