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福建省<上杭县(四九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6 10:39

五、上杭扶阳四九郎公开基地谱序系列

【编者按】以下四篇老谱序,是四九郎公裔孙在四个历史时期所撰。一是明代中期,社会稍事安定的弘治十年(1497年),二十七郎房十世孙志翀公第一个肇修本房族谱。其时,他不知二十有七郎的上祖源流,是依据“前人所列时祭祖考名位”和口头传闻进行编谱。本序认定,迁杭始祖是二十有七郎者。无所谓惟禄、继龙、伯七郎、三五郎。二是志翀公修谱后五十六年,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名公修谱,写下:“韩八娘开基南坑,其前之祖莫之考也”。三是卜葬八郎公坟于梅花落地104年以后,即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润谷公写下:“附考实,传闻公(指八郎公)因猎纳凉酣睡在竹头下,得天葬于黄岩紫林滩之三官地,……见其碑年久古甚,惟丘公八郎数字尚显认。”四是清乾隆十年一炳公修谱,“树议尊八郎公为始祖,二十七郎公为一世祖,析礼可谓精矣。……由是邑祠神主及列祖坟碑,俱书八郎公为始祖,二十七郎公为一世祖。至乾隆九年酌议三房合刻五代,……迄乾隆十年,孟仲二房自始祖八郎公起,由一世祖二十七郎公以至二十四世,详审为图,付梓刊行。”然而,中都四十四郎(四十郎)裔孙却因源流世系及世序不符,没有和黄坑四三郎裔孙、扶阳四九郎裔孙合修。

翀公始修宗谱图序

夫宗谱之编,人皆以木本水源而兼论之者,何也?盖以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人之有祖,物性虽殊,其理则一。夫木培其根,则枝叶茂;水浚其源,则流派长;人能积善种德,则子孙繁衍。必矣!然而子孙盛矣,而无谱以别之,则数世后或有卑踰尊、疏踰戚、相视如途人者,可不慎欤?是以士君子必立谱以记之,俾后世子孙知祖宗源流。自高曾祖父以降,世世相传,虽枝分派别,截然而不紊也。

溯余之始祖二十有七郎者,世居宁化石壁。后因宋、元构兵,乃迁居于上杭胜运里。生一子,曰:三五郎。由三五郎而生五子:长四一郎乏嗣;次曰四三郎;三曰四七郎,居来苏里之黄坑;四曰四九郎,居胜运里;五曰四十四郎,居来苏之林塘。一派相传,绳绳相续,迄今三百余年矣。或显宦于先代,或拓产于他州,事迹昭然有足述者,惜无谱牒以为之纪,未免言之无物耳。

松闻之先祖崇德公曰:“本邑寇贼屡起,兵燹叠见,图籍宫室,一扫而空,惟存前人所列时祭祖考名位而已。”惜哉!夫以丘氏子孙之盛,代数之多,而无谱或图经纪先茔之所,后世岂无如郭崇韬误拜子仪之坟为己祖乎?

松思前人已失,若不起而修之,恐愈远而愈忘矣。于是探本索源,谨依遗绪序次为图,以世代存亡年命、先茔向背之所绪诸谱端,以俟后人而知代数不紊,尊卑有序,亲疏以明,远近以别,族属以联。凡遇春秋时祭之礼,喜庆丧吊之类,一皆出于亲亲之心,而不至于途人之视,奚有崇韬辈之为乎?

而今而后,丘氏之后裔,若兄、若弟、若叔、若侄,阅先世之宗风,能积德以裕后,读书以明理,继续进行,则家声必振矣。至于兹族谱、图,非敢要誉于宗族,夸大其门闾也。第一以尊祖敬宗而述之,厥后子孙有续谱者,必不失其源派之所自也。孔子曰:“虽百世可知也。”信矣夫!

时 明弘治十年(1497)丁巳岁七月二十日

十世孙 翀 顿首拜书

【注】此序原载浙江云和县大源乡清代重修《邱氏四九郎公族谱》,标题为重修谱者所改,序作者翀(即丘志翀),邑庠生,上杭四九郎公开基地庐丰扶阳芦源洞人。此序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丘公八郎后裔中最早的谱序。本序告诉我们,生活于1497年的翀公仅知始祖是二十有七郎者,未有“惟禄、继龙、伯七郎、三五郎之说。

