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直隶省(大名府<元城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2 17:04

(十二)大名府

位于直隶省南部。为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为都。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战国时,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东晋时期(360年前后),的前燕曾设置贵乡郡和贵乡县。北周时期(578),在这里设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经初具规模。唐武德四年(621),在魏州设置总管府。唐建中三年(782),改称大名府。宋庆历二年(1042),为抵御契丹南侵,在大名府建陪都,定名“北京”。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称北京大名府。明建文三年(1401),一场大洪水淹没了这座城市,毁灭了长达千余年的北京大名府城。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府治元城(今大名县)。下辖:元城(今大名县)、南乐(今河南省南乐县)、清丰(今河南省清丰县)、东明(今山东省东明县)、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共五县和开州(今河南省濮阳市)一散州。

1913年,废府。1914年,元城县并入大名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十一条。

 

1.邱绛 金石(唐 艺文 大名府)

《畿辅通志》(清光绪十年)卷一百四十九 金石:(大名府)

唐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神道碑。右唐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田承嗣碑,营田副使裴抗撰,(《集古录跋尾》)邱绛文,杨志方书。(郑樵《金石略》)

谨案《文苑英华》载:裴抗撰此碑文,承嗣官赠与史同,惟绪之世,复追赠太傅、魏州大都督,则史未之载。又云:大历十三年薨,其年得吉兆于魏州贵乡县金堤乡吴河里之源。考唐贵乡县,隶河北道魏州,其故城在今大名府元城县东。见《地理志》。今释此,可为田氏墓在魏之证。又,承嗣虽死数月即葬,而碑则立于季安嗣为节度后,盖与子绪碑同时建。裴抗当田悦僭号时,官司礼侍郎。见悦传。又案:邱绛乃撰绪碑者,郑氏以此为绛所撰。

 

魏博节度使田绪神道碑。田承嗣子绪碑,节度判官邱绛撰。案《唐书》列传,承嗣十一子:维、朝、华、绎、纶、绾、绪、绘、纯、绅、缙,而绪次当第七。此二碑皆以绪为第六子而无绾。自绪而下,有绘、纯、纷、缙,与史不同。碑为故吏所作,盖史之谬。(《集古录跋尾》)

谨案《新唐书·田绪传》云“承嗣第六子”,又无承嗣诸子次序。盖欧阳修修史时据此碑更正。又案:《文苑英华》载此碑文云:以某年十月四日,葬我公魏州贵乡县金堤乡吴河原,迩先太傅之茔。此承嗣及绪墓皆在魏州之证也。史载官位与碑同,惟尚书左仆射,碑文作“右”。又,碑云:子三人,长曰孝和,少曰季直,季安则次子也。而旧书传云“季安最幼”,新书传云“少子季安嗣”,皆与碑异。邱绛后为季安生瘗之。见季安传。

 

1、元城县

汉高祖十二年(195),置元城县、魏县。十六国前燕建熙元年(360),析元城县置贵乡县。北齐天保七年(556),魏县、元城县废,并入贵乡县。隋开皇六年(586),析贵乡县复置元城县、魏县,并析元城县置马陵县。唐贞观十七年(643),元城县并入贵乡县。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改元城县为兴唐县。后晋天福元年(936),改兴唐县为元城县。后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治所在元城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大名县并入元城县。北宋绍圣二年(1095),复置大名县。元至元二年(1265),元城县并入大名县,不久复置元城县。明,元城县属大名府,为府治。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撤魏县并入大名县、元城县。1914年,元城县并入大名县。1940年,析大名县复置魏县、元城县。1945年,析山东省朝城县地与元城县合并,改为元朝县。1949年8月,废元朝县,原元城县地并入大名县。今大名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

《元城县志》(清同治十一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万邦 典史(清 职官 元城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续志 卷一 职官:

元城县 典史 邱万邦,琼山人。监生。嘉庆十三年任。

 

《元城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卷四 宦业志职官:

典史 邱万邦,琼山人。监生。嘉庆十三年任。

 

2.邱家燧 训导(清 职官 元城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续志 卷一 职官:

元城县 训导 邱家燧,道光二十一年署任。

 

《元城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卷四 宦业志·职官:

