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山西省(绛州<稷山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3 15:26

2、稷山县

春秋,称“稷”。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高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高凉县改稷山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稷山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稷山县志》(清同治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长春 古迹(元 人物 稷山县)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一百七十一 寺观:(稷山县)

灵虚观,在西郭外。元时赐额尚存。乃长春邱眞人七大观之一也。元兵践蹂河南、北尤甚,昆仑邱处机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此绛州稷山诸地所以立观也。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二百二十二 艺文:(元)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邱处机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

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

今年吾道次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淸雄。

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

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

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

双车上下苦敦攧,百骑前后多惊惶。

天海只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

悬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

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

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

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

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二百二十四 艺文:(元)

望阴山 邱处机

高如云气白如沙,远望那知是眼花。

渐见山头堆玉屑,遥观日脚射银霞。

横空一字长千里,照地连城及万家。

从古至今常不坏,吟诗写向直南夸。

 

《稷山县志》(清同治四年)卷七 寺观:

灵虚观,在西郭外。元时赐额尚存。乃长春邱眞人七大观之一也。按:元兵践蹂河南、北尤甚,昆仑邱处机使其徒持牒招求难民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此绛州稷山诸地所以立观也。

3、垣曲县

秦,置垣县。北魏皇兴四年(470),改白水县。北周武成元年(559),白水县改亳城县。隋大业三年(607),改垣县。宋,垣县改垣曲县。元至元二年(1265),垣曲县废入绛县,十六年,复置。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垣曲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垣曲县志》(清光绪六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如京 兵事(清 人物 垣曲县)

《垣曲县志》(清光绪六年)卷四 兵防:

清顺治十年四月,贼万余啸聚□冢山为巢。次年三月,陊臧延□同游击邱如京讨平之。

 

2.邱升 义民(清 人物 垣曲县)

《垣曲县志》(清光绪六年)卷四 兵防:

清咸丰三年,贼李林吉等率众十余万大掠……城乡士民死者姓名:邱升,义民,仗义死。

 

(十三)隰州

位于山西省西部。西周,属蒲国。春秋时代,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为河东郡地。汉,为蒲子县,属河东郡。北魏初,属仵城郡。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579),置龙泉郡。隋开皇五年(585),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十八年(598),设隰州县。大业三年(607),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浮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618),又为隰州。二年,置总管府,领隰、中、昌、南汾、东和、西德六州。三年,又置北温州。贞观元年(627),省中、昌、西德、北温四州,又以废昌州、蒲县来属,仍督隰、南汾、东和三州。三年,废都督府,复置隰州,又以废东和州永和县来属。天宝元年(742),改为大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隰州。宋、元、明、清,因之。州治隰(今隰县)。下辖:蒲县、大宁、永和,共三县。

民国初年(1912),废州,改置隰县。1958年,与大宁县合并为隰宁县,后又与永和、蒲县、石楼合并为吕梁县。1961年,复置隰县。今隰县隶属临汾市管辖。

《隰州志》(清康熙四十九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四条。

 

1.邱长春 方外(宋 人物 隰州)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一百六十 方外录:(宋)

邱长春,隰州人。建隆间,隐祈真观修炼。一日,空中仙鹤缭绕,驾空而升,留诗曰:“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没水常闲。晖光现处跃乌兔,元景开时纳海山。挥斥八纮如咫尺,吹嘘万有似机关。狂诗落笔成尘后,寄在诗人妄听间。”此与栖霞邱祖乃二人也。(隰州)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一百六十 仙释:(宋)

邱长春,隰州人。建隆间,隐祈真观修练。一日空中仙鹤缭绕,驾空而升,留诗曰:“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没水常闲。晖光现处跃乌兔,元景开时纳海山。挥斥八纮如咫尺,吹嘘万有似机关。狂诗落笔成尘垢,寄在诗人妄听间。”此与栖霞邱祖乃二人也。

 

2.邱长春 古迹(金 人物 隰州)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 卷五十七 古迹考:(隰州)

析真观,在州城内宣化坊,兴定五年建。邱长春修炼于此,元廉使李文甫宿此,有诗。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一百七十一 寺观:(隰州)

祈真观,在城内宣化坊。金兴定五年建。邱长春修炼于此,元河东廉使李文甫宿此,有诗。

 

附:

《隰州志》(清康熙四十九年)卷十一 寺观·祈真观:

祈真观,在城,金兴定五年建。明初,置道正司在内,并元都、清真、长阳访、仙、庆云、龙泉六观入焉。

1、蒲县

县境有蒲子山,“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北魏,置平昌县。太和二十一年(497),别置石城县。北周,于石城县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石城郡、县,改置蒲子县。隋开皇元年(581),平昌县废入蒲子县。大业二年(606)改蒲县。唐武德二年(619),于县置昌州。又别置昌原县、常安县,俱属昌州。贞观元年(627),废昌州及昌原、常安二县,蒲县属隰州。金兴定五年(1221),升蒲州。元,复为蒲县,后废入隰川县,旋复。此后至1957年,县名依旧。

1958年,废入吕梁县。1961年,复置蒲县。今蒲县隶属临汾市管辖。

《蒲县志》(清乾隆十八年)、《蒲县续志》(清光绪六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岩继 节妇(清 人物 蒲县)

《蒲县志》(清乾隆十八年)卷八 人物志·节烈:(明)

席氏,邱岩继妻。自幼以贞静称,嫁数载,岩卒。守节抚孤,人无间言。天启三年,奉旨旌表。(载《通志》)

