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山东省(莱州府<掖县

字号+ 作者:大宗谱编纂委员会 2016-08-02 16:01

(十三)莱州府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

明洪武元年(1368),升为莱州府,治掖城,登州、宁海州皆归其管辖。六年(1373),降为莱州。九年(1376),复为府,辖平(度)、胶二州和掖、潍、昌(邑)、高 (密)、即(墨)五县。

清沿明制。康熙五年(1666),设登莱道,治于莱州。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为登莱青道,仍治于莱州。乾隆年间(1736——1795),将掖县划分为储积、龙德、神山、临过、仙化、进士、八里共七个乡,下辖八十三个社。光绪三十一年(1905),胶州(含高密、即墨)直隶。宣统二年(1910),划莱州为城区、沙河区、储积区、龙德区、福禄区、神山区、仙化区、掖源区、临郭区、淇水区、朱桥区、西由区,区下设社、村。

中华民国废府留县,由省直辖。1941年,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复并入掖县。1988年,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四十一条。

 

1. 邱处机 仙释(金 人物 莱州府)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二百 杂志·寺观:

莱州府 青萝观,在府城南。元时,国戚黄姑学道之所。后为真人邱处机道场,赐名额“迎祥观”。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十二 人物下·仙释:(金)

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海上七真之一。尝访道至劳山,见其奇秀,遂栖养久之。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十五 艺文·诗:

劳山  一名鳌山  邱处机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群峯削碣几千仭,乱石穿空一万株。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十五 艺文·诗:

狮子峯  邱处机

鳌山东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

浩渺碧波千万里,尽成金色满山东。

 

2. 邱伸 贡生(明 选举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府学)邱伸,州判。

 

3. 邱阡 贡生(明 选举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府学)邱阡,县丞。

 

4. 邱仲 贡生(明 选举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府学)邱仲,训导。

 

5. 邱阿 贡生(明 选举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府学)邱阿,教谕。

 

6. 邱宗岱 贡生(明 选举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鳌山卫学)邱宗岱,主簿。

 

7. 邱濬 艺文(明 人物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十四 艺文中·论:

海运论  邱濬

海运之法,自秦有之。唐人亦转东吴粳稻给幽燕,然亦给远方之用而已。用以足国,则始于元焉。初,伯颜平宋,命张瑄等以宋图籍自崇明由海道入京师。至元十九年,始建海运之策,命罗璧等造平底海船运粮,从海道抵直沽。是时,犹有中滦之运,不专于海道也。二十八年,立都漕运万户府以督岁运。至大中,以江淮江浙财赋府,每岁所办粮充运,以至末年,专仰海运矣。海运之道其初也,自平江刘家港入海,至海门县界开洋,月余始抵成山。计其水程,自上海至扬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最后千户殷明畧者,又开新道,从刘家港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入界河。当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说者谓其虽有风涛漂溺之虞,然视河漕之费,所得盖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我朝洪武三十年,会通河通利,始罢海运。考《元史·食货志》论海运有云:“民无挽输之劳,国有积蓄之富,以为一代良法。”又云:“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盖多。”作《元史》者,皆国初史臣,其人皆生长胜国时,习见海运之利,所言非无所征者。窃以为,自古漕运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陆运以车,水运以舟,而皆资乎人力。所运有多寡,所费有繁省,漕河视陆运之费省什三四,海运视河运之费省什七八。河漕虽免陆行而人挽,如故海运虽有漂溺之患,而省牵率之劳。较其利害,盖亦相当。今漕河通利,岁运充积,固无资于海运也。然善谋国者,恒于未事之先而为意外之虑。今国家都幽,盖极北之地,而财赋之入,皆自东南而来。会通一河,譬则人身之咽喉也。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祸。况自古皆是转搬,而以盐为佣直。今则专役军夫长运,而加以兑支之耗,岁岁常运,储积之粮虽多,而征戍之卒日少。食固足矣,如兵之不足何?迂儒为远虑,请于无事之秋,寻元人海运之故道,别通海运一路,与河漕并行。江西、湖广、江东之粟照旧河运,而以浙西东濒海一带,由海通运,使人习知海道,一旦漕渠少有滞塞,此不可来而彼来,是亦思患预防之先计也。家居海隅,颇知海舟之便。舟行海洋,不畏深而畏浅,不虑风而虑礁,故制海舟者,必为尖底,首尾必俱置柁。卒遇飓风,转帆为难,亟以尾为首,纵其所如。且飓风之作,多在盛夏。今后率以正月以后开船,置长篙以料角,定盘针以取向,一如番舶之制。夫海运之利也,以其放洋;而其险也,亦以其放洋。今欲免放洋之害,宜预遣习知海道者,起自苏州刘家港,访问傍海居民、捕鱼渔户、煎盐灶丁,逐一次第踏视海涯,有无行舟潢道、舶船港汊、沙石多寡、洲渚远近,亲行试验,委曲为之设法。可通则通,可塞则塞,可回避则回避,书图具本,以为傍海通运之法。万一可行,是亦良便。若夫占视风候之说,见于沈氏《笔谈》。每日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舟。至于巳时即止,则不遇飓风矣。中道忽见云起,即便易舵回舟,仍泊旧处。如此可保万全,永无沉溺之患。万一言有可采,乞先行下闽、广二藩,访寻旧会通番航海之人,及行广东盐课提举司、归德等场,起取惯驾海舟灶丁,令有司优给驿遣,既至访询。其中知海道曲折者,以海道事宜许,以事成加以官赏。俾其监工照依海舶式样,造为运船及一应合用器物。就行委官,督领其人,起自苏州,历扬、淮、青、登等府,直抵直沽滨海去处,踏看可行与否。先成运舟十数艘付与驾使,给以月粮,俾其沿海按视经行,停泊去处所至,以山岛港汊树幖帜,询看是何州县地方,一一纪录,造成图册。纵其往来十数次,既已通习,保其决然可行无疑,然后于昆山太仓起盖船厂,将工部原派船料,差官于此收贮,照依见式,造为海运尖底船只。每只量定军夫若干,装载若干。大抵海舟与河舟不同。河舟畏浅,故宜轻;海舟畏风,故宜重。假如海艘载八百石,则为造一千石舟,许其以二百石载私货。三年之后,军夫自载者,三十税一;客商附载者,照依税课常例。就于直沽立一宣课司收贮,以为岁造船料之费。其粮既从海运,脚费比漕河为省,其兑支之加耗宜量为减杀。大约海船一载千石,则可当河舟所载之三。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或倍之,则漕卒亦比旧省矣。此又非徒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老宋朱子文集其奏札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沿海云处□□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山东、河南之路不通,国用不继。至正十九年,议遣户部尚书贡师太往福建,以闽盐易粮给京师,得数十万石,京师頼焉。”其后,陈友定亦自闽中海运进奉不绝。况今京师公私所用,多资南方货物。而货物之来,苦于运河窄浅,舳舻挤塞,脚费倍于物值,货物所以踊贵而用度为难。此策既行,则南货日集于北。空船南归者,必须物实,而北货亦日流于南矣。今日富国足用之策,莫大于此说者。若谓海道险远,恐其损人费财,请以《元史》质之。其海运,自至元二十年始,至天历二年止,偹载逐年。所至之数,以见其所失,不无意也。窃恐今日河运之粮,每年所失不止此数,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捱次之守,而其支兑之加耗,每石须有所减,恐亦浮于所失之数矣。此策既行,果利多而害少,又量将江淮荆湖之漕折半入海运,除减军卒以还队伍,则兵食两足,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服朝鲜、安南边海之夷,诚万世之利也。章句末儒,偶有臆见,非敢以为决然可行、万世无弊也。念此乃国家万年深远之虑,姑述此。尝试之策,请试用之。试之而可则行,不可则止。

 

8. 邱橓 艺文(明 人物 莱州府)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十五 艺文下:

登艾山   邱橓

底事山名艾,山应艾父多。

何人撷芳草,为我拔沉疴?

泉暗岩交树,天低海漾波。

黄公旧庐近,忍听阮咸歌!

 

1、掖县

即今莱州市。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中华民国废府留掖县。1949年后,掖县仍存。1988年,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县级)。今属烟台市管辖。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十二条。

 

1. 邱孝忠 艺文(唐 人物 掖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五十一 艺文志·石:

唐王庆墓志铭

右王庆墓志铭,高一尺五寸,广二尺三寸,行书三十三行,行二十二字,字径五六分。庆,东莱掖人。龙朔初,为刺史。邱孝忠赏拔,引为谈客。时高丽余孽作梗辽川,诏征舟师,济自黄、腄,邱君以公入参军,谋阅赏酬,庸拜上柱国。军罢,勅授昭武校尉营州都督府泸河镇将。久之,除雅州和川镇将,以母老乞养。万岁通天元年,白虏趑趄,锋交碣石,天子诏左卫将军薛讷绝海长驱,飞挽集于登、莱。监军御史范玄成密表,公除朝议郎,行登州司马,仍充南运使。圣历年运停,还任。神龙元年十一月二日,卒于官舍。开元九载十一月六日,与夫人吕氏合葬掖城东南五里冈掖山之阴。其略如此,志为初唐体,畜法近李北海,佳制也。惜经磨损,字如烟笼,不甚利观耳。石旧在掖县。