训导 邱家燧,道光二十一年任。

 

《元城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卷六 艺文志·杂文:(清)

通传元城学士子月课告示 邱家燧

照得明伦设学,教条颁司铎之官;敬业乐羣,黉序辟储才之地。学于古训乃有获,唐则大中小分授其经;相观而善之谓摩,宋则岁时月迭严其试。此所以举茂才异等而悉足备大比宾兴也。我国家典盛崇儒,恩深造士,学政书昭垂为功,令弟子员增广于胶庠。大名隶属畿封,渥涵教泽,鸾旗泮水,多士云兴,鹭堠邮程,长安日近。又况仪型前哲,晚香登节使之堂;脍炙奇文,大宝读翰林之录。宜乎考德行道艺,日起有功;书孝悌睦姻,风休近古矣。本学滥叨科第,深愧颛愚无才,恐累清时,辞百里宰官之剧任,从事未忘结习。乐一国善士之同方,诸生握椠怀铅,摛华掞藻,早勤蛾术,伫作鹏搏,愿厪荒怠之箴,弥广切磋之益。本学铎司广晋,兼署贵乡,为此示传:合学文生于某月某日齐集讲堂,各携笔札,听命题而校课,视角技如扃闱。本学衡文义之短长,榜姓名之次第,期以一知自效,优当加奖而劣亦加惩,庶乎肆力交修,师免旷官而士无旷业。毋违特示!

2、大名县

汉,置元城县。十六国前燕建熙元年(360),析元城县置贵乡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贵乡县,后又省。东魏天平二年(535),分馆陶西界复置贵乡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魏县、元城县并入贵乡县。隋开皇六年(586),析贵乡县复置元城县、魏县。唐圣历二年(699),析贵乡县复置元城县。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改贵乡县为广晋县。后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宋熙宁六年(1073),大名县并入元城县。绍圣二年(1095),复置大名县。元至元二年(1265),省元城县入大名县,不久复置元城县。明洪武十年(1377),省大名县入魏县。洪武十五年(1382),复置大名县。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省魏县并入大名、元城县。1945年,析山东省朝城县地与元城县合并为元朝县。1949年,废元朝县,将元朝县原元城县地入大名县。今大名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

《大名县志》(清乾隆五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四条。

 

1.邱曙 知县(明 职官 大名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卷十 职官:

大名 知县 邱曙,河内人。举人。

 

《大名县志》(清乾隆五十四年)卷十一 官师:

知县(宏治)邱曙,大名河内人。举人。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知县(宏治)邱曙,大名河内人。举人。

 

2.邱万邦 典史(清 职官 大名县)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典史(嘉庆)邱万邦,琼山人。监生。十三年任。

 

3.邱家燧 教谕(清 职官 大名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续志 卷一 职官:

大名县 教谕 邱家燧,宛平人。进士。道光十七年任。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续志 卷一 职官:

大名县 教谕 邱家燧,道光十九年回任。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教谕(道光)邱家燧,宛平人。进士。十七年任。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教谕(道光)邱家燧,十九年回任。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训导(道光)邱家燧,宛平人。进士。二十一年以教谕兼理。

 

4.邱联芳 县长(民国 职官 大名县)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卷十四 官师:

民国 县长 邱联芳,独山人。廪生。十二年二月任。

3、南乐县

汉初,置乐昌县。东汉建武初年,省乐昌县。西晋,复置,名昌乐县,寻废。至北魏时,其地并入魏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魏县复置昌乐县。北齐天保七年(556),省魏县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586),析置繁水、魏县二县。大业元年(605),省昌乐县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又析繁水复置昌乐县。贞观十七年(643),省观城县入昌乐、临黄县。十八年(644),又省繁水入昌乐县。大历七年(772),析昌乐、临黄县置观城县,又析昌乐、顿丘县置清丰县。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改昌乐为南乐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南乐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

《南乐县志》(清康熙五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瓒 县丞(明 职官 南乐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卷十 职官:

明 南乐 县丞邱瓒,乾州人。嘉靖间年任。

 

《南乐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一 职官:

明 丞 邱瓒,乾州人。知□,嘉靖年任。

 

