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河南省(许州府(许昌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2 16:32

(十二)许州府(许昌县)

 

唐尧时,昆吾族部落的首领许由率众耕牧于此,故名“许”。周代,称许国,秦置许县。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后,因“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南北朝时,设许昌郡。隋大业三年(607), 改许州为颍川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颍川郡为许州。天宝元年(742),许州改称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复称许州。宋元丰三年(1080),升许州为颍昌府。大观四年(1110)仍称许州。明、清以至民国元年因之。1913年,废许州改为许昌县。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地区。1986年,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

《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八条。

 

1.邱凌霄 援例(清 选举 许州)

《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卷六 选举志:

清 许州 援例邱凌霄。

 

1、襄城县

春秋时名“汜”,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居于汜。公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迨秦统一,设襄城县。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东汉,恢复襄城原名。其后迄今,县名一直未变。今襄城县属许昌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襄城县志》(清乾隆十一年),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嘉惠 教谕(明 职官 襄城县)

《襄城县志》(清乾隆十一年)卷四 官师志·职官:

教谕 邱嘉惠,永丰人。

 

2.邱运亨 知县(清 职官 襄城县)

《襄城县志》(清乾隆十一年)卷四 官师志·职官:

知县 邱运亨,顺天大兴人。典史保举。雍正七年任。

 

3.邱贤 都司(清职官襄城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九 职官十:

襄城营都司 邱贤,泉州人。投诚。康熙元年任。

 

2、长葛县

长葛,据传为“古葛天氏之故地”。长葛之名始见于《春秋》:“宋人伐郑围长葛”,属郑国,为城邑。战国初,易名为长社。应邵说:“其社中树暴长,更名长社。”秦,置长社县。东魏,改颍川县。隋,改长葛县。1993年撤县设长葛市。属许昌市管辖。

《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长葛县志》(民国二十年),丘氏相关条目四条。

 

1.邱聪方 教谕(明 职官 长葛县)

《长葛县志》(民国二十年)卷八 职官表:

教谕(洪武)邱聪方,永宁人。秀才。

 

2.邱琳 贡生(明 选举 长葛县)

《长葛县志》(民国二十年)卷七 科举表:

岁贡 邱琳,洪武十八年直隶肃宁知县。

 

3.邱壮临 知县(清职官长葛县)

《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卷五 官师志下·职官:

长葛县 知县 邱壮临,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任。

 

《长葛县志》(民国二十年)卷八 职官志:

知县(乾隆)邱壮临,广东饶平人。举人。三十六年任。

 

4.邱元宸(元震)典史(清 职官 长葛县)

《许州志》(清道光十八年)卷五 官师志下·职官:

长葛县 典史 邱元震,绍兴会稽人。(乾隆十六年前任?)

 

《长葛县志》(民国二十年)卷八 职官表:

典史(雍正)邱元震,浙江会稽人。十二年任。

 

(十三)禹州

据《史记·夏本纪》载: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夏者,帝禹封国号也。《郡国志》颍川郡条下载:阳翟,禹所都。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秦灭韩,以其地置颍川郡。西晋时,罢郡设阳翟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撤销阳翟县。至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恢复原阳翟县的辖区。唐以后,阳翟县名一直被沿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军。金大定二十年(1180),改军为州,称颍顺州。大定二十四年(1184),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清,沿袭明制,仍为禹州。民国二年(1913),禹州改为禹县。1949年后,县名沿用。1988年,禹县改为禹州市。今归许昌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禹州志》(清同治九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六条。

 

1.邱隅 州判(明 职官 禹州)

《禹州志》(清同治九年)卷四 职官表:

州判 邱隅,颍上人。由岁贡任。(嘉靖年)

 

《禹州志》(清同治九年)卷十七 列传·宦迹:(明)

钧州判官邱隅,江南颖上县人。嘉靖中,由监生(旧志《秩官志》作“岁贡”。盖明时,岁贡亦入国子监也)任。外朴内明,事体□达。有告讦隐私者,被逮,三命他官讯,不获。直隅审之,得情焉。(旧志)