 

2.邱开泰 捐输(清 人物 蒲县)

《蒲县续志》(清光绪六年)姓氏:

《蒲县续志》捐输姓氏:(民捐)黑龙闗路,邱开泰捐钱千文。

 

(十四)霍州

位于山西省中部。夏、商时,为冀州之地。西周初年,为霍国。春秋时期,归晋,称为霍邑。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霍邑先属魏,后属韩,又属赵。秦代,属河东郡。汉高祖元年(前206),设彘县。王莽建国四年(12),改彘县为黄城。东汉阳嘉三年(134),改黄城为永安。三国魏正始三年(242),移县治于赵城仇池壁。北魏建义元年(528),置永安郡,辖永安县、杨县,郡治在永安城。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汾州为吕州,改永安为霍邑。义宁元年(617),置霍山郡,辖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唐武德元年(618),改霍山郡为吕州。北宋因之。金贞祐三年(1215),置霍州,领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元,霍州领霍邑、赵城、灵石三县。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升为直隶州。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增辖汾西县。

州治霍(今霍州市)。下辖:灵石、赵城(今洪洞县赵城镇),共二县。

民国元年(1912),改霍州为霍县。1958年,霍县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1961年,与汾西县分开,复称霍县。1990年,撤县建霍州市。今霍州隶属临汾市管辖。

《直隶霍州志》(清道光六年),仅灵石县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灵石县

开皇十年(590),析平周县置灵石县。此后至1957年,县名沿用。

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今灵石县隶属晋中市管辖。

《灵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尚信 村副(民国 人物 灵石县)

《灵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二 村制:

民国 第三区:

村别:石台村。

村长:南化远。

村副:邱尚信、南玉良。

主村:石台村。

编村:南庄村、上窑村、下窑村。

闾数:四。

邻数:二七。

户数:一三九。

 

(十五)沁州

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称铜鞮。建制于前593年。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铜鞮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唐天宝元年(742),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迁州治到沁县。金天会六年(1128),改威胜军为沁州。元初,又改为沁州。明洪武间,升直隶州。

州治沁(今沁县)。下辖:沁源、武乡二县。

民国初年,降州为沁县。1958年,与襄垣县合并为襄沁县。不久,沁源县并入,称沁县。1959年,恢复三县原建制。今沁县隶属长治市管辖。

《沁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丘氏相关条目十二条。

 

1.邱席豊 贡监(清 选举 沁州)

《沁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卷五 选举续记:

清 州(例贡)监生邱席豊。

 

2.邱如江 议叙(清 选举 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卷二 选举:

清 州 助赈议叙人员:邱如江,(未入流)祁县人。

 

3.邱国泰 祠祀(清 人物 沁州)

《沁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卷二 祠祀:(州)

赵文子庙,在庆云山。祀晋卿赵武。相传是山即程婴藏孤处。其庙创建代年不可考。金太安二年,村人郭氏重修。明万历二十四年,生员王三让、村人李录等增修。国朝康熙十六年、二十二年,村人李新芳等重修。四十二年,村人李维正、邱国泰等重修。每岁七月十八日,村人致祭。

 

4.邱如江 助刊(清 人物 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助刊:

清 助刊姓氏:邱如江。

 

5.邱育彪 助刊(清人物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助刊:

清 助刊姓氏:邱育彪。

 

6.邱至全 助刊(清 人物 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助刊:

清 助刊姓氏:邱至全。

 

7.邱景芳 助刊(清 人物 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助刊:

清 助刊姓氏:邱景芳。

 

8.囗 助刊(清 人物 沁州)

《沁州复续志》(清光绪六年)助刊:

清 助刊姓氏:邱囗。

1、沁源县

北魏建义元年(528),始置沁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沁州,州治在沁源。此后至1957年,县名沿用。

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合并为沁州。1959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今沁源县隶属长治市管辖。

《沁源县志》(清民国二十二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如松 典史(清 职官 沁源县)

《沁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卷二 祠祀:

文昌阁二:一在东关东南隅,明万历三十三年知县李培聪建。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县高溥捐俸倡众改建,岑楼台高一丈三尺,楼高五丈余,廊、榭、牌坊俱备。雍正六年,典史邱如松捐俸倡众、丹漆而新之,每岁祭日同州;一在城北隅,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朱三锡建。

 

《沁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卷四 职官:

清 沁源县 典史邱如松,大兴人。雍正三年任。

 

《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五 官师表:

清 典史 邱如松,顺天大兴人。雍正三年任。

 

《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六 营建考:

典史署,在赞政厅西。清雍正七年,典史邱如松增修。

 

《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六 营建志:

文昌楼,在县城东关南隅。明万历三十三年知县李培聪建。砖台高一丈八尺,上造亭三楹。……清康熙六十一年,……改矮阁为岑楼,基前建砖窑三孔,窑前廊房各五间,龙门坊一座,文昌坊一座,大门砖窑一孔,上建戏台。雍正七年,典史邱如松丹碧聿新。(旧志)

 

2.邱凤仪 贡生(清 选举 沁源县)

《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五 选举表:

清 贡生(岁贡)邱凤仪,宣统元年庚戌贡。

 

3.邱氏 (姓氏 沁源县)

《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一 疆域略:

附记:(姓氏户族)里:平定里;甲:九;户氏:任、田、张、吴、赵、邱;住址:程璧、定湖、石渠。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