 

2. 邱长春 古迹(元 人物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五 仙释:(金)

邱长春,名处机,号长春子,栖霞人。初学道于宁海之昆嵛山,师王重阳真人,为七真之最。尝至劳山,见□奇秀,遂栖养久之。后入掖,驻迎祥观。元太祖诏求之,与弟子十八人往。达雪山,见太祖,赐宫名曰“长春”。年八十化。

 

3. 邱阜 县丞(明 职官 掖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六 职官:

掖县 县丞 邱阜,嘉靖年任。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职官:

丞(嘉靖十三年)邱阜,临洮人。

 

4. 邱超 训导(明 职官 掖县)

《掖县全志》(清光绪十九年)卷二 职官:

训导(万历四十二年)邱超,昌乐人。岁贡。

 

5. 邱廷璋 举人(明 选举 掖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九十二 学校志·举人表:

举人(弘治八年乙卯科)莱州府 邱廷璋,掖县人。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举人(弘治乙卯)邱廷璋,掖人。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举人(宏治乙卯)邱廷璋,见文学。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四 文学:(明)

邱廷璋,字信之。幼为诸生,即锐志圣贤之学。弘治乙卯举于乡,亲老不仕,长吏礼聘,皆不就。色养二亲,时与生徒究名理,诠释传注,绩学修行,莱人士多出其门。

 

6. 邱陵 贡生(明 选举 掖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掖县学)邱陵,训导。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 邱陵,福山训导。

 

7. 邱伸 贡生(明 选举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嘉靖九年)邱伸,沧州判官。

 

8. 邱仟 贡生(明 选举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嘉靖十三年)邱仟,安肃县丞。

 

9. 邱仲 贡生(明 选举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嘉靖十七年)邱仲,保定卫训导。

 

10. 邱阿 贡生(明 选举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隆庆三年)邱阿,平谷教谕。

 

11. 邱兆麟 艺文(明 人物 掖县)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六 艺文·引:

张恒宇四书近里想引  邱兆麟

予持斧天中,一意藻黼吏治,故一时自行,蔚与里隶,在古首山崆峒之间。名胜之迹,独冠天中,而令君筮仕,乃得是焉。莅任未三月而俗变,一载而政成。百姓歌之,实盎于下,而英升于上。予之报命,实藉其人。用光荐剡,顾犹谓其娴于吏治,或畧于经术也。乃今岁在都门,而令君复致我讲书一帙。讲书,予素不耐读,谓其语扶同而意附会也。沾沾乎学一,先生安所得圣人北海之珠而逢之象罔?惟令君之书不然,求圣人于吾心,复以吾心印圣人,狠钳熟棒,机锋相触。试观其一章之要妙,而拮以一句,一句之要妙,而括以一字,是殆儒生舍筏之岸顶门之针欤?予昔曾相令,亦豪杰卷缩阻止,不得悉自由之地,何以独经?令君而游刃乃尔,乃知《易》所云精义入神,即以成利用安身。令君其文人欤?又不得独以文人目也。其循吏欤?又不得独以循吏目也。要之,经世大业,不朽盛事,吾裕其源而供其取。只今国家多事,铨握乏才,所谓戡大乱而决大疑,舍令君抱负,将安取也?□□□□□□□□□所以能□□。

 

12. 邱启新 贡生(清 选举 掖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掖县学)邱启新。

 

《掖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卷三 选举:

贡生(康熙九年)邱启新。

 

中华丘氏大宗谱·总谱·卷十·方志丘氏录(一)山东省(莱州府<平度州、潍县、胶州、高密县、即墨县>)

2、平度州

战国,为齐国即墨邑。秦始设郡,为胶东郡,即墨城为郡治。西汉高祖四年(前203),置即墨、郁秩、卢乡、平度、下密等县。东汉建初元年(76),郁秩之名废,即为胶东侯国。北齐天宝七年(556),即墨、卢乡、长广三县合并,为长广县。隋初因之。仁寿元年(601),改长广县为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为平度州,领昌邑、潍县。清因之,但于雍正十二年(1734),改为散州,不再领县。

1913年,平度改州为县。1941年至1956年间,在平度县境内设立过平西、平南、平东县、平北(平度)四县。后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四县陆续合并,仍称平度县。1983年,平度县划归青岛市管辖。1989年,平度撤县设市。

《平度州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平度县续志》(民国二十五年),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 邱俊 同知(明 职官 平度州)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六 职官:

平度州 州同 邱俊,正德年任。

 

2. 邱畯 同知(明 职官 平度州)

《平度州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卷三 职官:

州同知(正德)邱畯,大同人。监生。

 

3. 邱志 举人(明 选举 平度州)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九十一 学校志·明举人表:

举人 莱州府(永乐三年乙酉科)邱志,平度人。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举人(永乐乙酉)邱志,平度人。经历。

 

《平度州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卷五 选举:

举人(永乐)邱志,经历。

 

4. 邱鼐 知州(清 职官 平度州)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六十五 职官志:

莱州府 平度州 知州(乾隆五十九年)邱鼐,江南山阳。举人。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七十七 职官志·宦绩:(清)

莱州府 平度州 邱鼐,字楚茳,江南山阳人。乾隆五十九年任平度,严驭胥役,简静不扰。嘉庆七年秋,飞蝗至,遗孽遍野。鼐饬民于来春豫行搜掘,准子易谷,获如山积,费至四千余缗,宿蝻遂不为害。在任十年,岁多丰稔。拟重修州志,未果。去之日,捐俸三百金为版资,以俟来者。(平度志)

 

《平度州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卷四 职官:

知州 邱鼐,山阳人。举人。乾隆五十九年任。有传。

 

《平度州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卷十六 列传二:

邱鼐,字楚茳。由兵马司副指挥外擢莅州,禁戢胥役,简静不扰。嘉庆七年秋,飞蝗自西南缘山谷遗种遍野。鼐饬百姓次春豫行搜抉,准子易谷,获如山积。复殚心捕除,行赏鼓励,至费四千余缗,宿蝻尽歼,咸称其明毅。在任十年,岁多丰稔。以州志无义例,文不核实,思重修之。去日,捐俸三百金为镂板之资,以待后至其事务。诚求类如此。

 

5. 邱杰喜 检察官(民国 职官 平度州)

《平度县续志》(民国二十五年)卷四 政治志·职官:

民国 检察官 邱杰喜,字绶荣,湖南安化人。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科毕业,二十年十月任。

 

3、潍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于下密县置潍州,取界内潍水为名(潍水,即今潍河),潍州之名始于此。大业二年(606),废州为郡,以郡统县,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唐武德二年(619),以北海、营丘、下密三县复置潍州。八年(625),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宋建隆三年(962),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三年(965),又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元至元三年(1266),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所不变。明洪武十年(1377),撤潍州,改称潍县。清、民国,仍因之。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1950年,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1958年,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1961年,复置潍县。1981年,昌潍地区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1983年,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 丘氏(氏族 潍县)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卷十二 氏族:

丘氏,一族祖瑞祯,元代迁潍州。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五十一 艺文志·石:

元邱处机归山操碑:

昆嵛山丹阳马真人琴曲归山操

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复谁知?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嗷嗷兮鴈南归。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嗟人世兮魂欲飞,伤人世兮心欲摧。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青山夜兮明月飞,青山晓兮明月归。饥飡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无乎知兮无乎为,此心灭兮那复疑?天庭忽有双革飞,登三宫兮游紫微。栖霞丘处机书。

 

右元归山操碑,在潍县城北里许玉清宫,金、元古剎也。旧传处机与马丹阳等七人修仙于此,故有七仙庙云。庙有古栢万株,碑立栢林深处,西向。据墨本,高六尺余,宽二尺半,字径二寸四五分,近柳诚悬体,笔力健甚。处机仙迹,详《元史》。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五十二 艺文志·金石目录:

元摹刻邱长春遗墨跋语碑(无年月),潍县。

 

2. 丘克庸 局官(元 职官 潍县)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卷十九 秩官志:

北海县职官 局官(至元元年)丘克镛,监局官。

 

3. 丘□ 司令(元 职官潍县)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卷十九 秩官志:

北海县盐场职官 司令(武宗至大四年)官台 司令 丘□,从仕郎。(塔术丁去思碑)

 

4. 邱凤起 举人(明 选举 潍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举人(崇祯壬午)邱凤起,潍人。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卷二十三 教育志·征举科贡表:

举人(崇祯十五年壬午)邱凤起。

 

5. 邱振 贡生(明 选举 潍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贡生(潍县县学)邱振,县丞。

 

《潍县志稿》(民国三十年)卷二十三 教育志·征举科贡表:

贡生(宣德五年庚戌)邱振,安邑县县丞。

 

4、胶州

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秦,置黔陬县。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

民国二年(1913),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属青岛市辖。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 邱凤来 知州(明 职官 胶州)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六 职官:

胶州 知州 邱凤来,南昌人。嘉靖六年任。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七 职官:

知州 嘉靖 邱凤来,六年任。有传。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二十二 列传·官师:(明)

邱凤来,旧志江西南昌人。嘉靖六年为知州。爽明英断,无苛政冗迹。

 

2. 邱衮 州判(明 职官 胶州)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六 职官:

胶州 州判 邱衮,万历年任。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二十二 列传·官师:(明)

邱衮,旧志江西南昌人。吏员。万历十五年为州判官,明断有为,鞫狱多平反。

 

3. 邱镛 举人(清 选举 胶州)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三 学校志·举人表:

举人 莱州府(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邱镛,胶州人。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一 姓氏:

重修胶州志姓氏:参订、举人 邱镛。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十一 选举:

举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邱镛。

 

4. 邱桂乔 举人(清 选举 胶州)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五 学校志·举人表:

举人 莱州府(同治十二年癸酉科)邱桂乔,胶州人。

 

5. 邱泰 孝友(清 人物 胶州)

《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卷二十九 列传·人物·孝友:(清)

邱泰,字东表。增生。积学能文。乾隆三十年,乡试闱中魁选已定,续得泰卷,副考官某奇赏之,必欲以冠,多士力争弗可。则收其卷起,曰:“不首拔,不如已。毋颠倒,令识者笑吾曹。”正考官不怿,竟罢。三十三年,某复为山东正考官,而泰丁母艰,自是不复与试。家居教授,门下多知名士。性醇笃,勇于为义。族子妇少寡,携其孤丐亲戚以为活。室颓不足自蔽,泰招之来,处以旁舍,给食,教其孤,俾能自持门户,乃遣去。邻女辛氏,其父素与泰善,父母殁,无所归,泰收养之。及笄,为择壻,具奁资,嫁有日矣,以猝疾殁,择地葬之。孙镛,见选举。

 

5、高密县

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亦为齐地。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秦灭六国后,置高密县。西汉本始元年(前73),置高密国,治高密。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高密为章牟。东汉,复称高密。此后,名称沿用,隶属多变。1994年,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归潍坊市管辖。

《高密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 邱拱 知县(明 职官 高密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六 职官:

高密县 知县 邱拱,祥符人。举人。弘治十三年任。

 

《高密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十二 职官:

知县 邱拱,祥符。举人。弘治十三年任。

 

6、即墨县

秦,置即墨县。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即墨县。唐、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省入掖、胶水2县,不久复置。此后,名称沿用,隶属多变。1978年,属青岛市管辖。1989年,撤销即墨县,设即墨市(县级)。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五条。

 

1. 邱处机 艺文(元 人物 即墨县)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十 艺文·文类下:

鳌山  邱处机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羣峰削玉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十二 杂稽·释道:(金)

邱处机,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年十九,为全真学,云游访道至劳山,见其奇秀,改名鳌山,以为栖养之处。元太祖尝召见,言:欲一天下,要在止杀;为治,在敬天勤民;长生,在清心寡欲。问神仙,云:止有却病之法,无不死之方。一日,大雷雨,太液池涸,北岸亦崩,处机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卒年八十。封“长春真人”。

 

2. 邱禾实 进士(明 选举 即墨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九十 学校志·进士表:

进士 莱州府(万历二十六年 戊戌科赵秉忠榜)邱禾实,即墨人。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进士(万历戊戌)邱禾实,即墨人。贵州籍,侍郎。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七 选举:

占籍 邱禾实,邑人。占籍贵州新添卫。万历戊戌进士,官侍郎。

 

3. 邱东昌 举人(明 选举 即墨县)

《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卷七 选举:

举人(隆庆丁卯)邱东昌,即墨人。开州知州。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七 选举:

占籍 邱东昌,邑人。占籍新淦。隆庆丁卯举人。官开州知州。

 

4. 邱登阶 贡生(明 选举 即墨县)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七 选举:

鳌山卫贡士 邱登阶,岁贡。历任简州知州。祀明宦,有传。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九 人物·勋绩:

邱登阶,号丹岩,鳌山卫人。明岁贡生。历任简州知州,所至有政声。殁,祀明宦。

 

5. 邱宗岱 贡生(明 选举 即墨县)

《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卷七 选举:

鳌山卫贡士 邱宗岱,闻喜主簿。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阅读

    《中华丘氏简报》合集在线

    2021-12-02 14:06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一>附录篇 参考谱序)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5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九十>附录篇 诗词采撷)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4

  •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谱之一 (<八十九>附录篇 江西省铜鼓县

    中华丘氏大宗谱·八郎公系

    2017-09-21 09:53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