 

2.邱嶅 知州(明 职官 禹州)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三 职官四:

开封府 禹州 知州 邱嶅,浙江桐乡人。举人。嘉靖三十六年任。

 

《禹州志》(清同治九年)卷四 职官表:

知州 邱嶅,桐乡人。由举人嘉靖三十九年任。

 

1、密县

春秋时,为郑国都城,并设新密邑。秦统一六国后(前221),设密县。此后以至1986年,县名一直沿用。1987年,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县级),隶属郑州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密县志》(民国十三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云龙 知县(明 职官 密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三 职官四:

开封府 密县 知县 邱云龙,湖广麻城人。举人。万历十四年任。

 

《密县志》(民国十三年)卷七 职官志:

知县 邱云龙,湖广麻城。举人。万历十四年任。

 

2.邱景云 知县(清 职官 密县)

《密县志》(民国十三年)卷七 职官志:

知县 邱景云,福建永春州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任。

 

《密县志》(民国十三年)卷十五 循政志:(清)

邱景云,改建书院,振兴学校,密之文风自此渐变。至今,士子犹感其作养云。

 

《密县志》(民国十三年)卷十八 艺文:(清)

萧曹庙碑记 邑令 邱景云

萧、曹二公祠之建,其为吏者师乎?曰:“二公尝相汉矣,非可以吏名也。然则,其建于各州县之治也,奈何?”曰:“萧何为沛主吏掾,而曹则沛狱掾也。”吏艳之,曰:“此中固有发迹者,其人则奉以为师,争自谨守,以庶几无过眚已矣。”密邑僻处山陬,风淳而牍简,九房书吏向置主于房中祀焉。乾隆癸巳二月,前令张君倡率官吏建祠于治之东偏,塑二公像,合诸吏以祀之。是年四月,余莅兹邑,迨九月落成,丐余文以记。余闻二公之相汉也,民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矢。载其清净,民以宁一。”然则,清净固二公之所以为治者乎?夫谨守管钥者为吏,而舞文弄法者非吏;木讷长厚者为吏,而刻深务名者非吏。观二公所行与所择吏之事,其堪为吏法可知也。昔卓君之莅兹土也,余不知其倡吏者何?若然,史称其吏民亲爱,不忍弃之。余不敏,治绩未能如古而爱民之心则一。窃颇为吏者,慎持文法,谨身寡过,体余无欺之心以不欺于民,驯至民输诚以献,无情不得尽辞,而友助亲睦,共享太平之福,岂惟尔吏能法萧、曹而进身有阶哉?即以几于汉治之近古也,当无不可。

 

2、新郑县

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晋泰始二年(226),新郑并入苑陵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恢复新郑县。大业初年,废苑陵县,并入新郑县。其后至1993年,县名一直未变。1994年,撤销新郑县,设立新郑市(县级),属郑州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之徒 训导(明 职官 新郑县)

《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卷七 职官表:

训导(天启)邱之徒,兴平人。

 

2.邱士标 教谕(清 职官 新郑县)

《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卷七 职官表:

教谕(康熙)邱士标,泌阳人。拔贡。二十五年任。补传。

 

《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卷八 循吏传:(清)

邱士标,泌阳拔贡生。康熙二十五年,任教谕,加意振兴。时学署久圮,秉铎者多赁屋而居,士标捐赀四十金为创建,门生辈复醵金助之。学旧有田七十余顷,兵燹后为土民侵渔殆尽,士标与庠生靳国正等极力申请,查复十余顷。泐石以记,至今赖之。(采创衙舍复学田记)

 

 

(十四)郑州

郑州,是夏、商王朝的都邑,夏、商、郐、管、郑、韩6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583),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596),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金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代,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48年,解放军解放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郑县志》(民国五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邱立斋 学正(清 职官 郑州)

《郑县志》(民国五年)卷七 秩官志:

清 学正 邱立斋,嘉庆四年任。

 

