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陕西省(西安府<鄠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3 10:07

6、鄠县

西汉初年,置鄠县。此后至1963年,县名沿用。1964年,“鄠县”改为“户县”。今户县属西安市管辖。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邱师利 纪事(唐人物鄠县)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九 纪事:

《旧唐书·柴绍传》: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义兵起,绍间行赴太原,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山中亡命,得数百人。时京师留守频遣军来讨,公主率家僮马三宝曁何潘仁屡挫其锋。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得兵七万人,营中号曰“娘子军”。《通鉴纲目》:柴绍之赴太原也,谓其妻李氏曰:“尊公举兵,今偕行则不可,留此则及祸,奈何?”李氏曰:“君第速行,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绍遂行。李氏归鄠县别墅,散家赀,聚徒众。渊从弟神通,亦在长安,亡入鄠县山中,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起兵以应渊。西域商何潘仁入司竹园为盗,有众数万,刧李纲为长史。李氏使其奴马三宝说潘仁,与之就神通,合势攻鄠县,下之。神通众逾一万,以令狐德棻为记室。李氏又使马三宝说羣盗李仲文、向华志、邱师利等,皆帅众从之。徇盩厔、始平、武功,皆下之,众至七万。左亲卫段纶娶渊女,亦聚徒于蓝田,得万余人,各遣使迎渊。渊使柴绍将数百骑并南山迎李氏。关中群盗皆请降,渊以书慰劳,使受世民节度。今县南有村曰“陈兵坊”,相传即李氏聚徒众处也。

 

2.邱长春 祠庙(元人物鄠县)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二 祠庙:

长春观,在县南穆家庄。相传元眞人邱长春驻锡于此。

 

3.邱攀桂 武举人(清选举鄠县)

《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卷四十二 选举:

武举人(光绪八年壬午科)邱攀桂,鄠县人。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四 选举:

武科(光绪乙酉)邱攀桂。

 

4.邱备 贡生(清选举鄠县)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四 选举:

贡生 邱备。(康熙年间)

 

5.邱学浚 贡生(清选举鄠县)

《鄠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卷四 选举:

贡生 邱学浚。(雍正十年)

7、盩厔县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置盩厔县。东汉建武三年(27),撤销盩厔县,并入武功县。太平真君七年(446),复置盩厔县。北周明帝二年(558),为终南郡治所。天和二年(567),废除终南郡,置恒州,盩厔为恒州治所。建德三年(574),废除恒州,置周南郡,盩厔为周南郡治所。唐天宝元年(742),盩厔更名为宜寿县。至德三年(758),改宜寿县为盩厔县。此后至1963年,“盩厔”之名沿用。1964年,将盩厔县改为周至县。今周至县属西安市管辖。

《盩厔县志》(民国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四条。

 

1.邱处机 方外(元人物盩厔县)

《盩厔县志》(民国十四年)卷八 杂记·方外:(元)

邱处机,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金大定时,谒王重阳于宁海。后召见阙下,随还终南山不起。元太祖手诏致行在,命掌天下道敎。(详《仙境志》)《元史·邱处机传》:处机与马钰、谭处端、刘处元、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金、宋之季,俱遣使召,不赴。岁已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扎八儿刘仲福持诏求之,处机与弟子十八人同被见。此加赠处机,敕内有云:逮芝纶之叠降,蹑云舃以来从,率英贤凡十八人,言宗社非一二事者,与之合。马钰,宁海人,本名从义,字宜甫;谭处端,本名玉并,重阳改名“全真学者”。称钟、吕、刘为三祖,又以重阳为祖师,然重阳之敎,皆长春张大之者也。刘,字符英,名哲,自号“海蟾子”,五代时人。处机弟子十八人,今可考者共四人:敕赠淸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志平,敕赠真常上德宣敎真人李志常,敕赠玄通宏敎披云真人宋德芳,赐号玄门宏敎白云真人綦志远。并见《祖庭仙眞内传》。

 

2.邱源 贡生(明选举盩厔县)

《盩厔县志》(民国十四年)卷七 选举:

贡生 邱源,临川里人。

 

3.邱维周 教谕(清职官盩厔县)

