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一·历代谱序卷(福建省<建宁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5 17:00

15.建宁县

建宁孝乡邱氏宗谱自序

从来姓氏之设,必有所因。我邱氏出自齐太公封营丘,以邑为氏。至汉讳诉公少有大才,南北冠先公少有节义。泉之公博学有才识,著文一百卷,行于世。仲孚公撰《皇﹝舆﹞[典]》二十卷,又选《南宫故事》一百卷,经史有载。厥后世远年湮,偏处九州,其间英杰代传,忠臣节义,不可胜纪。

乃考近代之祖唐讳行恭公,为一世始祖,由吴兴迁居建宁。子孙生长于斯,聚族于斯,非不称盛焉!但世有远近,未免或合离;宗有大小,不无或断或续。予为此惧,爰集堂兄景秀等纂辑谱牒,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俾令百世下:水有源,木有本,支有分,派有别。庶几于尊祖敬宗之义,殆有合欤!然则观是谱也,不特孝悌油然而生,而且宗支昭穆,亦如日星矣。新虽不敏,敢濡墨而为之序。

宋宣和元年(1119)岁次己亥三月之吉

十六世裔孙 有新 谨志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福鼎、霞浦《邱氏宗谱》。由良源宗亲提供。原出处应为福建建宁孝乡《邱氏族谱》。

邱氏家乘序

闻之建宁大族,为多门地之孝感,子姓之繁昌,则未有加于邱者也。盖门地之孝感,实由于子姓之繁昌,藉使徒繁昌而无贤哲之士,而欲门地之孝感者宁可得乎?丘氏自唐迁居建宁,其子姓登文科武科及补入太学与夫边赏荫叙者不啻数十人,独门地之孝感,而非他族所能加也。旧有谱牒,以唐行恭公为始祖也。今行恭公之裔孙,处士正诰大惧简编之残缺,无以昭示永久,遂因其旧文而易,以新书间尝持以示余,征文为序。

余观丘氏之谱,自行恭公至正诰,凡十五世。正诰之下又四世,世常不下数百人,不为不盛也。自唐至于今,岁近五百不为不远也。或分于新乡安仁,或迩分于昌化、南安、永春,不为不殊也。系绪之传,支派之分,字行之联,莫不灿然可考。其同宗之人,戚虽有亲疏,服虽有隆杀,而礿祀烝尝必相会,冠婚丧祭必相赴,以至患难也,缓急也,则又未尝不相扶持。岂非由于谱牒之修而然哉?

呜呼!三代以上宗法修举,人人莫不知。夫尊尊亲亲之道,秦汉以来宗法废坠,人人鲜克重夫尊祖敬宗之道,故谱牒之学兴焉。君子谓谱牒之行,犹宗法之行也。余于丘氏见之矣。粤自五季扰攘,天下多事,士大夫之家鲜不废礼,而正诰独汲汲于谱牒而加之,意可尚也。已为之似续者,尚当世笃其庆以自振拔,罔俾诸贤专美于前,则门地之孝感也。岂不历千载而独然乎?勖之哉,勖之哉!

时 宋宣和元年(1119)岁次己亥春二月上浣之吉

建阳七十四老人 邹元佐 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福鼎《邱氏宗谱》卷一,由良源宗亲提供。原刊登于建宁孝乡《丘氏族谱》。序作者邹元佐,北宋末、南宋初瑞州新昌(今宜丰)人。宋代著名术士。

邱氏族谱序

族之有祠有谱,关于亲亲者甚大。祠以萃其涣,明有宗也;谱以清其支,明有系也。顾未有支不吊,而情不致涣者,则谱之关于祠者,又甚大。

予邱氏谱其所从来久矣,数十年未经修补,迩来生齿日蕃,其夹溯而居者,不下千有余室,其转徙于外者,又不可数计,诚惧其渐紊而渐疏也。则谱胡得弗修也?爰是族长承周公、信节公、承谏公、承璋公等乘祠堂之重新竭力经营,若义助,若劝惩,井井有条,行且岁积月累,规模渐大。又慨然念及于谱,而督其事于宗叔祖,曰:“宗贵者暨传贤,贤以为此大义也,弗获坚逊!”乃与贵同局增修,今兹告厥成功,少纾督责之效。第思我邱为濉阳著姓,先世簪绂累累,而孝节姱懿炳炳。延至于今,书香接踵,清白继美,而冠裳尤表表于世者,宁失先人遗意哉?但欲充广而扩大之,则建馆以育材,令族之雅志坟典者,得以讲明乎经世之学;设田以济乏,令族之无告可矜者,不致相视如秦越。祠与谱,关于亲亲甚大者,全赖有此谱也。则斯谱之修也,弗替引之,垂诸不朽,而岂特今日为哉?

