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山西省(平阳府<浮山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3 15:21

4、浮山县

秦,属河东郡。汉,为襄陵县地。北魏,置葛城县。北齐,废入禽昌县。北周,于葛城县故治置郭城县。隋,废入襄陵县。唐武德二年(619),置浮山县,次年改名神山县,属晋州。金大定七年(1167),神山县复名浮山县。兴定四年(1220),改忠孝县。元,仍为浮山县。明、清、民国至1957年因之。

1958年,并入临汾县。1960年,复置。今浮山县隶属临汾市管辖。

《浮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士墉 知县(清 人物 浮山县)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一百九 名宦录:(清)

邱士墉,漳浦人。举人。浮山知县。听断明决,有讼者,令其自拘。民得不扰,为立祠祀之。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八年)卷八十一 职官:

邱士镛,福建漳浦人。举人。康熙九年任。

 

《平阳府志》(清雍正十八年)卷十九 职官:

浮山县 知县(康熙)邱士镛,福建漳浦人。举人。九年任。

 

《浮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二十一 职官:

知县(康熙)邱士镛,福建漳浦人。举人。九年任。见宦绩。

 

《浮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二十二 宦绩:(清)

邱士镛,福建漳浦人。举人。康熙九年知浮山县,听断明决。有讼者,令其自拘。民得不扰,立有杨、邱二公生祠。

5、洪洞县

秦,为杨县。西汉,因之。三国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阳郡,辖杨县。西晋因之。隋义宁二年(618),改杨县为洪洞县。唐、宋、元、明、清、民国以至1953年,县名仍旧。

1954年,洪洞县、赵城两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1959年,霍汾从洪洞分出。今洪洞县隶属临汾市管辖。

《洪洞县志》(清雍正九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惟寅 隐逸(元 人物 洪洞县)

《平阳府志》(清乾隆元年)卷二十四 隐逸:(元)

邱惟寅,洪洞人。性好逸,隐居不出,长于诗赋。

 

《洪洞县志》(清雍正九年)卷四 人文志·隐逸:(元)

邱惟寅,里不可考。性好逸,隐居不出,长于诗赋,时多吟咏,有名于时。

 

《洪洞县志》(民国六年)卷十三 人物志·隐逸:(元)

邱惟寅,性好逸,隐居不出,长于诗赋,时多吟咏。

 

2.邱鸣泰 知县(清 职官 洪洞县)

《洪洞县志》(民国六年)卷三 职官表:

清知县(嘉庆)邱鸣泰,江西东乡人。举人。十二年任。

 

(十)蒲州

位于山西省西南角。古称蒲阪。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汉高帝二年(前205),汉定魏地,建蒲反县。新莽,改为蒲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改蒲城为蒲阪县。北魏神䴥元年(428),置雍州。延和元年(432),改雍州为泰州。北周明帝二年(558),改泰州为蒲州。隋开皇十六年(596),移蒲阪县于蒲州东,在蒲阪故城置河东县。大业三年(607),蒲阪县并入河东县。唐贞观元年(627),河东县属蒲州。开元八年(720),置中都,改蒲州为河中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降河中府为蒲州。天德元年(1149),升州为府。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中府为蒲州直隶州,省河东县,并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升蒲州为蒲州府,置永济县。

府治永济(今永济市蒲州镇)。下辖:永济(在今永济市蒲州镇)、临晋(在今临猗县临晋镇)、虞乡(在今永济市虞乡镇)、荣河(在今万荣县荣河镇)、万泉(在今万荣县万泉乡)、猗氏(今临猗县),共六县。

民国元年(1912),废蒲州府,存永济县。1949年后,设晋南行政公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58年,永济县与安邑、解虞、临猗三县合并为运城县。1961年,析运城县复置永济县。1983年,运城县撤县设市。1970年,晋南地区撤销,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撤运城地区及县级运城市设地级运城市。今运城市下辖: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绛县、夏县、新绛县、稷山县、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垣曲县、平陆县。

《蒲州府志》(清乾隆二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八条。

 

1.邱和 刺史(隋 职官 蒲州府)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七十四 职官:

隋 邱和,仁寿中,蒲州刺史。大业中,代州刺史。后归唐。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七十四 职官:

唐 邱和,武德初,为稷州刺史。

 

《蒲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一年)卷六 职官:

隋(蒲州总管、刺史)丘和,刺史。

1、永济县

古称蒲阪,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阪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复名蒲阪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蒲阪县置河东县。明洪武二年(1369),省河东县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永济渠命名。

1912年,废府存县。1958年,与安邑、解虞、临猗三县合并为运城县(现运城市)。1961年,析运城县复置永济县。1994年,撤县设永济市。今该市隶属运城市管辖。

《永济县志》(清光绪十二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和 名宦(隋 人物 永济县)

《永济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卷四 学校:

名宦祠:隋蒲州刺史邱和。

 

《永济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卷六 宦绩:(隋)

邱和,洛阳人。以右武卫将军为蒲州刺史,以宽惠著名。汉王谅反,使卒衣妇人衣袭蒲。和挺身免,坐废为民。寻,拜代州刺史。

 

2.邱戟士 县丞(清 职官 永济县)

《永济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卷六 建官:

清 县丞 邱戟士,顺天府宛平县人。内阁供事。

2、临晋县

秦,属河东郡。汉,始置解县。北魏,析置北解县。北周,省北解县并入猗氏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猗氏县置桑泉县。唐武德元年(618),罢郡置蒲州,州治为桑泉县。天宝十三年(754),更桑泉为临晋。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

1954年,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1958年,临猗并入运城,1959年复分出。今临猗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金 巡检(明 职官 临晋县)

《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卷六 职官谱:

明 角杯巡检 邱金。

3、荣河县

汉,置汾阴县。前赵,并入蒲阪县。北魏,复置汾阴县。唐开元十年(722),改名宝鼎县。五代因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改名荣河县。金贞祐三年(1215),荣河县升荣州。不久,废州改县。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

1954年,与万泉县合并为万荣县。今万荣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荣河县志》(清光绪七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登 县丞(明 职官 荣河县)

《荣河县志》(清光绪七年)卷四 封爵:

县丞 邱登,南直桐城人。吏员。嘉靖中任。

4、万泉县

秦,置汾阴县。前赵,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汾阴县。唐武德三年(620),析汾阴县置万泉县。元至元三年(1266),废万泉县;十六年,复置。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

1954年,并万泉、荣河二县,设万荣县。今万荣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丘有栋 主簿(明 职官 万泉县)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三 政治·职官:

主簿(万历)丘有栋,德州人。例贡。

 

2.邱园卜 知县(清 职官 万泉县)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八十二 职官:

万泉县 邱园卜,江南睢宁人。进士。康煕十一年任。

 

《蒲州府志》(清乾隆二十年)卷六 职官:

万泉县 知县 丘园卜,河南人。进士。康熙中任。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首:

《万泉县志》修辑姓氏:续修、万泉县知县 丘园卜。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三 政治·职官:

知县(康熙)丘园卜,河南睢宁人。进士。修县志,序见艺文志。历升湖广提学道。见宦绩。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三 政治·宦绩:(清)

丘园卜,以进士为邑宰。单车驰至,风度蔼然可亲。初莅事,语人曰:“温饱非所计,但期不负所学而已。”执法如山,奸邪敛迹,数以片言折大狱。至于立义学,赈贫乏,皆自出俸资。来暮之歌,遍于闾巷。事详艺文。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六 艺文:

祈雨文(清康熙十三年) 邱园卜

窃惟降灾自天,总缘人事之不修。拯烈生民,尚异明神之有赫日者。亢旸勿剂,骄旭逞威,亦且既敬既戒,设坛祈告矣。奈数日以来,雷将作而遽止,云方布而旋收。而今且倬彼云汉,复昭回于天矣。伤哉!农子胼乃手而胝乃足,寔真千斯仓而万斯箱。嗟乎!天工日出杲而月出皎,何殊绝其食而扼其吭?窃愧长民之未善,以致神天之靳泽,敢不益加惕励,洗涤肺肠无已?渎诉神灵,敦请氏命,俾杨枝滴而雨足郊原,稼穑沾而人歌乐岁,则竭诚乃以请。位固具官,职分宜然,而福国兼之庇民,允明神赫,濯斯在矣。

再祈文(因降雨未足)

窃以天虽高而听卑,有求必应。人情急则望救,不餍匪休,只缘万土厚灾,乃久必阴,膏之大沛,庶涸辙其攸苏。昨者,冒达微诚,亦既荷我明神鉴临有赫,杨枝滴而甘露洒,慰群黎之霓望矣。但寒既太甚,微润无补区区凉德。乃既不揣于前,复思继请于后。瞻仰昊天,既油然以作云,曷靳沛然其下雨?睇望同云,既益之以霡霂,岂复吝加以沾足?谓人望之有加,必神惠之无已。是用更摅愚衷,再渎神聪,俾大泽降而人歌大有,时雨浃而年跻时和,岂惟守土之臣与有荣施,将明威之灵爽为不磨矣。

 

《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卷六 艺文:

重修《万泉县志》序(清康熙十三年) 邱园卜

志,何为而作乎?资采风也。邑何为而并志乎?集五方之风气,以昭一代之文献也。《记》曰:“君子行政,不求变俗,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然则,审几图治之方,不外是矣。”今天子奋兴至治,爰命儒臣广敷德意,博采风声,以资观省。檄至汾阴,余愧凉德,无以应巽命。间从里中贤士大夫后,绎旧章,采新帙,起自舆图,次表建置,终列艺文,于其中之应略、应详者,俱各为一书。是书也,盖亦体上台之成宪而论列之者也。因思昔时天下纪乘之理有关焉,其不讲者有讲焉,不克详具者有详且具矣。而冠履颠置、豕亥传讹者,几与稗编野史同其荒谬。古人云:宁为质而野,不为华而史。有自来矣。今也,是书之作,井然毕备,亦灿然可观。一日者,邦献彤廷问邑之疆域几何,城池几何,四境之道里几何,问力而差者几何,人田籍粮几何,问今昔之能荫吾民者,问谁师表之何鉴何法,问巨室何姓之族也,策名王室何途之从也,贞而义者何族之标也,其旌于朝于当途者有乎,问长吏敕法宜彰痹者谁氏之子,问禋而祀者孰在祀典也,则皆班班其可考也。岂不亦襄一代之文献而慰圣天子殷懃图治之意哉?且夫万邑,固魏壤也。《诗》之有魏也。序诗者,以其土狭而民俭,过而入于褊,与啬諐之细也。几于道,匪艰也。问俗者,谓其风质朴而勤本业,其小人尽力南亩,其君子亦耕读相资。予承乏以来,固乐天人之醇朴,而士民亦相安,于余之不扰也。讼讦,视昔时简甚,其因是以敦教化,渐礼义陶唐。流风之盛,炳耀来兹,虽志焉未逮,又不能不相期于后之良司牧云。

5、猗氏县

秦,为河东郡地。西汉高帝二年(前205),置猗氏县。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

1954年,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1958年,将临猗并入运城,1959年,复分出。今临猗县隶属运城市管辖。

《续猗氏县志》(清同治六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占奎 节妇(清 人物 猗氏县)

《续猗氏县志》(清同治六年)卷四 列女:

清列女南氏,官庄邱占奎妻。二十岁夫故。守节终生。同治五年,俱出赀请旌。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