《盩厔县志》(民国十四年)卷五 官师:

教谕(康熙)邱从周,字臣鲁,神木人。贡生,以优去。

 

4.邱蔚 举人(清选举盩厔县)

《陕西通志》(清雍正十三年)卷三十二 选举:

举人(雍正七年已酉科)邱蔚,盩厔人。

 

《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卷四十四 选举志:

举人(雍正七年己酉科)邱蔚,盩厔人。

 

《盩厔县志》(民国十四年)卷七 选举:

文科(雍正七年已酉)邱蔚,淇水里人。

8、咸阳县

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为咸阳。汉高祖元年(前206),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改为渭城。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前秦时,将汉刘邦的陵邑“长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唐武德元年(618),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1371),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在秦都区所在地。明、清、民国,均称咸阳。

1952年,将咸阳县的城区建为咸阳市,郊区仍为咸阳县管辖。1958年,咸阳县并入咸阳市。1984年,咸阳改为省辖市后,原咸阳市易名秦都区。

《咸阳县志》(民国二十一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天宠 监生(清选举咸阳县)

《咸阳县志》(民国二十一年)卷六 选举志:

监生 邱天宠,肃州盟古县丞。

 

2.邱策普 武职(清选举咸阳县)

《咸阳县志》(民国二十一年)卷六 选举志:

武职 邱策普,浙江黄岩镇总兵。

9、兴平县

夏、商,称犬丘邑。西周,名犬丘,懿王曾都于此。秦,设废丘县,因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为槐里县。建元二年(前139),析槐里县东部于茂乡置茂陵县。始元元年(前86),析置平陵县。三国魏,撤茂陵县,改平陵县为始平县。北周时,将槐里县并入始平县。唐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出嫁吐蕃,中宗送别于此,改始平县为金城县。至德二年(757)十月,因金城置兴平军,改名兴平县。此后至1992年,县名沿用。1993年,撤县设兴平市,属咸阳市管辖。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邱志学 贡生(明选举兴平县)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卷五 人物:

明 岁贡 邱志学,任主簿。(嘉靖)

 

2.邱凌霄 忠义(清人物兴平县)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卷五 人物·忠义:(张囗传附)

张囗,庠生,宋家庄人。(同治)元年十月,回贼入村,囗为团总,与团长焦木、焦还率众巷战。囗手刀督促众,莫敢却。壮士焦遇和等死敌者一百有四人,囗亦战死。时罗家寨生员罗绶,毕家庄生员王昶,赵村姚兴采、姚发荣,丰义坊杨天祥,板桥庞正贤、庞天申,新庄尹见魁、阎世发,亥村秦六斤,周村郭海扬、杨万任,都村薛元贵,温阳坊康理周,张村任思玉,马嵬刘福英,晁家庄郝长义,王堡刘永春,作流村张敬元、张刚,骆家庄张鳌、张新、张瑞,云安谷坊张维昭,皆以团长督众战死。杨天祥之团杀贼尤多,而骆家庄张三德、张卧、张玉盛,温阳坊邱凌霄、邱凌汉及族邱崇德、邱瑞麟,尤以骁勇著,邑人谓之“三张四邱”。

 

3.邱凌汉 忠义(清人物兴平县)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卷五 人物·忠义:(张囗传附)

(内容同上,略——校点者注)

 

4.邱崇德 忠义(清人物兴平县)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卷五 人物·忠义:(张囗传附)

(内容同上,略——校点者注)

 

5.邱瑞麟 忠义(清人物兴平县)

《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卷五 人物·忠义:(张囗传附)

(内容同上,略——校点者注)

10、醴泉县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置谷口县。东汉废。北魏,在今县北泔河源附近置宁夷县。西魏,分宁夷县南部置新畤县,北部置甘泉县。北周,新畤、甘泉二县省入宁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宁夷县为醴泉县。唐武德元年(618),分县境东部地置温秀县,其后废醴泉县入温秀县。贞观元年(627),废温秀县。贞观十年,析云阳、咸阳二县复置醴泉县。此后至1957年,县名沿用。1958年,省入乾县。1961年,复置。1964年,因醴字生僻,改醴泉县为礼泉县。今礼泉县属咸阳市管辖。