丘氏族谱世系图序

族之有谱,所以尊祖敬宗,序世系,明昭穆也,其来旧矣。盖秩天下之大伦者,惟尊卑之辨为重。正族类之大本者,惟以宗法之立为先,明宗法之派,莫急于谱牒之修。是故,氏族统同于天下,所以明有系也;宗法别属于一家,所以明有本也。宗法不立,谱牒不修,则氏族无自以明,昭穆紊矣,亲疏淆矣,尊卑长幼不能以序且别矣!天常人纪舛斁错谬,其何以溯流穷源,循末探本,使伦理昭然,宗族亲睦而追远不失哉?此宗谱所关之重,诚不可不讲而修之也。

古者,天子赐姓命氏,所以别其族类之所出,子孙各本于其祖,不可改也。又曰:族者,氏之别。姓者,统系、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自出也。有以国氏者,有以地氏者,姓氏之在天下也,虽有不同,莫不各有所自。

若余丘氏,乃周盛时太公封于齐之营丘,厥后以地为姓,曰“丘”。而郡曰“河南”,子孙繁衍不一。及稽族先伯祖志翀公,始作宗谱。读其序,乃知我之始祖二十七郎讳惟禄公,世居宁化石壁。宋末兵乱,同母韩八娘及长兄惟长、二兄惟福,往迁于上杭而家胜运焉,故以始祖名。而其前之居于石壁之祖,则莫之考也。由二十七郎而生三五郎,三五郎而生五子:曰四一郎、曰四三郎、曰四七郎、曰四九郎、曰四十四郎。大宗小宗,派演支分,有所明矣。然志翀公作谱于大明弘治十年丁巳之秋,迨今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仲夏月,历五十年间,丘氏子孙世数又加远而昌炽矣。使仍其谱而不修增之,续其后裔,识其茔墓,吾恐后世有李义府不得与于李德崇之谱,而传致其讹;杜正伦不能齿于杜城南之牒,而凿摘其失;又如郭崇韬之拜郭汾阳之墓。闻者非之,而识者耻焉,宁非宗谱不修而致然乎?

宗法立,宗谱修,则本源澄;而支裔清,统系正而昭穆明。丘氏之族,子孙伯叔侄兄弟,所以尊祖敬宗,知所自矣。余深惧后人,世代不明故始,则均以五世为一图,继则均以十世为一图,以后世而至于百千万世焉。愈久而愈不失,愈远而愈不忘,联疏为亲,合涣为萃,一脉一气,异而同也。

兹谱之修,而吾儿弥高、弥坚,均与有劳焉。然吾之修兹谱,也非徒使为吾邱氏之子孙者,可以因之而识其孰为祖,孰为宗,孰为父,孰为子,孰为兄,孰为弟,孰为伯叔,孰为子侄,孰为大宗,孰为小宗,孰为高曾而祖考,孰为子孙而曾玄,而九族已也。盖修是,而欲其凡为吾邱氏之子孙者,各修其身之谱,无亲疏,无远迩,修乃伦而睦乃族也。父也,而修其慈子也,而修其孝兄也,而修其友弟也,而修其恭伯叔也。修其幼幼,而慈其孤弱子侄也。修其长长,而尊其高年,欢然有恩相爱。而恩义之笃以修,灿然有礼相接。而伦礼之正以修,生则洽其情,死则致其哀,贫穷患难,冠婚丧祭,相恤以给其匮,春秋祭祀而时思之,追达报本,不忘其先,尽敦叙之休而睦九族,斯予修谱意也。不然,亦徒修焉耳矣!亦徒使识其祖宗系派之大小、子孙尊卑长幼之名焉耳矣!奚贵哉?

噫!宗谱之修易,身谱之修难。兹而后子孙,果能若余之所谓修谱者,而各修厥身之谱焉。敦睦有道,立身扬名,以显父母于生前,以荣祖宗于地下,将不愧为丘氏之仁人孝子乎哉!后之观此谱者,必有指其名而荣之,斯于吾谱之修也有光。

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仲夏月十有八日

十二世 邑庠廪膳生 建名 百拜

【注】此序来源于浙江云和县大源乡《邱氏四九郎公族谱》。序文原作于扶阳大坪。作者建名,上杭庐丰扶阳四九郎开基地人,二十七郎公十二世裔孙。建名公是1574年和自华公等七位先贤迎八郎公魂至梅花落地卜葬的执行者之一,曾在卜葬八郎公魂开光庆典时撰写《祝文》一篇。他是“八郞公坟金埕里置墨砚一方,面书‘丘公八郎之坟,’背书‘韩氏八娘夫主’和墓碑镌:‘河南宋始祖考丘公八郞之墓’”的见证人之一。

录谱附记

始祖考丘公八郎①,妣韩氏八娘,生下三子,长曰:惟长,次曰:惟福,三曰:惟禄。(公)原葬在上杭黄岩之紫林滩,明万历二年闰十二月十四甲申日寅时,杭祠会议,始迎魂镌碑,卜葬于胜运之叶坑②,梅花落地形。此地寅山甲向分金。附考实:传闻公因猎纳凉酣睡在竹头下,得天葬于黄岩紫林滩之三官地,未知其真否?