1、荥泽县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武县置。古时该地有一片沼泽区,《尚书·禹贡》:“荥波既猪(潴)。”《汉书·地理志》曰:“人于河,轶为荥。”师古曰:“轶与溢同,言济水入河,并流而南,截河,又并流溢出,乃为荥泽”,故名荥泽,治所在今郑州市区西北古荥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并入管城县。宋元祐元年(1086),复置。明成化八年(1472),因河患南徙至今古荥镇。1931年,与河阴县合并为广武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荥泽县志》(清乾隆十三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陵 知县(明 职官 荥泽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三 职官四:

开封府 荥泽县 知县 邱陵。

 

《荥泽县志》(清乾隆十三年)卷四 职官:

知县 邱陵。(旧志)

 

2.邱兆麟 艺文(明 人物 荥泽县)

《荥泽县志》(清乾隆十三年)卷十三 艺文:(明)

重修县学记 邱兆鳞

荥泽县,按古牒:背黄河,肩臂广武山,盖古战场地,为楚、汉两军对垒处也。犷悍若其积习,而又频有河患,百姓污邪,半侵荡于冯夷,是瘠国也。至万国玉帛,其自楚、蜀、滇、黔、东西粤,轮如簇,蹄如织,无不自此辿者,是又疲国也。瘠与疲两者并攻,是为其下,且不分士与民,朝夕惟粟米、布缕、力役三征并营,又宁有一刻暇为诗书礼乐之事?而即为上亦然,人力既不能与河伯争气,运富之效已无所冀于生聚,官守复不能与司农争考课,拙之名自无所辞于催科。嗟乎!礼乐,王者积百年而后兴教化,圣人俟三年而始成。而以语于荥之令,且不能一月待一岁淹焉,乌在其能循职修业,过而问钱谷刑名域以外者乎?乃今庞杰,则吾窃有异焉。吾课吏固有比较之一法,凡令逐月日职业所应为,无不分款列一册中,两阅月一赴比。他县腴僻,未尝不刻绳;而于荥,独用恕,盖念其瘠且冲也。而荥册中,顾且赋完盗息,弊厘讼止,先他令犹未也。学校、堂庑久成圮废,师儒之皋比既虚,子弟之弦诵遂绝,前是为斯令,若以□不闻而过之,非不□□日不暇也。即有,暇力不足也。而册中,顾复载令□□为诸士民风,所以修举之事,抡材鸠工。天启七年一举,至崇祯元年令归自觐再举。丙凡庠中所为,圣□、贤庑、棂坊、乡祠,又与夫官舍、书室,无不焕然一新。□成之日,序东西桥门内外,师秉铎,士执经,令设绛□,雍雍而与,诸隽义曰:“谈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之事,安所见荥之国独为瘠为疲?又安所见礼乐教化必待百年、三年而后兴且成也?”乃知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无不可底之功,豪杰兴于无待,亷立□□闻风。倘两河之吏、之士、之民尽如荥邑,三代□何□可以复见。而乃至今观风者,临广武而叹曰:“时无英雄无豪雄也哉?”荥令勉矣,荥之士与民勉矣。□幸职任保□,得韦观其盛,故不能辞荥诸士之请,而特为之记。

 

2、河阴县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置河阴县。以县置于黄河之南而得名。治在今荥阳市东北。后治所屡有迁移,但皆在今荥阳市东北一带。明洪武二年(1369),由广武山北大峪口徙治广武山南黄店街(今广武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省入荥泽县。1913年,复置。1931年,与荥泽县合并为广武县。

《河阴县志》(民国十三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丘府君 墓志(唐 其他 河阴县)

《河阴县志》(民国十三年)附《河阴金石考·目录》:

唐 丘府君墓志铭。(无内文,只有目录)

 

2.邱自成 教谕(明 职官 河阴县)

《河阴县志》(民国十三年)卷十二 职官表:

明 教谕(隆庆)邱自成,肥城人。(据二年大师姑祖师庙碑补)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河南省(陕州、光州)