《醴泉县志》(民国二十四年),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行恭 古迹(唐人物醴泉县)

《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卷六十五古迹志:(唐)

太宗昭陵,《唐地理志》:贞观十年,营昭陵,析云阳、咸阳置醴泉县。《太宗纪》:贞观十年六月己卯,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后妃传》: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从幸九成宫,属疾大渐,与帝诀曰:“妾生无益于时,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为陇无起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送终,是妾不见忘也。”及崩,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太宗纪》:十一年二月丁巳,营九嵕山为陵,赠功臣、宻戚陪茔地。《唐鉴》:帝自为终制云: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殁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会要》:帝谓侍臣曰:“昔汉家皆先造山陵,既达始终,身复亲见,又省子孙经营。”乃诏营山陵于九嵕山上,务从俭约,足容一棺而已。又佐命功臣,义深舟楫,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汉世将、相陪陵。又,给东园秘器,笃终之义甚厚。自今功臣、宻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赐茔地一所及赐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凡功臣、宻戚,请陪葬陵者,听之。以文武分左右而列。(坟高四丈以下,三丈以上)若父祖陪葬,子孙从葬者,亦如之。《太宗纪》: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八月庚寅葬昭陵。《会要》:昭陵因九嵕层峯,凿山南西,深七十五尺为元宫,旁岩架梁为栈道,悬絶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及太宗山陵毕,宫人亦依故事准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案故事,唯有寝宫安神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长孙无忌等复援引《礼经》奏请,乃允。又,上欲阐扬先帝徽烈,乃令匠琢石,写诸蕃君长十四人列于陵。司马北门内,又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于阙下。《安禄山事迹》:潼关之战,我军既败,贼将崔干佑领白旗引左右驰突。我军视之,状若神鬼。又见黄旗军数百队,与干佑斗。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流汗。柳宗元《陈京行状》:昭陵山峻而高,寝宫在其上,内官惩其上下之勤,挽汲之艰也。谒于上,请更之。公曰:“斯太宗之志也。其俭,足以为法;其严,足以有奉。吾敢顾其私容而替之者也?奏议不可从之。”《文献通考》:贞元十四年,命有司修葺陵寝,遣左谏议大夫、平章事崔埙完修。入陵使及司所计,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间,桥陵一百四十间,元陵三十间,惟建陵不复创造,但修葺而已。