《南乐县志》(清光绪二十九年)卷三 官师:

明 县丞 邱瓒,乾州人。知印。嘉靖年任。

 

《南乐县志》(民国三十一年)卷三 官师:

明 县丞(嘉靖)邱瓒,乾州人。知印。

 

2.邱青藜 知县(清 职官 南乐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续志 卷一 职官:

明 南乐县 知县邱青藜,饶平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任。

 

《南乐县志》(清光绪二十九年)卷三 官师:

清 知县 邱青藜,饶平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任。

 

《南乐县志》(民国三十一年)卷三 官师:

清 知县(乾隆)邱青藜,饶平人。举人。三十七年任。

 

3.邱性善 序(清 艺文 南乐县)

《南乐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首 序:

新修《南乐县志》后序

古者,史体有三:编年者,一代之始末;传记者,一人之始末;纪事者,一事之始末。今按南邑志中,纪年、沿革,编年体也。天文、地理、建置、赋役、风俗、方物、秩祀、艺文,纪事体也。帝纪、职官、选举、宦业、人物,传记体也。然文体虽殊,而□□信□。□□□□□同苟非□得之□□□□□□□□□□□□□□□□□□□□□五年,为值辛卯之岁,我皇上仁泽远沛,蠲免钱粮,署中无事,即与邑中贤士大夫慨然有修举废坠之志。屡走简邀予续貂,予未遑也。是岁仲冬,予以公车北上,迂道南邑,始得身至其境。循宋堤,涉黄河故道,一望平衍,水易为患,其地理槪可知矣。然而,田畴尽辟,枣梨成列,其民皆朴而无华,恭而有礼,则其赋役之均,风俗之美,方物之饶,与夫职官之莅兹土、宦业之著兹土者,不又历历可见乎?及望城郭,则雉堞森森。谒祠宇,则庙貌翼翼。因知其建置之有人,秩祀之孔修也。吊仓、赫二陵,帝乡在兹焉。其斯文之鼻祖乎?出而与缙绅、广文、同学诸先生相接,类皆奇伟雅秀,读其文章,有典有则,是选举之所为,代兴人物之所为,杰出而艺文之所为,蒸蒸者耶?至南乐之名,笔自五代。而定属大名,则自元、明以迄于今。沿革之故,旧志固已详载言之矣,无可置议者。乃署中无事,简阅故牍,思以所见,参之所闻,而版章磨灭,莫可辨识。又以南邑蕞尔,不列分野之条,不详纪年之事。其间征籍之增减,与夫天事、人事之宜续者,已阙略于四十余年之间。若再为迟延,欲访其遗踪而父老无存,不几□望于文献之终湮乎?此吾友王公与南邑绅士所为慨然而兴。予亦得以浅见寡闻,厕于诸君子之后者也。自斯志之成也,直使予所见适如所闻者,忻喜符□之合;即所见不尽所闻者,亦可以次第研究而得之矣。则谓予南乐之游,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焉,奚不可哉?

时康熙辛卯仲冬朔吉东武孝廉 邱性善撰

 

《南乐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首 姓氏:

新修《南乐县志》姓氏:纂辑、乙酉科举人、诸城邱性善。

4、清丰县

春秋,为顿丘邑。西汉初,始置顿丘县。晋泰始二年(226),置顿丘郡,辖顿丘、阴安等县。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繁阳县并入顿丘县。永安元年(528),析顿丘县地入内黄县。北齐,省阴安县入顿丘县,之后废顿丘县、顿丘郡。隋开皇六年(586),复置顿丘县。后,析顿丘县之一部入澶渊县。唐大历七年(772),析顿丘、昌乐之地置清丰县。宋熙宁六年(1073),撤顿丘县入清丰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今清丰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

《清丰县志》(清同治十一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上峰 知县(清 职官 清丰县)

《大名府志》(清咸丰三年)卷十一 职官:

清丰 知县 邱上峰,长宁人。进士。乾隆元年任。

 

《清丰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卷四 官师:

知县 邱上峰,长宁人。进士。乾隆元年任。

 

《清丰县志》(民国三年)卷四 官师:

邱上峰,长宁人。进士。乾隆元年任。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