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岁次丙辰十月上弦 穀旦

二十七世元孙 邑庠生 传贤 言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重修族谱序

族何以谱乎?所以志族之本源,辨族之支分,详纪前闻,风示后裔。是犹国之有史,凡以教忠教孝,使后人知所则效,识所从来,不至亲疏混淆,尊卑凌替也。谱之为义大矣哉!吾祖二郎公讳法从者,由邵武禾坪徙居绥安,卜宅上黎,厥后长发其祥而仕宦书香,孝子节妇,伟人杰士,代不乏人。因是上黎之地,遂得以邱名焉。维时,谱牒虽编,尤多残阙,数传而至宗贵公赞述修明,辨其同异,定其流派,略者详之,遗者补之,分居错处者,春秋享祀,莫不比而同之,一时之盛,班班可考。不意世代递更,故老凋谢,及今不修,愈远而愈失矣。仁人孝子,所为思祖宗之功德,睹族谱之散佚,未有不触目警心、百感交集者也。谱之有待于修也,岂容缓哉?兹幸从祖岳及诸伯叔兄弟宪昆、佳诺、佳诒、任效、递家大人佳景等同肩其任,赞述修明,集数十年未纪之事,一旦劳心焦思,手口卒瘏述而付之梨枣,世世子孙,披图按籍,炳若日星,抑知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谱之为义,诚大矣哉!至于吾族之本源支分,仕宦书香,孝子节妇,伟人杰士,诸父兄先生亦既序之详且悉矣。东不敏,又何庸赘一辞乎?然而乐观厥成,不甘自弃于君子之列,走笔滥书,聊效续貂,俾后之读是谱者,尚体乎祖功宗德之隆,并谅吾诸祖父兄赞述修明之意,咸兴起于为忠为孝。出,有光于朝廷;处,无愧于里党。则虽谓族谱之义,与国史同一也,谁曰不宜?是为序。

时 康熙三十一年(1692)季春月 穀旦

裔孙 邑庠生 东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邱氏重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贵信而不贵疑,贵直而不贵妄。信而直,然后可以传示来兹,立训无穷耳。

余族肇自樵城,徙于濉阳,后迁居于北乡上黎,法从公乃上黎开基祖也。历唐宋以迄于元,其间簪缨鼎盛,人文济美,称甲族者,咸属邱氏。迨至元末,我祖四郎公始分居隆安之石舍,四郎公又石舍开基祖也。传之四世笃生文保公,创业垂统,枝分三房,发籍里长,三班屡世相承。虽仕籍不逮乎昔时,而衣冠文物,代有伟人。故谱牒之传,世守而忽失焉。忽值明末之秋,沧桑变易,屡遭兵焚,致先代之世系悉皆残缺失次,言及于兹,感慨系之矣。

今值壬申春,上黎庠士昂陬、蜚声二公,念水木之谊,欲会宗谱,崦更新之,诚仁孝之所致也。予乃谋诸先辈,咸曰此善举也。但吾宗上黎开基以来,源远流长,徙于他乡异境者,不能悉数。欲合大宗小宗而共成之,其势难,盖若分修之为便。于是与侄景臣、伯仪德、润乾、亨之、广昌,之石城之宁都。详编世次,数月获就,乃择期告届付梓。

第生娶没葬,伟绩懿行,其中不无遗亡,惟知者书,不知者缺,非略也。正贵信而不贵疑,贵直而不贵妄之谓也。苏子曰:“观吾谱者,孝悌之心,可油然而生矣。”余深有望于后世之子孙云。

康熙壬申岁(1692)仲冬月 吉旦

二十九世孙 显良 字纯一 浣手撰

【注】此序原载江西上饶1994年转载于玉山《邱氏重修族谱》。

邱氏族谱序

族何为而有谱也?曰辨分也,联情也。分不辨则渎,渎则争;情不联则涣,涣则乖。争且乖矣,虽烟火万家,号称世室,而人各一心,庸愈于小宗乎?

吾族自法从公肇基,阅十余传。而至百五公,又阅数传,而至子贵公,盛德昌后,瓜瓞永绵,科第簪缨之盛,甲于绥安。而作谱者,在宋,则有登公;在元,则有容生公;在明,则有伯铨公、宗贵公。其殚精竭力,搜辑成编者,非直为观美之谓,其谓辨本支以分,联疏戚以情,而尊尊亲亲之不可假易。

乃自明迄今,又七十余载,户日以增,人日以众,且散处别壤,音容名字不相识,二三昆弟有以涂人遇之者矣,有以秦越视之者矣。嗟乎!吾祖吾宗去兹未远,而一气之所分者,乃至不能和协,休戚无关,揆诸祖宗在天之灵,宁不恫乎?此今日族谱之修,所以不容已也。

修之奈何?考世次,溯源流,遗者补之,繁者约之,疑者缺之。而其意总归于辨分联情。盖族中有一定之分,有不容解之情,昭不得混穆,庶不得乱嫡,卑不敢踰尊,少不敢先长,此分之宜辨也。吉必贺,凶必吊,灾患相恤,常足以相安,变足以相保,此情之宜联也。夫辨分者,义也;联情者,仁也。仁义兼尽,而后可合千万人为一人,而后可合千万人之心为一心,而后可合千万人之欢心以事祖,宗谱之功大矣哉!凡我族人,其共喻斯意焉可矣。

时 皇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1693)季春月

二十八世孙 邑庠 彬 应传 应兆

二十九世孙 郡庠 立志 定 同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三修法从公族谱》。

赠上黎名族邱氏修族谱序

粤稽姓氏之设,自开辟以来,望虞夏之际,即锡土立国,锡姓立宗。于是士庶之家,俱族属有别,子姓各传。

邱氏之族诚乔木,故家绶安世阀探其源,因营丘以系姓,实开周之圣胤也。究其踪,自上黎而奠基,实二郎之贻谋也。由唐以迄我清,历朝不啻八九,延世三十有奇。中间甲第蝉联,名宦相望,忠亷启后,节孝传芳,悉炳炳于简册,无烦剩说者。试观今时,耕读为业,勤俭是尚,信义相长以成风,华朴相调以成俗,真足表寰中而并古道者,乃若枝干丰隆,文风赫奕,尤宇内之擅名者乎!故不第环居近处,烟火万室,即异邑泰宁外郡,盱江举盛,衍其传而广分其派也。不第现庠蜚彦,指应风云,即弱冠尽奇英,冲龄皆颖异,必时当龙见而预拟雄飞也。揆厥所由端有在矣。