《读礼通考》:昭陵陪葬妃嫔四:越国太妃燕氏,赵国太妃杨氏,纪国太妃韦氏,贤妃郑氏;诸王七: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愼、赵王福、曹王明嗣、纪王证;公主十八:高宻公主(驸马都尉工部尙书杞国公段编合葬)、长广公主(驸马都尉杨师道合葬)、长沙公主(驸马都尉豆卢怀让合葬)、衡阳公主(驸马都尉阿史那社尒合葬)。(已上高祖女)。襄城公主(驸马都尉萧锐合葬)、南平公主(驸马都尉刘元懿合葬)、遂安公主(驸马都尉王大礼合葬)、长乐公主(驸马都尉长孙冲合葬)、豫章公主(驸马都尉唐义识合葬)、普安公主(驸马都尉史仁表合葬)、临川公主(驸马都尉周道务合葬)、淸河公主(驸马都尉程怀亮合葬)、兰陵公主(驸马都尉窦怀愆合葬)、晋安公主(驸马都尉韦思安合葬)、安康公主(驸马都尉独孤谌合葬)、新兴公主(驸马都尉长孙曦合葬)、城阳公主(驸马都尉薛瓘合葬)、新城公主(驸马都尉韦正矩合葬)。诸臣一百三十七:宋国公萧瑀、观国公杨恭仁、申国公高士廉、梁国公房乔、赵国公长孙无忌、莱国公杜如晦、卫国公李靖、郑国公魏征、虞国公温彦博、江陵县子岑文本、英国公李绩、高唐县公马周、高阳郡公许敬宗、固安县公崔敦礼、鄂国公尉迟恭、胡国公秦琼、裦国公段志元、夔国公刘宏基、薛国公长孙顺德、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莒国公唐俭、东莱郡公公孙武达、汉东郡公李孟尝、河南县公元仲文、天水郡公邱行恭、郕国公姜确、虢国公张士贵(子简,孙柔远)、丹阳郡公李客师、潞国公薛万均、武阳县公李大亮、大安县公阎立德、范阳郡公张延师、芮国公豆卢寛、平原郡公长孙敞、窦国公史大奈、毕国公阿史那社尒、凉国公契苾何力、薛国公阿史那忠、汾阴县公薛收阳、翟县侯褚亮、豊城县男姚思廉、曲阜县子孔颕达、新野县公张后允、冠军大将军许洛仁、(已上见新、旧《唐书》传)剡国公张公谨、芮国公豆卢承业、周国公郑仁泰、雁门公梁建方、原州都督李正朝、辅国大将军史奕、左监门卫大将军贺㧞俨、嘉国公周仁护、辅国大将军阿史那德、昌骠骑将军乙速孤晟、大将军可汗阿史那步眞、金吾卫大将军梁敏、吏部尙书马载、戸部尙书房仁裕、殿中监唐素会、光禄卿姜遐、司卫卿尉迟宝琳、尉迟宝琪、(已上见京兆金石录)魏州刺史王涛、金州刺史豆卢贞松、宁州刺史贾义节、卫州刺史萧业、乙速孤行俨、乙速孤昭祐、太宗尙服宗道、内侍张阿难、江夏王道宗、礼部侍郞孔志约、工部侍郞孔元惠、吏部侍郞姜晦、太常卿姜皎、卫尉卿魏叔玉、秘书监岑景倩、宗正卿李芝芳、光禄卿房光义、原州别驾房晖、咸阳县丞房曜、卫尉卿房光敏、阆州刺史房诞、赠鸿胪卿窦庭兰、洪州刺史吴黑闼、晋州刺史裴艺、宁州刺史窦义节、吏部郞中马觊、原州都督李正明、临淮公李规、西平郡王李琛、简州刺史李震、大将军薛咄摩、大将军苏泥熟、大将军阿史阿道眞、大将军贺兰整、雍州长史岑方倩、(按宰相世系表,曼倩文本子袭长宁公方倩,误)大将军张世师、(《醴泉志》作张大师,按宰相世系表,张后允子有律师、小师、綂师、彦师、道师,无世师、大师)大将军琅琊王骈、大将军怀德公于伯亿、(按《醴泉志》作牛伯亿)大将军李森、大将军公孙雅靖、琅琊公王珍、常州公李倩、千金公李俊、中山王李据、汝州别驾房渐、左淸道率房恒、雍州长史李弼、原州都督史幼䖍、陜王府司马史为谦、将军斛斯正贵、将军徐定成、将军康野、将军元思元、将军李承祖、将军薛承庆、右卫郞将军尉迟昱、左卫郞将军姜昕、中郞将殷承爽、右监门将军执失善、左金吾将军房先忠、横野军都督㧞野铁、都督浑大宁、于阗王尉迟光、将军仇怀古、(按《醴泉志》作怀远)将军杜君绰、将军麻仁靖、将军何道、将军杨思训、左卫大将军李思摩萨宝仁、赞普新罗王眞德。(已上见《文献通考》)《陜甘资政录》(乾隆乙未年修):杜甫《行次昭陵》诗: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又《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讴歌历囗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有五云飞。