清康熙初年,有裔孙梦鲤次子名诜、字宜士;作圣(十七世)从叔名攀一、字君标者③,二人曾到叶坑(坊)坚桅拜坟,见其碑年久古甚,惟“丘公八郎”数字尚显认。始祖妣韩氏八娘,葬于叶坑鹿角塘观音窠。自明成化年间更葬,仍是土墓,历百年来尚未筑坟。

至清康熙十七年瑞元(按:指正月),予仲房润谷,字长闰,季房正中,字历可,二人董理祠事,始决议开会南坑,大长房文凤、字羽灵,诸族众房筑灰坟更葬。此地上古历年已久,山上流下客土填高明堂三尺有余。初从明堂锄进,只见都是实土,后从明堂锄下三尺,挖去流来黑土,始见香座旧石。继又从香座锄进,方见金埕。其金埕式左右如碗头大,顶高盖洒,从无此样,真前朝古器。其大金,略入于土,内有一块脚骨,长如指半,余者俱如指节。又于土中寻出如珍珠大者八个。其金葬在当中,比上座高有五寸。此地甲山庚向,庚寅庚申分金。康熙十七年戊午岁十一月十七日辰时更葬。录谱附记。

清康熙十七年(1678)戊午岁 润谷 字长闰 记

【注】本《录谱附记》来源于广东梅县西阳鼎汉宗亲主编的《丘氏文胜(存心)公族谱》。作者润谷,字长闰。庠生,上杭卢丰扶阳人,四十九郎裔。寿94岁。1678年曾主持将上杭叶坑尾八郎公之妣韩八娘观音坐莲土坟改建为石灰吉茔。《附记》告诉我们:“附考实,传闻公因猎纳凉酣睡在竹头下,得天葬于黄岩紫林滩之三官地,未知其真否?……见其碑年久古甚,惟“丘公八郎”数字尚显认。”①丘公八郎是上杭对八郎公的称谓。②叶坑,应为叶坊,即上杭化厚叶坊山,今名石子岗。③作圣,号逊五,上杭中都人。历任知县。君标者,上杭中都人。宜士,上杭城关人。均为四十四郎裔。

增修族谱序

邱氏自河南入闽,而盛于汀之宁化。因宁遭兵燹,而二十七郎公同二兄奉母南徙,爰居于杭之胜运南坑,是为我邱氏开先之祖。夫祖必有始,原其所始,实始于宁之八郎公。以故邱氏鸠宗建祠于杭之南门。裔孙、岁进士、知广东和平县事昂公;举人、知山西榆次县事梦鲤公;九十四寿庠生润谷公;九十九寿庠生之麟公等皆博洽君子,树议尊八郎公为始祖,二十七郎公为一世祖,析礼可谓精矣。

由是邑祠神主及列祖坟碑,俱书八郎公为始祖,二十七郎公为一世祖,至于二世、三世迄今二十四、五世,悉依此为序焉。自此祖宗之源流已辨,而子孙之世代遂明。而之麟公等犹恐族大人众,派衍支分,或不无如崇韬冒认郭汾阳者,而恳恳以族谱之刻,望后人虑至远也。

自乾隆三年祭邑祠,访之故老传闻,广集从来族谱,旧者因之,新者益之,而邱氏之谱稿以定。至乾隆九年酌议三房合刻五代,五代以下服属已分,则三房各自为派分刊。

迄乾隆十年,孟仲二房自始祖八郎公起,然后由一世祖二十七郎公以至二十四世,详审为图,付梓刊行,俾邱氏源流,世代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远不忒,庶几以承先志云尔。若夫由二十四世以至于百世,踵而修之,将以俟后之贤者。

时 大清乾隆十年(1745)岁次乙丑孟冬月

十七世嗣孙 一炳 敬撰

【注】此序来源于扶阳祖地外迁浙江云和大源乡四九郎后裔修《邱氏宗谱》卷首。序作者一炳,字亦兆,清乾隆辛未贡士,二十七郎公后裔,上杭扶阳卢源洞人。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