尝远质先朝,后稷肇邰,西伯济美,无心昌后,而无疆大命遽尔召之。仰稽天道,巽风解雨,啇飚元霜,非独厚栽而栽者,当之其荣倍甚。故语曰:水之流长必其源之远,木之叶茂必其根之深,则兹邱之历代殷繁,必其累世积德,根深而源远也。即今诸老成积德,必其来禩殷繁,而栽愈培命愈申也。

予恭奉简命,来莅兹土,每阅《建宁县志》,见其以文章德业显名者,邱氏代有传人。今重修族谱,诸生讳岳、讳昆、讳德诏、讳东者,求予叙弁其首。余详览谱内,别尊卑而截然不爽,派疏戚而井然不淆,五世横列,大都有仿欧、苏之法为之。诸凡祠内条规会目,二十有四,总之秉忠孝以齐家。乃味其中,造士有馆,周急有田,尤巨族之大规模,而为诸君之大经略也。遘此名门盛举,故不羞草拙,以彰表其万一,并持管见而决邱氏之荣昌万禩也。是为序。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1693)孟春月

赐进士第 文林郎 知建宁县事 三楚毕友宜 顿首拜撰

【注】此序原载于南城《邱氏族谱》卷首,由南城分会提供。序作者毕友宜,湖北黄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清康熙十八年己未科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

邱氏重修族谱序

夫水木之有本源也,既识乎本源之所从出,应究乎末流之所自别,理固然也。

溯我邱氏,始于营丘,肇自河南,本源远矣。然沧桑几更,湮渺难稽,千载世系,先人未获实考,至今亦不敢妄述。我族惟本二郎公起于邵武,祖于禾坪,乃迁于绥安,复卜宅于上黎,则二郎公讳法从者,即鼻祖也。迄今岁,传七百有余,代传三十有七,子姓既蕃,聚处益散,卜胜成族,纷纭不一。前明万历乙卯,宗贵诸公纂旧谱而重修之,查吊详明,截然不混,计刊谱帙,共一百本。越后播迁遗弃,十失八九,即不忘本源所自,而缺略亦已甚矣。

今皇上康熙辛未冬至之期,佥举后进经管祠宇事。子姓咸集,遂以修谱一事共商。昆曰:“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三者一律,此钜典也。况家谱残失,三世不修,当论不孝。今已经八十载,事宜亟亟,正人仁孝子之心不容自已者也。”兹际圣天子御极,四海升平,我族烟众丁繁,人安物阜,亦既冠裳济济,不坠书香。幸今文献犹存,父老未谢,若事不及时,恐文献不足,将前代之理学、名臣、孝子、节妇,无从征信也。于是佥举族中之派尊而行优者,曰:“岳公秉笔总稿。”越晨,遂诣馆肃请,而岳公欣然就事,由是刊帖通闻,录出各支老谱,送各房首事,俾令各辑新谱、续老谱。半年之内,远近闻风,一时云集。至癸酉清明,全谱告竣。

噫!向之谓谱缺略也,今一增修,而霞披绚彩,炳炳大观,了如指掌,其祖宗之灵爽欤?抑人事之贞切欤?盖非祖宗之灵爽,自不至人事之贞切乃尔也。当是时,岳公总稿,而任效、隹诺、隹诒、佳景诸公并协力赞襄,共效贤劳。崑也,不过从长者后执笔,听从已耳,敢尸其功哉?唯冀后之镜谱者,毋泛视之,共体此衷,承先启后,以毋忘夫祖德云尔。

时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之春上巳之月清明 穀旦

二十八世孙 郡庠增广生 昆 顿首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三修族谱》。序中二郎讳法从卜宅上黎为鼻祖,自唐僖宗至清康熙历七百余年衍传三十七代,平均代距二十年。

重修族谱序

溯河源者,必探星宿海;观山势者,必宗大昆仑。明有本也,于人亦焉。族众蕃衍,非有谱以推本乎祖,而支属何以能辨?世系何以不淆也哉?自宗法不讲,谱牒遂兴,由六朝至于李唐,有谱牒之局,常设官司之。五季,谱牒学废,官无定籍。至宋士大夫家,各自为谱,若庐陵欧阳氏,南丰鲁氏,眉山苏氏之谱是也。虽立图立例不同,而同归于明世次,则昭穆截然不可得而紊。观之者孝悌之心,岂不油然而生乎?家谱之作,所以不容缓也。

邱为著姓,从来旧矣。自太公封于营丘,遂为受姓之始。往代率多闻人:在汉朝,则有不屈郡守之季春;在南齐,则有不拜蠕蠕之道元;作映媚之诗者,非希范乎?擅东南之美者,非公信乎?若唐之天水郡公也,著高昌之积。宋之山甫,全才也,而表“忠实”之名。至于明朝,则琼山之德业、文章赫赫,显当时而传后世。邱氏诚代有闻人矣。然世远人遐,支派无考,不得已而略之。若耳目亲所见闻,明有征验,可以昭垂,乃亦弃之而不录,博雅好古君子所不忍也。曾谓仁人孝子,而忍忘其先德哉?此吾绥上黎邱氏家谱所由修也。

祖法从公卜居兹土,由唐宋以迄于今,将千年矣。合族子姓之盛,荷祖宗之庇,历鼎革而未之有改。有位居容台者,有身列翰苑者,有职任干城者,勋名固为赫奕。而观花上苑者,十余人;听歌鹿鸣者,二十余人;贡而登仕籍者,数十人;屡试高等而食饩廪者,列名黉宫而优学问者,又不下百余人。若为孝子,为节妇,光昭邑乘,诸人所共知。而至行谊端方,作乡闾杰士,尤指不胜屈,皆藉谱以纪之。