按《昭陵石迹考》:九嵕,在泾阳王桥鎭西。地脉从崆峒来,渭绕其前,泾环其后而出其东。岐梁西峙,仲山嵯峩东障,南则终南,太乙天外列屏。封内周回百二十里,陪葬诸王妃主勋旧番将,东西班列,棋布有序。他如诸番君长擒伏归降者,咸刻石,肖其状貎,深眼大鼻,弓刀杂佩,凡十四人,拱立于享庙之前。北阙之下,石骏如生。壮哉!诚异观也。乙未季春,中丞毕公以护送川师入蜀,回途道经醴泉。时余偕行左右,得以周览封域,瞻拜元宫及陪葬诸冢墓。所称丞相冢者,魏文贞墓也。英、卫二公,诏准汉卫、霍故事,起冢象阴山、铁山,土人呼“上下三冢”,谓冢有三峯也。英公墓与许洛仁、尉迟恭、程知节、史大奈诸武臣墓皆在陵南之东。游景叔《昭陵图》所谓文武分左右列,亦不尽然。公主妃嫔,大半在昭陵东南山上,俗曰“乱冢坪”。(又曰“姑姑陵”)诸王,景叔图内不载,无考。其他功臣宻戚,俱在山下平地,去陵远者十余里至数十里。当日陵内封地周回百二十里,坟冢故尔相去广远。《陵墓志》谓百余人一山者,臆说也。当时百六十余冢,皆有穹碑,夹以苍松、翠柏、长杨、巨槐。下宫寝殿,与表里山河互相映带。慨自朱梁、温韬盗掘后,再历于载,高台已倾,曲池已平。抠衣驻马,环视诸茔,有屹若崇山,如英、卫二公冢者。有□削如悬崖絶壁者,有顶平如盘石者,有下方上锐渐削如浮图者。其他如台、如垒,或仅剩劵墙,或仅存石兽,或已蚀为田陇,牛羊践踏其间。尽一日之力,瞻望不暇归后,检阅史传及诸家志乘图籍,所载互有不同。《唐书》所录仅七十四人,《通考》百五十五人,苟好善《醴泉志》本于游景叔《图》一百六十四人。其他载籍,惟徐氏《读礼通考》所载一百六十六人,较为详审,今从之。惟是历千五百余年,金石难寿,博加锼荟,仅得二十六碑文,复大半剥蚀。(详见《金石卷》内)而图籍所传,鲁鱼亥豕,不可究诘。今考《醴泉志》有而《读礼通考》所无者:公主三墓,晋阳、汝南、常山也;妃嫔四墓,贤妃徐氏、彭城夫人、郑国夫人、窦□妹也;丞郞三品以下十二墓,阎立本、萧守业、孔志亮、□琊王冲、姜简、薛颐、长孙璇、卢赤松、杜正、刘洪眞、安康伯、西平王安也;功臣大将军以下十四墓,梁仁裕、段存爽、康平、鲁何道、薛仁贵、王波利、卢承基、王愔、申进连、李承祖、薛出芝、龚善、仇务荐、阿史那什钵苾也。至《唐书》有而县志无者二人:长孙顺德、阿史阿社尒也。《京兆金石录》有而县志无者三人:张公谨、李正朝(一作明)、尉迟宝琪也。《通考》有而县志无者十六人:乙速孤晟、乙速孤行俨、乙速孤昭祐、李宗道、贾义节、姜皎、姜昕、房晖、房曜、薛咄摩、岑曼倩、执失善、麻仁靖、王珍、萨宝王、赞普新罗王眞德也。至县志所有:晋阳、汝南、常山三公主。早夭,或唐书失载。其名姓设于疑似者八人:阎立本,疑卽阎立德;萧守业,疑即萧业;孔志亮,疑即孔志约;琅邪王冲,疑即琅邪王骈;梁仁裕,疑即房仁裕;段存爽,疑即殷承爽;康平,疑即康野;鲁何道,疑妈何道。若薛仁贵,本传护丧还乡里,墓碑今在安邑,并未陪葬。又王涛,《集古录目》:涛,字波利,越隽卭都人。官至魏州刺史,则波利即王涛也。又卢承基,考《宰相世家表》,有“卢承业,寛之子,”承基当卽其人,疑子孙避明皇讳改也。此皆志乘之误,所当更正者。其余诸臣,未知所据,当两存之以俟考。至《读礼通考》中,亦有可疑者,如阿史那社尒,已载偕衡阳王公主合葬,不应复载。新罗王眞德之亡,史但言遣使至其国吊祭,不闻其陪葬也。至诸书皆无而应补入者,唐李适之。传适之为其祖恒山愍王承乾,父越州都督象,求陪葬昭陵,诏可。又纪王愼为则天所谪,道死巴州。神龙初,广求宗室,还葬。愼子七人,琮、叡、秀、献、钦,俱为武后所杀,琮与叡则同死桂林。开元四年,琮子行休始迎三丧归,陪葬昭陵,则昭陵当有琮、叡二墓。又近日新出土有纪国先妃陆氏及监门将军王君墓碑,皆当补入者。夫周畿汉甸,远在西陲,南人卒难踵至,而故籍所传,如王方庆《九嵕山志·园陵记》、范文光《昭陵志·昭陵附蛰图》,全书皆不可得见,仅于荒榛断莽中剩有残碑断碣与三峯八水流峙人间,余以闲废之身,冗寄斯土,竟能亲陟崇冈,缅想贞观一代君臣际会之隆,生死同归之谊,俯仰凭吊,三致意焉,可不谓厚幸欤?

