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山西省(大同府<大同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3 15:08

(六)大同府

位于山西省北部偏东。春秋、战国时,属雁门郡。秦,仍属雁门郡。西汉时,置平城县。汉高祖六年(前201),以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共五十三县为代国封地,都代县。东汉时,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北魏天兴元年(398),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元天兴,并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北魏在大同建都长达九十六年,历经六帝一王。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孝昌二年(526),六镇之变,平城沦为废墟。东魏天平二年(535),置北恒州,寄治肆州秀容郡城。北齐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又名东州城。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北周灭北齐后,改太平县为云中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留州、县。炀帝时,改州名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朔州于大业元年(605),改为马邑郡。唐武德六年(623),置北恒州,次年废。贞观十四年(640),设定襄县。开元十八年(730),改定襄为云中县,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云州。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使。宋庆历四年(1044),升云州为大同府,大同城名始称于此。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同府为大同路。明洪武二年(1369),大同路改为大同府。永乐七年(1409),设镇守总兵官。成化十年(1474),设巡抚。武宗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清代,大同府治大同县。顺治六年(1649),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九年(1652),府、县复还故治。

府治大同(今大同市)。下辖:大同(今大同市)、怀仁、阳高、山阴、天镇、灵丘、广灵共七县和浑源(今浑源县)、应州(今应县)共二散州以及丰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一散厅。

民国元年(1912),大同废府留县。

1949年,建大同市。今大同市下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三十九条。

 

1.邱灵举 乡贤(汉 人物 大同府)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一百一 人物:(汉)

云中邱灵举,字季智。郝礼征等并以成名。子师,位至司徒。季然,北地太守。其余多典州郡。

 

2.邱堆 宦迹(北朝魏 人物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二十一 人物:(元魏)

邱堆,代人。美容仪,以忠谨亲侍。明元时,拾遗左右,迁散骑常侍,与叔孙建等累奏战功,赐爵为侯。太武监国,为右弼。即位,进临淮公,加镇西将军,徙太仆。以宜城王奚斤表留,堆合军进平昌。斤败,堆走还长安。帝怒,戮之。延和初,追录旧勋,诏赐其子跋爵淮陵侯。(旧志不载,今增入。)

 

3.邱崇 国公(北周 人物 大同府)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九 秦汉以来别谱·爵封:

北朝周 国公:潞国公(武帝)邱崇,建德中,由广化公封。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八十四 大事记:

齐武平七年(北周建德五年)十月丙辰,帝大狩于祁连池。周师攻晋州。《周书》:建德五年十月己酉,帝总戎东伐,以越王盛为右一军总管,国公亮为右二军总管,隋国公杨坚为右三军总管,谯王俭为左一军总管,大将窦泰为左二军总管,广化公邱崇为左三军总管,齐王宪、陈王纯为前军。癸亥,至晋州,遣齐王宪率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郑国公达奚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大将军韩明步骑五千守齐子岭,乌氏公尹升步骑五千守钟鼓鎭,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守蒲津关,柱国赵王招步骑一万自华谷攻齐汾州诸城,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遣内史王谊监六军攻晋州。帝屯于汾曲。齐王宪攻洪洞、永安二城,并拔之。是夜,虹见于晋州城上。帝每日自汾曲赴城下亲督战。庚子,齐行台左丞侯子钦出降。壬申,齐晋州刺史崔嵩夜密使送款上开府,王轨应之,未明登城,遂克晋州。甲戌,以上开府梁士彦为晋州刺史以鎭之。列传:周师逼平阳,齐后主校于天池晋州频遣驰奏,从旦至午,驿马三至。高阿那肱云:“大家正作乐,何急奏闻?”至暮,使更至,云:“平阳城已陷,贼方至。”乃奏知,明早旦,即欲引军还。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五十一 武事:(北周)

建德五年,北齐武平七年也。正月辛未,行幸河东涑川,集关中河东诸军校。猎冬十月,周主谓羣臣曰:“朕去岁属有疹疾,遂不得克平逋寇。前入贼境,备见敌情,若复同往年出军河外,直为抚背未扼其喉。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往攻之,彼必来援,吾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混同文轨。”己酉,周主总戎东伐,以越王盛为右一军总管,隋国公亮为右二军总管,隋国公杨坚为右三军总管,谯王俭为左一军总管,大将军窦泰为左二军总管,广化公邱崇为左三军总管,齐王宪、陈王纯为前军。癸亥,至晋州,遣齐王宪率精骑二万守雀䑕谷,陈王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郑国公达奚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大将军韩明步骑五千守齐子岭,焉氏公尹升步骑五千守钟鼓镇,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守蒲津关,柱国赵王招步骑一万自华谷攻齐汾州诸城,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遣内史王谊监六军攻晋州城。周主屯于汾曲。齐王宪攻洪洞、永安二城,并拔之。周主每日自汾曲赴城下亲督战,城中惶窘。庚午,齐行台左丞侯子钦出降。壬申,齐晋州刺史崔景嵩守城北面,夜宻遣使送款上开府,王轨率众应之,未明登城鼓噪,齐众溃,遂克晋州,擒其城主,特进开府。海昌王尉相贵俘甲士八千人,送关中。甲戌,以上开府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留精兵一万以鎭之。又遣诸军狥齐诸城镇,并相次降款。(武帝纪)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六十二 封爵:

北周(封爵)潞国公邱崇,建德五年十二月,繇广化公晋封。

 

4.邱和 郡公(隋 人物 大同府)

《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九 秦汉以来别谱·爵封:

隋(文帝)平城郡公 邱和,周开府,入隋封。

 

《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卷六十二 封爵:

隋(封爵)平城郡公邱和,周开府,入隋封。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 职官:

代州刺史 邱和,河南洛阳人。大业初任。

 

5.邱陛 郎中(明 职官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 职官:

督饷宣大户部 邱陛,陕西咸宁人。举人(嘉靖中)。郎中。

 

6.邱潞 备道(明 职官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 职官:

巡守大同兵备道 邱潞,兰阳人。进士(弘治中)。详宦迹。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卷十七 宦迹:(明)

邱璐,字仲玉,兰阳人。成化壬辰进士。由给事中累迁至山西左参政,分守大同。沉静博学,凡建白施设,多中民隐。卒于官,家无余赀,归无室处。人以是高之。

 

7.邱民仰 备道(明 职官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 职官:

巡守大同兵备道 邱民仰,渭南人。举人(崇正中)。

 

8.邱文志 贡生(明 选举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九 选举:

贡生 邱文志,阳和卫人。

 

9.邱富 纪事(明 人物 大同县)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八 宦迹:(许论传 附)

许论,字廷议,灵宝人。吏部尚书进子。嘉靖五年进士,好谈兵,幼从父,尽知险易,以知兵闻,累官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奸人吕鹤初与邱富以左道惑众叛,论遣兵捕鹤并诛其党,以功进右都御史,再晋兵部尚书。时边墙尽撤而守台,论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上置女墙营舍,守以壮士十人;下筑月城,穴门通出入。度工费补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三十五年,召还,代杨博为兵部尚书。

 

10.邱厚 守备(清 职官 大同府)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十一 职官下:

得胜路 中军守备 邱厚,福建龙溪人。行伍。康熙二年任。

 

11.邱敦氏(氏族 大同府)

《陕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卷九 秦汉以来别谱·姓望:

代北 邱敦氏,献帝次弟。邱敦氏后改邱氏。自纥骨氏以下,与次兄普氏、季弟侯氏为七族。

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国之从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旧志采自类书,仅列五十余姓。兹据《官氏志》,全录其旧姓。见于池书者,亦并续书于后。盖迁洛之前,同为代人,都会所在,羣萃州处,不能有所去取也。

1、大同县

秦,为雁门郡地。两汉时,为平城县。此后,名称、归属多变。辽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

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称大仁县。1959年,划为大同市古城区,后改为大同县。今仍归大同市管辖。

《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濬 艺文(明 人物 大同县)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卷三十一 艺文·七言律:(明)

筹边亭为韩督宪赋  邱濬

丛柏中间数仞亭,海云山月总关情。

三千部下春申客,十万胸中老范兵。

谈笑已看勋业就,指麾能使鬼神惊。

先忧后乐生平事,早向凌云书姓名。

 

《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卷二十 艺文·诗:(明)

筹边亭为韩督宪赋   邱濬

丛柏中间数仞亭,海云山月总关情。

三千部下春申客,十万胸中老范兵。

谈笑已看勋业就,指麾能使鬼神惊。

先忧后乐生平事,早向凌云书姓名。

 

2.邱福 纪事(明 人物 大同县)

《大同县志》(清光绪十年)卷十三 宦绩:(明)刘汉传附。

刘汉,平鲁卫人。嘉靖三十九年,任大同总兵官。叛人邱福、赵全、李自馨等居古丰州,筑城建墩,构宫殿甚丽,号曰“板升”。时镇兵积弱,汉愤甚,谋选精锐袭之,斩八十三级,生擒七十二人,焚其宫室,余众奔匿,几获全。捷闻,上大悦,汉等升赏有差。

2、怀仁县

秦,置班氏县。汉,为沙南县地。新莽,改班副县。东汉,复旧,后废。隋开皇二年(582),云内县来治。唐,改称云中县。辽,置怀仁县。此后至1953年,县名沿用。金贞祐二年(1214),改为云州。元,复称怀仁县。

1954年,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61年,怀仁县改为大同市怀仁区。1964年,撤销怀仁区,恢复怀仁县。今怀仁县隶属朔州市管辖。

《怀仁县志》(清光绪九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步青 节妇(清 人物 怀仁县)

《怀仁县新志》(清光绪九年)卷八 列女:(清)

谢氏,邱步青妻。夫夭殁,时甫十九岁。祖翁与翁在堂,俱已鳏居。氏事之孝养,廉至惟痛。己无所出,终日涕零,更兼族小丁稀,敔求本族为嗣,终不果。翁怜,遂抚甥为嗣,今已成立。现年五十四岁。

3、阳高县

西汉,置高柳县。东汉末,代郡来治,县遂废。晋,复置,仍称高柳。北魏永熙年间,于县置高柳郡。北齐时,郡、县俱废。辽,置长青县。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白登县,以白登河流贯其间,故名。元至元二年(1265),废白登县为镇,入大同县。寻,复置县。明洪武初,县废。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卫来此同治。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阳高县归大同市管辖。

《阳高县志》(清雍正七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文志 贡生(明 选举 阳高县)

《阳高县志》(清雍正七年)卷四 选举:

岁贡 邱文志。

4、山阴县

秦,为雁门郡地。汉,置阴馆县。此后,名称、归属多变。金大定七年(1167),定名山阴县。贞祐二年(1214),改名忠州。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金城县。元末,复置,仍名山阴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归朔州市管辖。

《山阴县志》(明崇祯三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丘秦 守备(明 职官 山阴县)

《山阴县志》(明崇祯三年)卷五 武备:

明 守备 丘秦。

5、灵丘县

西汉,置灵丘县。此后至今,归属、兴废、治所等虽然多变,但是县名一直沿用。今该县属大同市管辖。

《灵丘县补志》(清光绪八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天柱 千总(清 职官 灵丘县)

《灵丘县补志》(清光绪八年)第二卷之三 秩官志:

千总 邱天柱,阳曲县人。道光十年任。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