自宗贵公修谱后,越今八十年,老成凋谢,事迹难稽。倘竟废而不修,则此中之缺略甚多,世远年湮,得无滋泯没不传之惧乎?不肖岳爰执笔,而纂辑之。近而本邑,而泰宁;远而旰江,而虔州;再远之,而吴楚。系我同支者,多方咨访,蒐罗编入谱内,亦几费精力矣。阅两载,而聿观厥成。凡品行所记,据事直书,无敢文饰。世系所考,支分派合,各叙源流,大率准诸旧谱,增以近系。非吾嫡派者,不敢牵强滥附,恐为崇韬之祖汾阳,宁不贻讥有道乎?虽然谱中所载,大者纪宦绩,次者叙德行,又次者详生没娶葬,总以不没前人之遗迹,一展阅而兴仁孝之思。为子孙者,尤当迪礼蹈义,种学绩文,擢科跻仕,思有以振耀于前闻人,庶无负今日修谱之意也。

康熙三十二年(1693)岁次癸酉季春月朔日

二十六世孙 邑廪生 岳 顿首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重修族谱序

昔吾琼山先生有云:“家之谱视乎国之史。史纪一国之事,不得不简。谱录一家之事,不可不详。”诚哉,其言之矣!吾绥不乏右姓甲族,而谱牒寥寥。即有之,多借色于古圣贤以为鼻祖。无乃羞祖宗而欺后世乎?

谱也者,所以推其先而合其族也。推先,岂独推其自始?合族,岂独合其涣散?夫亦溯祖宗起家之脉,冀子孙毋失坠以守宗祊也。

邱氏受姓从来远矣。自太公肇封营丘,以邑为氏,嗣后盛于吴兴。虽系属邱者代有闻人,然支分派别,岂敢借光?第据受姓之原本,固有如此。惟吾二郎法从公,由邵武禾坪卜居于兹,遂为吾上黎邱姓之始祖。历数传,而登公登宋绍定进士第,官汀州教授。自后,如宗之公官礼部尚书;文瑞公官江西宪司;庆一公官参军;庆三公官翰林;孟刚公官新蔡县尹。此皆政迹之烜赫者。其间科第蝉联,印累累而绶,若若又难以枚举。至若维纲常,敦名义,有孝子讳敬,节妇应氏,载诸郡邑志乘,班班可考。故绥邑望族,指固不一二屈,而吾族亦属名家。

迄今,子姓积学,彬彬质有其文,每动飞飏腾踏之思,即贾四方、秉耒耜者,类以倜傥朴茂相尚,则亢吾宗谅有其人。前人庆泽之流端未艾也。语有之曰:读书起家之本,盖世族发轫,贤科恒自读书。诚使下帏潜心者,非徒思之,求实蹈之,努力前驱,无少驻足,务期身青云而后已,则乔木家声,自足芬人齿颊。即昔有闻人,讵得专美于前哉?若徒以谱为序支派载名字已也,第曰某也不下百人,某也不下千人,族类虽蕃奚裨也?是沾沾诵百足之虫,彼之不僵也,以多故。

今谱之修也,非为此也。镜谱者得吾说而存之,他日子孙将昌炽吾族,则吾下里之言,未必无当也。谨书之,为光裕之左券焉。

康熙三十二年(1693)岁次癸酉季春月

二十九世孙 邑庠生 佳诒 顿首拜撰

【注】此序由南城分会提供,原载于南城《邱氏族谱》卷首。

邱氏族谱序

间尝披舆图、考地志,五方之域各镇以乔岳,是固为众山发脉之祖。其支干之分,绵亘于数千里。数百里之远,则见嶂巘迭起,各峙望于一方,而星罗棋布,各成形胜,皆由气脉之凝结。不稽舆图、地志,则乌知峙望于此一方者之所自来乎?噫!山固有然,人亦如之。一姓族聚,有小宗,有大宗,上而迁祖,更远而鼻祖。各代之支分派衍,播迁异地,固族聚而另肇一宗,此亦如山之各峙一方。不有谱牒纪载,令奕世而稽之,则其支干之分有茫然莫知其所自矣。

予邱氏,自太公望封齐址营丘,子孙因以地为姓,苗裔迁散于吴兴、清源、琼州、临川、闽省,所在各代有名贤,号为著姓。予族系出河南,考前代旧谱,在唐世仕宾公客游邵武禾坪,娶刘氏而家焉。越四世,乔公之二郎法从公,于昭宗甲子迁居建宁县,复迁北区上黎高坑。是法从公盖上黎邱氏之始迁祖也。瓜瓞绵绵,数百年于兹矣。递传十六世郡郎公,复徙居合水,于此更肇一宗焉。且有散处旰江泰宁及流寓吴楚间者,皆成世族,则如牛山、历山之在齐,东山、龟山之在鲁,皆由岱岳之支干所分也。

法从公以前数十代之源流,与其后数十代之支裔,旧谱既纪之详矣。自康熙癸酉修后,经三十余年,阅世而不修谱,先儒所诃我族,及此时而修之,庶不失敬宗之道。今因仍旧谱,或有讹者订之,缺者补之。三十余年之支分派衍,其祖某父之子若孙,绳绳而续之,播迁他乡者,皆纪载不遗,则一展牒视之,如披舆图见一派,远山磊落,相望历历然在目。既绩承前绪,且令后世得相袭焉。敬序。