 

《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卷一百四十二 金石志:(唐)

唐昭陵六骏:(西第一、第二佚,余存)

飒露紫;(西第一,紫燕骝,前中一箭。平东都时乘。)

《赞》: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袭山川,威棱八阵。

拳毛囗(西第二,马黑䧘,前中六箭,背中三箭。平刘黑闼时乘。)

《赞》: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淸。

白蹄乌;(西第三,纯黑色,四蹄俱白。平薛仁果时乘。)

《赞》: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安蜀。

特勒骠;(东第一,黄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刚时乘。)

《赞》: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靑骓;(东第二,苍白色,喙微墨色。平窦建德时乘。)

《赞》:足轻□□,神发天机;策□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东第三,纯赤色,前中四箭,背中一箭。平世充、建德时乘。)

《赞》:瀍涧未定,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靑旌凯归。

师雄旧见唐太宗六马画像,世传以为阎立本之笔。十八学士为之赞。晚始得《唐陵园记》云: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御制刻石文,并六马像赞,皆立于陵后,敕欧阳询书。高宗总章二年,诏殷仲容别题马赞于石座,即知赞文乃太宗自制,非天策学士所为,明矣。欧阳询书,今不复见,惟殷仲容之字仍存。如写白蹄乌赞云:平薛仁果时乘。由此盖知《唐史》误,以果为杲耳。距陵北五里,自山下往返四十里,嵓径峭崄,欲登者难之,因喻邑官仿其石像带箭之状,并丘行恭眞塑于邑西门外太宗庙。廷高庳丰,约洪纤寸尺毫毛不差,以便往来观览者。又别为绘图,刻石于庑下,以广其传焉。元祐四年端午日,武功游师雄景叔题,京兆府醴泉县尉刁珍书。

按:张力臣先生《六骏赞辩》云:“唐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御制刻石文,并刻六马像立于陵后,敕欧阳询书赞其上。其制:琢石如屛风,每方高四尺五寸,广五尺五寸,厚一尺。周遭边界棱起,马身半凿空处,刳下三寸。西第一,四蹄端立,有马圉前立拔箭。东第一、西第二,则三蹄立,前左一蹄作驰势,余三则绝尘而奔。各马头上一隅,皆留石一尺正方,与边界平,隐隐有字迹,是当日刻赞处也。下座,每边三马相连,各离尺许,共置一座。座面之石,即与地平合缝,有铁锭连属,是石座无容书处。乃游景叔云:高宗又诏殷仲容另题马赞于石座,非也。”按:先生尝亲至昭陵,而伯鲁复世居醴泉,尝两登九嵏,故知其言之不谬。惟其石几经兵火,泐为数段。辛亥后,始挽置省垣陈列,所恣人观览。于是,六骏始有拓本。此为家菊坞还京,以赠觐侯者。觐侯属余为之跋,因分书各赞其上,并识其梗槪如此,俾观者有所考证焉。(宋氏《海棠仙馆文集》)

 

2.邱行淹 陵墓(唐人物醴泉县)

《醴泉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二 地理志·陵:

《新唐书·公主传》:襄城公主,永徽二年薨。高宗遣工部侍郞邱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丧次故城,帝登楼望哭送柩。又,永徽六年正月壬申朔,亲谒昭陵曲,赦醴泉县民牧今年租赋,陵所宿卫将军郞将进爵一等,陵令丞加阶赐物。甲戌,至自昭陵,建佛寺于陵侧。

 

3.邱璇 训导(明职官醴泉县)

《醴泉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六 官师志:

明 训导 邱璇,号玉斋,四川梓潼人。贡生。万历二年任。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