(十五)陕州

西周时,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是为焦国;又封虢仲于陕,是为虢国。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90),置陕县。“陕,隘也”,就是险要难以通行的地方。陕县县境位于崤山山岭的环抱之中,“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故以“陕”为名。一说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原为界,分陕而治,故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置陕州。隋改陕县。唐,复改陕州。五代、宋、金、元、明、清,均称陕州。1913年,废州置县。1949年,复名陕州。1959年,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动工兴建,陕县与三门峡市合并。1962年,恢复陕县建置,县治设于三门峡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八条。

 

1.邱行恭 刺史(唐 职官 陕州)

《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卷五 职官·历代官属:

邱行恭,陕州刺史。

 

2.邱山 贡生(明 选举 陕州)

《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卷七 选举:

贡生 邱山,学正。

 

3.邱崧 贡生(明 选举 陕州)

《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卷七 选举:

贡生 邱崧,砀山训导。

 

4.邱文藻 知州(清 职官 陕州)

《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卷五 职官:

知州(直隶陕州)邱文藻,湖北黄陂县人。进士。

 

《陕州直隶州志》(清光绪十七年)卷五 职官:

知州(中间无从察考□)邱文藻,湖北黄陂县人。进士。道光三十年任。

 

1、灵宝县

灵宝历史悠久,由灵宝、阌乡两县合并而成。灵宝县自汉元鼎三年(前114)建县,而后几易其名,汉称弘农县,隋为桃林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名灵宝县。阌乡县,史称湖县,北魏正光中更名湖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废,后复置。唐乾元三年(760),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769),复为湖城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入灵宝县。元丰六年(1083),复置。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废,入阌乡县。明洪武元年(1368),复灵宝县。清因之。1954年,撤销阌乡县,并入灵宝县。1993年,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今属三门峡市管辖。

 《灵宝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士典 县丞(清 职官 灵宝县)

《灵宝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七 职官:

县丞 邱士典,拔贡。广东琼山人。

 

2、阌乡县

阌乡县,原名胡。秦初,为胡关地。前汉,在胡关地置胡县(以水命名),此为阌乡有县之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更名湖。后汉、三国、魏、晋仍旧。南北朝时期,元魏改湖县为湖城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在原湖城县旧址置阌乡郡,领阌乡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阌乡郡。十六年(596),省湖城县入阌乡县,移治于湖城。义宁元年(617),复置湖城县,仍置阌乡县。唐武德元年(618),改凤林郡(原弘农郡)为鼎城,移治阌乡。元至元二年(1265),省湖城入阌乡。明洪武元年(1368),阌乡县移治于唐湖城县旧址。清代、民国至1953年,仍治于此。1954年,灵宝、阌乡两县合并,设立县级灵宝市,属三门峡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阌乡县志》(清光绪二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长春 仙释(元 人物 阌乡县)

《阌乡县志》(清光绪二十年)卷十 人物·仙释:

元 邱长春,号邱神仙。

 

2.邱如阜 知县(明 职官 阌乡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四 职官五:

河南府 阌乡县 知县 邱如阜,北直枣强人。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

 

《陕州直隶州志》(民国十七年)卷五 职官:

县令(阌乡县)邱如阜,枣强。举人。

 

《阌乡县志》(清光绪二十年)卷三 职官:

知县 邱如阜,北直隶枣强人。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

 

3.邱璠 县丞(清 职官 阌乡县)

《阌乡县志》(清光绪二十年)卷三 职官:

县丞 邱璠,上杭人。监生。道光二十九年任。

 

(十六)光州

春秋时期为黄国。鲁僖公十二年(前648),楚灭黄,黄地入楚。秦,置潢川县。西汉初(前206),置弋阳县。东汉初(前26),改弋阳为弋阳侯国。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分汝南、江夏郡置弋阳郡,郡治弋阳县,辖弋阳、期思、轪(念dài)和西阳4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分汝南、弋阳郡地置汝阴郡。惠帝元康元年(291),分弋阳郡置西阳郡。

南朝梁武帝太清元年(547),置光州,治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唐太极元年(712),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明,辖境扩大至今息县。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改为潢川县。