时 龙飞雍正元年(1723)岁在癸卯季冬月上浣

合水 二十七世孙 庠生 匡时 薰沐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重修族谱序

族家谱,自康熙癸酉,历有三十余年矣。今有豪杰复兴重修之举,足征我仁孝之子孙代有人矣。但人阅人而成世,世阅世而生人,三十年中之事迹已多,三十年中之子姓益蕃,且三十年中之婚姻死葬又复难以记述。使于斯而不修,而三十年后,更有仁孝之思者,将何所考稽乎?且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征信,而谱所以兴孝思。历三十年而一修,则虽处异地,千支万派,而按图序次,昭穆秩然,亲亲之谊笃矣。

昔予先人之修谱,固以仁孝之心,昭示来兹。予绳先人之志,更念始祖法从公。自樵川徙濉阳,迁上黎,历唐、宋、元、明,簪缨鼎盛,科第蝉联,诚无愧绥里右族矣。嗣是支蕃派衍,迁居异省异郡,不能殚述。迨元末,我祖四郎公,始迁居隆安之石舍,传至四世文保公,生子贵和、贵芳、贵良,支分三房,屡世相传,衣冠文物,颇云盛矣。第值明季变迁,兵燹蠹食,先代谱牒十仅存五。岁癸酉,上黎祠长同先祖显良公与本支杰士不辞劳瘁,详查考订,以致更新。

今兹复兴是举,命昂董事。昂不敏,仰慕前修,细详考核,皆依苏式五世横列。先祖之生没娶葬,新丁之生居字配,世次昭然,尊卑秩如,殆煌煌乎钜观矣。诚所谓家之有谱,所以兴孝思,犹国之有史,所以征信,并垂天壤,传不朽之盛典矣。犹望后之贤者,继而修之,以嗣仁孝之思可也。是为序。

雍正三年(1725)岁在乙巳冬月 穀旦

三十世元孙 昂 若千氏 顿首拜撰

【注】此序原转载于玉山《邱氏重修族谱》。

邱氏增修族谱序

自宗法废而谱牒兴,故家右姓学士大夫,无不兢兢然重之。以其尊祖崇本,睦族明伦,合涣萃散,胥于是乎赖也。然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前既有作,后不可无续,由来尚矣。

吾宗之谱,始自法从公。由唐禧宗间,从邵武禾坪迁徙本邑,肇基兹土,积厚流光,根深叶茂,显名于宋元,衍庆于明清,更朝者十,历年者千,沧桑屡易,而谱牒恒新。大约数十年后,而一修也。尝披览旧谱而考之,当元季兵燹之余,不无煨烬剥蚀之虞。而有明洪永间容生公,即为网罗旧闻,修明整复。至嘉靖则伯铨公,又补其缺失,订其遗忘。至万历则宗贵公暨传贤公,更广搜博访,近自同邑,远讫邻封,举从前之失,吊而未及检者,皆使之归宗识本。

由明入清,康熙壬申岁,岳公复重缵其大成。所以烺烺炳炳千年之世系,支分派衍,无不绳贯丝连,朗若列眉,了如指掌。历世之忠孝节义、科第簮缨以及伟人杰士,品立行修、望重乡评者,无不掇其行实,赫赫在耳目前,而垂裕无疆也。向非后之子孙,常继而续之,虽前有作者,乌能明备若此哉?

壬申去今三十四年矣,族愈大,丁愈蕃,其列胶庠登贤书选明经者,几指不胜屈。而生娶没葬,又不啻千计。于是族之老成豪杰,佥谋所以增修之。仍其旧,续其新,不厌数也。盖数十年而一修,固见仁人孝子之用心,而亦见见闻闻之、罔所缺遗者。其在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仍谱之谓也。又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续新之谓也。要惟求所以无失乎?尊祖崇本,睦族明伦,合涣萃散之意云尔。是为序。

雍正三年(1725)岁次乙巳夏四月 穀旦

三十世孙 郡庠生 任兖 顿首拜撰

【注】此序原载于南城《邱氏族谱》卷首,由南城分会提供。

丙午重修族谱序

我族谱牒,代有杰士修之,功垂不朽,无庸余之再赘然。自壬申年修至于今日,又经三十五载,丁增万余,烟广数百,倘此时不继前志,以成盛举,则数十年间之生没娶葬,不几茫然无考乎?或名登科第,或善著乡闾者,不且闇尔靡传乎?支繁而分莫辨,世久而情愈疏,二三昆弟必且途人遇之矣。如是何以慰祖宗之灵,明一本之义也哉?此有心敦睦,关维风化之人,所以不能已于修也。

独是修之,非易易也。某也专笔墨,必才高学博,正直无私者主之;某也司财用,必矢公矢慎,一毫不苟者任之;某也吊支派、开草谱,必小心翼翼,明理善书者主之。夫然后执事得人,方可以议修矣。岂同细故而容易以为之哉?

兹逢一时之盛,贤豪济济,相与合志同心,殚精竭力,历三春秋,功始告竣。噫!祖宗慰矣,一本明矣。予不敏,族谬推为首,任劳数载,至于笔墨,则不敢专。然字句之间,删繁而简易,俚而雅,亦尝身与其事也。谱修既毕,焕然重新,荷我法从公之默相与诸英俊之赞襄,予一人敢居其功哉?

微言聊记,欲后来者知谱之不可不修,而亦非可以易而修也。谨书之为序。

时 雍正四年(1726)丙午岁夏月 穀旦

二十九世孙 郡庠生 立定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分谱》。

邱氏族谱序

《春秋》,鲁史也。其纪月编年列载事迹,不过于晋之《乘》,楚之《梼杌》耳。孔子取而笔削之,善者褒,恶者贬,尊天王之正月,定上下之纲维。而后一代之法戒,以备万世之劝懲,以彰夫家之有谱也。何义也?曰以序世次,别尊卑也。如是,则与鲁旧史纪月编年无以异。常考历代史书,作者不一。自宋朱子仿《春秋》之义作《纲目》,善者书爵、书谥、书卒,即孔子褒善之意也。恶者削其爵,而不书,即孔子贬恶之意也。夫谱犹史也,然《春秋》之笔削,《纲目》之予夺,意深远矣。

吾族自营丘肇姓以来,历汉晋隋唐,代有簪缨,顾谱缺而不载,而止尊法从公为一世祖者,何也?前远而无征,后近而有据也。溯自法从公迄于今,屈指计之,已历三十余世。虽木本水源自有会归,然历年久远,支派分迁,星罗棋布,莫可纪极。夫一本之亲,不至视如秦越者,以有以统之也。不然,家人也不如路人乎?

先是,岁之癸酉年,已合修全谱。然事多阙略,兼历年既久,后起未登。兹复鸠合各支,重复修举。涣者萃之,离者合之,支派之混淆者正之。而且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而且卒没夭伤,一字不以假易,而且嘉言善行,寸美必为登载。其或素行不轨,有玷先人者,虽不显暴其失,然亦必微寓贬之之意,使后之人见其善者则油然兴,见不善者则惕然惧。是非特昭穆序而劝惩之道于是乎?不与《春秋》、《纲目》同为百代法戒之书乎?吾因之有感矣。

夫所称世家望族,必友文物衣冠之盛而后足以光前而裕后。先世如哲公、登公及宗之、进之、庆三公辈,相继策名于朝,而此风何以不再也?予自愧谫劣庸才,幸托先庇,叨荐贤书,虽不能大恢先绪,亦聊以略展箕裘耳。后之人有能光大发皇,接踵而嗣兴焉。庶文物衣冠,后先辉映,而家声可以绳绳不坠也。区区序世次,别尊卑,谓遂毕乃谱事也。噫,是岂知作谱者之心深也哉?

时 皇清雍正四年(1726)吉旦

二十七世孙 己卯乡魁 殿飏 顿首撰

【注】此序原载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重修族谱序

雍正之甲辰,吾族重修族谱。谱之修始于容生公,于今已三四增新矣。藻历览前贤所著姓氏,始于太公封营丘,子孙以地为氏。其郡曰河南。又按魏《官氏志》云,后魏献帝次弟邱敦氏改为邱氏。宋胡三省曰:“拓拔南居洛阳,凡北人从迁,三字姓、复姓,皆改单字,为河南洛阳人。”邱,盖邱敦氏之后也。然藻于此窃不能无感焉!谱牒之设,肇自司马迁,以《尚书》、《春秋》、《世纪》为黄帝以来,《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盖亦彰彰矣。然其所叙黄帝三代帝王之世次,已大阔略可疑,欧阳子辨之甚悉。太史公博极群书,犹不能使后人无疑,而况今之世又远于汉,而才如史迁者之不少概见乎?则吾族之谱,所以必遵法从公为鼻祖者也。

考上世谱牒,已如欧阳之议史迁。昔人谓传疑而阙,盖其慎也。阙疑为世道人心之古。谱之修三易,而手之可得,而指数目之可得,而见解口之可得。为人言而征信者,惟癸酉重修之谱。癸酉人材林立,老成俨然。吾族之倜傥非常勤心祖宗者,支各有人。而藻祖父国贞公,则有功于祠堂,而先君子,则有功于修谱。其谱序,谆谆以世道人心为念,读书敦本为先,立志较然,凛凛如生。

迄今历年一世,已不胜今昔之感,后之人欲执笔摅词,能无怵惕恐惧之心乎?然先君之意,亦欲后之人读书以循礼,循礼以尽孝。礼者,履也。身之履礼如耳、目、手、足、肝、肾之不可缺一。高爵厚禄,又如人之有衣冠,所以为饰礼之具者也。《孝经》云:“始于事亲,终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莫大于君亲,而事君事亲则又以修身为本。故修身可以事亲而孝亲,即所以敬祖。”此又先君子与昔贤之言,若合符节也。盖世虽变而道不变,道不变而人心不易。人心为风俗之本,风俗为世道之原。由此心此道以为人子,则无愧于亲;由此心此道以为人臣,则无愧于君。君亲无觑,胥天下如一体焉。又何俗之不睦,其族人之不亲其亲乎?此藻今日亦惟是,惟本先君叙文而发明其意旨,以庶几于无忘先德,率由旧章已耳。若夫谱之修也,虽三易四易,即至于十百,而孝思如一,光景常新,则又先贤之旧谱在可考而循其故辙也。藻又何赘焉?敬为序。

三十世孙 国学生 任藻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增修族谱序

天地定位而高卑陈,氏族蕃昌而支派别,必族谱以修明之。曷修乎尔?地暌人涣,时久事湮,欲其订旧而增新也。

溯我始祖法从公,卜居绥安上黎堡高坑,起家兹土,为世三十有奇,荐馨者数十,祀卒处亦不胜数。远若吴楚豫章,近若汀郡泰邑以及异乡别里,虽散处不一,要皆上黎所自出也。吾族修谱者,永乐间,则有容生公;嘉靖间,则有伯铨公;万历间,则有宗贵公。越数十年,又有从祖岳公、昆公、景公、诺公、诒公暨伯父效公,纂辑修明,共襄厥成。其间科第簪缨,勋名赫奕,忠臣义士,孝子节妇,勒于邑志者,编述靡贵,昭穆世次,亦班班可考。阅今三十余载,世远丁繁,有心者恐至浩渺难稽,将一家而途人也,爰是佥起而新之。

窃愧小子学殖肤末,难膺巨任。然修明之念,无刻去怀。今于其误者正之,缺者补之,分者合之,无有憾焉!夫误者正之,绝冒引也;缺者补之,阐幽微也;分者合之,统大宗也。分支别派,胥列谱内,殆犹枝干之统于一本,江汉之朝宗于海也。镜是谱者,尊祖以溯德,敬宗以记功,序亲疏,别长幼,恩以相接,义以相维。岂非敦本睦族之要务哉?