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区二专署同迁县城设治。5月,撤销鄂豫区所辖一、二专署,合并为潢川专署,辖潢、光、固、息、商、罗、新7县。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为信阳专署,潢川县隶属之。1970年,信阳专区改称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信阳地区和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

《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十八条。

 

1.邱嵩 吏目(明 职官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二 秩官志:

明 吏目 邱嵩,嘉兴人。弘治初任。

 

2.邱檄 吏目(明 职官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二 秩官志:

明 吏目 邱檄,嘉定人。监生。万历五年任。

 

3.邱云程 仕贤(明 人物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三 选举志:

明 举人 邱云程,(万历丁酉科)任宜城县知县。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八 仕贤列传:(明)

邱云程,字还虚,光州人。幼颖慧,一目数行下,应童子试,学使者大奇之,中万历丁酉科乡魁。戊戌下第,扃户谢客于西铭,太极诸书莫不洞见精奥。著有《四书诗经醒心篇》行世。郡中知名士如黄忠烈絧、杨提学景明,皆出其门。初授蒙阴令,有治声。晋户曹,除襄阳知府。未三月,以刚直触忌,左迁宜城令。宜地僻少文,云程至,首以兴学育才为务。母老,不便迎养,弃官归。书帙外,毫无所有。宜人感其清廉,咸泣送百里外。(节旧志)

 

4.邱山 贡生(明 选举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三 选举志:

明 五贡生(恩、拔、副、优、岁贡,前志不载科分,今照录)邱山,任沔阳州训导。(嘉靖年以后?)

 

5.邱际清 忠义(清 人物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五 忠义列传:(王开贻附 邱际清)

王开贻,字定山,光州人。性刚鲠,尚气节,早岁能文,讲求根柢之学。嘉庆戊寅,中副车。辛巳,举于乡。旋,充觉维官学教习,选邓州学正。青箱守业,绛帐传经,一时后进多所成就。俸满,保举选授安徽建德县知县。时正发逆肆乱,盗贼蜂起。甫下车,即号召乡团筹划战守,百姓倚为长城,方谓民情足恃,有备无患矣。迨咸丰四年九月二十三日,粤匪大至犯建德。开贻陈兵待战,以少胜多,杀贼无算,余匪乃遁去。越二日,突有九江败贼数千奋刀来扑。即督勇出北门迎击,亟令其戚张复泰、邱际清调团赴各门堵御,并令从九严国佐带勇助剿。无如贼至益众,凶猂异常,国佐力战中矛而亡。开贻自度城不可守,然犹亲冒矢石,杀贼数十名,擒穿黄马褂贼目一名,手斩之。卒因众寡不敌,力竭阵亡。张复泰、邱际清同时遇害。嗣经大吏以死节状上闻,奉旨从优议恤,祀昭忠祠。

 

6.邱天合 忠义(清 人物 光州)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五 忠义列传:(王浚奎附 邱天合)

武生王浚奎,州之潘家店人也。生有膂力,胆略过人。咸丰七年前升州郑,檄令管带州城五门练勇,于是驰驱报国,慷慨成仁。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发逆牛洪等窜扰州境之南乡,浚奎号召少年自成一队,往来游击,贼终不得逞,乡邻赖以保全。其明年,匪首张总愚等复于十一月十五日窜至州境南乡之隆兴寨,逆焰鸱张,围攻益急。浚奎愤不顾身,亲率敢死士邱天合、李占元、何国泰等多人出寨迎击。披发呌天,挥刀入阵,手刃贼目六七人。贼亦不敢争锋,无如贼众我寡,四面受敌,竟不得脱,身受鳞伤,四肢亦被残毁,遇害最酷。

 

1、光山县

光山,周时为弦子的封国,称弦国,故有“弦山”之称。秦属九江郡。西汉,置西阳县。南朝宋文帝元嘉中期,置光城县。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隋炀帝开皇十八年(598),更光城为光山,光山之名自此始。其后以至今,县名一直未变。1998年,隶属地级信阳市管辖。

《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六条。

 

1.邱阳 进士(明 选举 光山县)

《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卷十七 选举:

进士(嘉靖壬辰科林大钦榜)丘阳,光山人。未仕卒。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四十五 选举二:

进士(嘉靖壬辰科林大钦榜)邱阳,光山人。未任。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科举:

进士(嘉靖壬辰)邱阳,未仕。

 

2.邱添祖 举人(明 选举 光山县)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科举:

举人(永乐丁酉)邱添祖,定州知州。

 

3.邱光观 举人(明 选举 光山县)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科举:

举人(崇祯庚午)邱光观。

 

4.邱俊 贡生(明 选举 光山县)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科举:

诸贡(天顺己卯)邱俊,绵州知州。

 

5.邱俸 例选(明 选举 光山县)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例选:

例选 邱俸,知县。

 

6.邱兰 椽考(明 选举 光山县)

《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出身表·掾考:

掾考 邱兰,州同。

 

2、固始县

固始,夏、商为蓼国地。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此时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西汉,于潘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26),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县名由寝丘改为固始。固始,乃“坚固通始”之意。其后以至今,县名一直未变。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固始为其辖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固始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邱腾 知县(明 职官 固始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四 职官五:

知县(汝宁府 固始县)邱腾,湖广沔阳人。进士。嘉靖四十四年任。

 

《光州志》(清光绪十二年)卷六 宦迹列传:(明)

邱腾,沔阳州人。嘉靖四十四年以进士知固始。初抵任,年始既冠,慕循良之治,敷政以惠养为先。慈祥恺悌,耻言击断。事母尤纯孝,以安舆迎之署,色养备至,邑人化之。旧志称为绮龄粹质,雅志古人,甘雨和风,泽被穷瘠,良不诬也。历二载,升户部主事。(节旧志)

 

《固始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卷四 秩官表:

知县(嘉靖四十四年)丘腾,沔阳。进士。升户部主事。见宦迹。

 

《固始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卷四 秩官表·宦迹:(明)

丘腾,沔阳州人。由进士升户部主事。绮年粹质,雅志古人,清氷守己以惠养闾阎,纯孝事母以广励风化。和风甘雨,穷瘠之蒙被,岂浅鲜哉?

 

2.丘民牧 贡生(明 选举 固始县)

《固始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卷六 选举表:

贡士(万历甲午)丘民牧,任训导。

 

3.丘住儿 武举(明 选举 固始县)

《固始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卷六 选举表:

武举(万历)丘住儿,镇抚司。

 

3、息县

周武王时,封文王37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侯国。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秦因之。西汉,改名新息县。北周时,改置息州,均为州郡治所在地。隋大业三年(607),废息州为汝南郡。新息县属之。唐朝武德四年(621),以县置息州。贞观元年(627),废息州,县属豫州。金朝泰和八年(1208),置息州,以新息县为州治所在地。元中统三年(1262),省;四年(1263),复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将新息县省入息州。明洪武四年(1371),降息州为息县。此后,县名一直未变。今息县属信阳市管辖。

《息县志》(清嘉庆四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邱立斋 教谕(清 职官 息县)

《息县志》(清嘉庆四年)卷三 职官:

清 教谕 邱立斋,河内人。居仁见任。

 

4、商城县

战国时为“楚尾吴头”。秦,属九江郡。汉,置雩娄县。隋,改殷城县。宋建隆元年(960),避宣祖弘殷讳,改称商城县。至道三年(997),并入固始县为商城镇。明成化十一年(1475),从固始析出,复置商城县。此后至今,县名沿用。现属信阳市所辖。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商城县志》(清嘉庆八年),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邱一竒 知县(明 职官 商城县)

《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卷三十四 职官五:

汝宁府 商城县 知县 邱一竒,湖广黄冈人。举人。万历二年任。

 

《商城县志》(清嘉庆八年)卷七 官师志·职官:

知县 邱一竒,黄冈人。举人。万历二年任。

 

2.邱正时 助修(清 人物 商城县)

《商城县志》(清嘉庆八年)卷末:

助修姓氏:香上保 生员 邱正时,捐钱贰千文。(缴)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