今皇上新操化理,万国咸宁,人安物阜,户口版图,太史岁拜而献之。而吾邱氏之族熙皞于光天化日,是固盛朝之茂育群伦,亦吾祖之流泽孔长云尔。

雍正四年(1726)岁在丙午二月

三十一世孙 邑庠生 洪畴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分谱》。

族谱记

三十年为一世,昔人谓续修宗牒,亦当以此为断。诚以支分派别,生迁卒葬,不致参差挂漏耳!

本支自康熙壬寅重修支谱,迄今距四十余年矣。兹值祖籍上黎会修本宗大支谱牒,具见同源一本,不忍置之。谊奈族当剥运,子姓散处各府州县,并有飘寓远省者,猝难查核,不得同襄盛举,诚为深痛。

今惟照各宗长来议,将世居车上者,自一世至十世,敬缮送局。其自车上星分各地者,亦备注迁徙地名,俾千万世考古者有所徵信。而他日重新修集全行,纠集合修,不致稍留疑窦,以负不忘所自之意云尔。

时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岁秋月

法从公二十七世孙 肇熊等 谨识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

邱氏重修族谱序

族谱之修,自欧、苏始,当为后人则是效,诚有关于世教也。族有谱,由斩衰而至于缌麻,缌麻而至于末属。虽百世可知,或更历变故,或支分散处,或微或著,或存或亡,生死坟墓,彰彰可考。譬之山川流行天地间,绵亘曲折,即千里外,究脉溯源,必有其本。若不缉族谱为统绪,五属之外遇为途人,蹈崇韬拜汾阳之诮,殆不免矣。

予族始于尚父封营邱,传至陈隋二居士,由山东而迁河南,文公之徙居宁都灵溪者,皆先世祖。唐天宝三年,仕宾公客游邵武禾坪,娶刘氏女。曾孙法从公徙居义宁军葛藤窠,继迁上黎高坑,遂家于此,为建宁鼻祖①。派演丁繁,人文蔚起,邑中称为望族,斯固祖宗深仁厚泽积累甚深,抑孝子慈孙英姿而杰出也?鹏每虑世远年湮,谱牒之统绪修者为亟重,修者尤为亟亟也。邀诸君子赞襄厥事,讹者订之,缺者增之,议论不经援引,失义者笔削之,上可质祖宗而无惭,下可对子孙而不愧,聊以表人仁孝子之心。

鹏本驽下,谬承族众以出纳之公、综理之笃相为委任,敢以不文辞?《易•同人》曰:“君子以类族辨物。”物辨而后族类,族类而后人同,人同而后亲长,亲长而后治平。孔子曰:“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王道即人道也。后之观斯谱者,由是道而充之可乎?是为序。

时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岁秋月

三十世裔孙 太学生 鹏 薰沐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①本支系谱记在此前均未提及二居士世系。

重修族谱序

天地精华之气钟之,必托乎人。人唯尽所生之理,而后可以无愧。要之,为帝、为王、为圣、为贤,不外祖宗所自出。历代相传,以至多多益善,是以有远祖近祖,安能久处一隅?或散处四方,东西南北,无可穷究。非谱有以载之,必不知居何城市,居何闾里,即其中有富贵贫贱俱不辨,等杀所系,修之者安可缓乎?

修则知某子若孙,世序攸分;修则知某公某支,尊卑无异一如乎!王道平平荡荡,垣然行之,无疑在家有恩以相接,有义以相亲。在庙对越祖宗灵爽灌献,奔走诚敬,恐后礼仪不忒,昭穆秩秩有可观。犹谓远者不能知远者来由,近者不能守近者成规,修述断无是理。故一本可以万殊,万殊实统乎一本。况我祖自法从公由唐宋及今,其间人才济济,簪缨世宦不能悉数。即:进士讳登公;礼部尚书宗之公;江西宪司文瑞公暨治中参军翰林。鳞鳞炳炳,代不乏人。且廉孝节烈,郡邑增以宠耀。

今之修是谱牒,本容生公汇集,踵接宗贵公、付岳公、仕宾公以前,见后车之载汉五代,历历修诸史册,承先启后。迩来,豪杰辨公,大庭广众,辉昭堂阶,踊跃过乎前人。鳌之耳闻目见,不胜鼓舞欢欣,谓万代之纘成,端赖是举。从此后,世产英才功施社稷,黼黻其鸿猷以补佐国家,巨族之声名远播天壤。想运会之隆,有继继绳绳,克昌厥后,是予所厚望。今时发越振兴,大见经术,勋华事业,光耀祖宗,留传奕世,莫非悠久,可称之人更绵绵德泽其无疆也夫!特为序。

时 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岁秋月

三十世孙 太学生 鳌 薰沐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五修《邱氏族谱》。

增修族谱总序

类族辨物,肇自先朝,锡姓分封,原于帝世。吾族系出营丘,世居扶风。至南北朝,则有灵鞠公父子皆以文行称,而二居士则领德、和公乔梓而以河南著。慢庑先生《大成谱》以二居士为第一世祖。嘉靖中修《灵溪谱》以仕宾公为十二世孙。而十二世仕宾公客寓邵武禾坪①,十六世法从公卜迁建宁上黎。自是晋之、楚之、鲁之,各卜宅而展鸿图,三郎、四郎、五郎,皆相土而谋安止。勋名之著,则师利公、行恭公既已恢宏于唐代。纂修之功,复有容生公、伯铨公交相辉映。于明初岳公、昆公固为继起之,英鹏公、畴公尤为后来之俊。

越至于今,固已三十余年。卜之复纂,定以一世为期。而后支派之分流,具见日新而月盛,人文之焕发又复霞蔚而云蒸。恩联比屋,固阅世而生人;秀发他乡,亦阅人而成世。昭与昭相齿,穆与穆相比,而序次之不混;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而伦纪之克敦。自岳公纂修,以水木火土金取其相生,为后人一定之派同归于一致。而焕重加纂辑,以法天思至德,填于讳上,为先人无疆之恤,缕析而条分。而后其流固可溯,而其源尤可寻。至于五代分支,则第以十余小字填写于顶,曷若五代分吊,而别以十余大字提纲于前,若《易》之上经下经,截然不紊,书之尧典、舜典,永以为昭?

兹值纂修之会,不惮搜罗之勤,使先年有失吊者,汇归一函。即此日有从迁者,同登于牒。则子姓殷繁,不忧层积之众,人文蔚起,愈见盛大之休。虽不必世同居,而人与人相洽。况值兹族愈盛,而家与家相联。载之谱牒,同于简编。万一、万二、万三,固昭在天之灵爽;百三、百四、百五,亦歆后裔之炽昌。迁居异地而亲亲之仁,固皆爰笑而爰语;聚处同方而秩秩之序,亦复相系而相维。纪之必详,敢谓有功于先杰?引之勿替,实所大望于后人。是为序。   

皇清嘉庆二年(1797)丁巳岁阳春月既望

廿九世孙 邑庠生 中焕 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建宁邱家排《邱氏三修族谱》。①本序将仕宾公定为二居士十二世,认为仕宾公就是国宗公,而国宗公乃机宜公曾孙,查宁都谱载:机宜生于755年,而曾孙仕宾唐天宏三(744)年迁邵武禾坪,足证仕宾、国宗各有其人。

增修族谱附记石舍源流序

人之生也,欲溯所从来。当推原祖德,祖厚则后裔蕃昌。譬之水木,源远者流自长,根深者叶必茂,此固理之不易者耳。

我祖法从公由邵武禾坪,迁居建宁,卜宅上黎,忠厚以立本,勤俭以传家,是以保世滋大而为绥安望族者也。延至三八公,生子二:长五一,次五四,分支衍派,生齿尤繁,人文蔚起。其间科第蝉联,孝子节妇,载诸邑乘,班班可考,奚庸赘述?

至予祖四郎公,于元季兵燹之后,卜迁于隆安保之石舍村。其地形山环水绕,星峰罗列,固一富厚绵远之所,遂于是肇一小宗焉。故由今忆之,五一公为石舍分派之祖,四郎公为石舍始迁之祖。但流传既久,散处靡常,宅是土者,又宁无迁徙他乡者乎?惟予文保公以先人之所就,弗叶基守兹土而创业裕后,生子三:长贵和、次贵芳、三贵良,皆卓荦不群,善为继述。故至今村无异姓,基业长存,莫非祖功宗德之所留贻?是以文保公又为我石舍兴创之祖也。

国初时,建祠于门口园。乾隆丙申,复迁改于桐车湾。规模扩大,堂宇焕然,立牌位以妥先灵,陈牺牲以奉祭祀。竭情尽慎,爱见忾闻,聊以辟祖德于万一尔。兹届大祠增修族谱,愧不才,不能颂先人之功烈,亦不敢忘祖德与居处源流之所自耳。爰为序以记之。

嘉庆辛酉岁(1801)阳春月 穀旦

三十四世孙 堪辑 拜撰

【注】此序原载江西上饶1994年转载于玉山《邱氏重修宗谱》。

丙申岁编修谱序

谱之作也,将以笃宗族、序昭穆、别亲疏,使世世子孙恩相接,情相联,不至忘所自出也。故庐陵欧阳氏用《汉书》年表法为谱,眉山苏氏用《礼》大小宗法为谱。诚以支分派别非笔之于谱,则为人后者茫然不知祖宗之所自出,甚至视同宗如秦越者有之,此族谱之所以必修也。

我祖法从公发祥上黎,历十余传,至我房祖万四公,传至四郎公,乔迁隆安石舍。迨传文保公支分三房,子姓蕃衍,衣冠文物,代不乏人。万三公迁居宁化王坑,如子良公由合水而迁都上。数传至延富公,又传迁里源,如星罗棋布。

族谱自明万历丙辰年,至我朝乾隆丙戌岁,祖祠两谷统宗大成而修之,盖法大宗之义也。迄今四十余载,族愈大,丁益蕃,爰是保支分修。欣逢圣天子以仁孝治天下之至意,我族当此景运,正宜力缵宗风。于是衿耆登祠会议,佥举首士、宝华、耀元、素峰、迪光、耀堂、祥春等同任厥职,乃合三支而修焉。亦法小宗之意也。

余不敏,同肩斯任,惟是兢兢业业,并心一志,书实行于前,图世系于后,俾宗人一览家乘,了如指掌,无或忘我祖之世德云耳。嗟乎!千百人之身,其初一人之身也。既以一人之身,分为千百人之身,而欲有恩相接,有情相联,不至于相视于如秦越者,是必有谱以序其昭穆,联其疏远,笃其宗族,庶亲睦之风成矣。后之览者,其亦有感于斯欤?是为序。

时 龙飞道光丙申(1836)孟冬月上浣 穀旦

法从公三十五世孙 录津 顿首拜撰

【注】此序原载江西上饶1994年转载于玉山《邱氏重修宗谱》。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