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东昌府
聊城,古称东昌府,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
“东昌”一词起于封号。《东昌府志》中载,西汉宣帝刘洵封清河王“刚”之子“成”于聊城,为东昌者见侯,简称东昌侯。之所以名东昌,据传,一曰因徒骇河东北过茌平县遥昌乡;二曰聊城自秦以来属东郡,因“东”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以东昌为地名,始于元代。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此,聊城始称东昌。到明、清,路改府,易称聊城。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区还属山东省。1997年,聊城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聊城市。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等,丘氏相关四十条。
1. 邱神绩 兵革(唐 人物 东昌府)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四 兵革:
唐 则天后垂拱四年,博州刺史琅琊王冲令募兵分告贝州刺史纪王慎并诸王,各起兵趣神都,以讨武后。琅邪王冲引兵击武水。武水令郭务悌诣魏州求救,莘县令中道邀冲,恐不敌,入武水闭门拒守。冲焚其南门,因风回军,不得入。而堂邑董元寂为冲击武水,谓人曰:“冲乃反也。”冲斩元寂以徇。众惧而散。冲还走博州,为守门者所杀。武后令左金吾将军邱神绩讨诸王。神绩至博州,官吏素服出迎,神绩尽杀之,凡破千余家。(以上《通鉴》)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卷十一 通纪:
唐 则天后垂拱四年,博州刺史琅琊王冲令募兵分告贝州刺史纪王慎并诸王,各趣神都以讨武后。琅邪王冲引兵击武水,武水令郭务悌诣魏州求救,莘县令中道邀冲,恐不敌,入武水闭门拒守。冲焚其南门,因风回军,不得入。冲斩董元寂以徇,众惧而散。冲还走博州,为守门者所杀。武后令左金吾将军邱神绩讨诸王。神绩至博州,官吏素服出迎,神绩尽杀之,凡破千余家。(以上《通鉴》)
2. 邱廷溶 同知(清 职官 东昌府)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十五 职官一:
清 同知 邱廷溶,元和捐贡。乾隆二十八年任。
1、聊城县
春秋时,为齐国西境聊、摄、清邑地。战国,为齐国聊城邑。秦,置聊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博州,治聊城县。大业初年,废博州。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博州,聊城县仍为州治。明、清,聊城县均为东昌府治,其县西境仍为堂邑县。民国后,历为道公署驻地。
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为专员公署驻地。1951年,撤销聊城城关区,划归聊城县。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县、堂邑县均随聊城专区还属山东省。1956年,撤销堂邑县,该县东部区划入聊城县。1958年,聊城县改置聊城市。1963年,聊城市复改为聊城县。1983年,再度置聊城市。1997年,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被撤销,设立地级聊城市,原县级聊城市改置为东昌府区。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四条。
1. 丘昆 闸官(明 职官 聊城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十六 职官二:
明 聊城县 通济桥闸官 丘昆,徐州人。万历十二年任。
2. 邱凤苞 举人(清 选举 聊城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百三 学校志·举人表:
清 举人 东昌府(道光八年戊子科)邱凤苞,聊城人。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卷七 选举志:
清 举人(道光八年戊子)邱凤苞。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卷七 选举志:
清(拔贡副贡优贡)邱凤苞,嘉庆乙酉拔贡。
3. 邱尚朴 贡生(清 选举 聊城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五 选举三:
清(拔贡副贡优贡)邱尚朴,聊城人。嘉庆戊午优贡。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卷七 选举志:
清(拔贡副贡优贡)邱尚朴,嘉庆戊午优贡。
4. 邱占鳌 忠节(清 人物 聊城县)
《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卷八 人物志·忠节:
清(咸丰十一年、同治二年,土匪发捻之乱,绅耆士庶即团长团丁殉难)府署人:邱占鳌。
2、堂邑县
隋开皇六年(586),置堂邑县。沿其西北“汉代堂邑”之名故名。故治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1943年,为纪念行乞办义学的武训,将堂邑县改名为武训县。1949年,复名堂邑县。1956年,堂邑县建制撤销,其辖地分别划入聊城和冠县。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等,丘氏相关条目六条。
1. 邱楫 制科(元 选举 堂邑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五十二 艺文志·金石目:
元知高唐州邱楫神道碑。(后至元五年)堂邑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三 选举一:
元(制科)邱楫,堂邑人。有传。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七 列传二:
元 邱楫,堂邑人。父海,戍兴和有功,擢百夫长。楫早岁涉猎经史,由府掾历崇明州判。某谋杀人,前官以蔡姓诬服,楫为辨明,得主名抵罪。后为高唐知州,莅官廉正。子守岩,御史典司掾。(县志)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四十五 冢墓:
堂邑县 元 邱楫墓,在城北。有李舆撰神道碑。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四 选举下:
元 吏员 邱楫。详人物。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六 人物中·循良:
元 邱楫,字济川。以府掾官睢宁县主簿。以廉正称,升崇明州判官。州前有杀人疑狱,至则获主名抵罪,立雪诬者。升高唐州知州,同知东昌路总管事,封堂邑县子。
2. 邱志岩 恩荫(元 选举 堂邑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五 选举三:
元 恩荫 邱志岩, 以父楫荫巨野县尉。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四 选举下:
元 世袭 荫生 邱志岩,以父同知东昌路总管府事、骁骑都尉楫荫,授鉅野县尉。
3. 邱海 行伍(元 选举 堂邑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四十五 冢墓:
堂邑县 元 邱海墓,在城北二十五里。两□高丈余,翁仲之属最为壮丽。有刘允祖碑。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七 邱墓:
元管军上百夫长 邱海墓,在城北二十五里。两碑高丈余,翁仲之属最为壮丽。有教授刘光祖碑。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四 选举下:
元 行伍 邱海。详人物。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四 选举下:
元 封赠 邱海,上百夫长。以子楫赠奉义大夫、同知东总管府事、骁骑都尉,追封堂邑子。按元《百官志》:□子及奉义大夫,正五品。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六 人物中·武功:
元 邱海,噐貌魁岸,至元间从戍兴和有功,擢管军上百夫长。遇下有恩,居亲丧有礼,士人称之。后以子贵封。
4. 邱齐泰 举人(明 选举 堂邑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九十三 学校志·举人表:
明 举人 东昌府(天启七年丁卯科)邱齐泰,堂邑人。
5. 邱显官 吏员(明 选举 堂邑县)
《堂邑县志》(清康熙五十年)卷十四 选举下:
明 吏员 邱显官,浙江定海人。县仓大使。
6. 邱云鹏 训导(清 职官 堂邑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十六 职官二:
清 堂邑县 训导 邱云鹏,宁海人。举人。乾隆四十七年任。
3、博平县
春秋,为齐博陵邑。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博平县。因县境广阔且平,故名。王莽始建国,改名嘉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并入聊城县。嗣圣元年(684),复置博平县。明、清、民国以至1955年,县名一直沿用。1956年,博平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茌平县。
《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博平县志》(清光绪二十六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三条。
1. 邱文学 进士(明 选举 博平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三 选举一:
明 进士(嘉靖二十九年 庚戌)邱文学,博平籍。有传。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二十八 列传三:
明 邱文学,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行人为御史,巡按北畿南四郡。值岁大旱,就抚臣议,赈弗果,遂特疏。上闻,诏发帑银数万给之,数郡赖以生活。居家友爱,捐俸置产,以畀其弟,甚为乡评所称许云。(高唐)
《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卷三 选举志:
明 甲科(嘉靖)邱文学,庚戌科唐汝楫榜进士。由行人历监察御史、陕西佥事,补山西、四川,终贵州参议。
《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卷四 人物传:
邱文学,嘉靖庚戌进士。由行人为御史,按巡北畿南四郡。值岁大旱眚,公就抚台议赈,弗果行,遂毅然特疏。上闻,诏发帑银数万两给之,数郡赖以生活。居家友爱,捐俸置产,以畀其弟,甚为乡评所称许云。
2. 邱允昌 贡生(明 选举 博平县)
《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卷三 选举志:
明 例贡(隆庆)邱允昌,文学子。
3. 邱日时 教谕(清 职官 博平县)
《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卷三 官师志:
清 教谕(乾隆)邱日时,诸城人。副贡。十九年任。
4、茌平县
秦,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茌平。茌平自秦置县以来,随着黄河的多次改道,曾三移县城,数易归属。551年至581年,茌平县并入聊城。隋朝开皇初年(581),复设茌平县。634年至1130年,茌平县再次并入聊城。金朝天会八年(1130),伪齐皇帝刘豫复置茌平县。
此后至今,县名一直沿用。今该县属地级聊城市管辖。
《茌平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等,丘氏相关条目二条。
1. 邱吉生 训导(清 职官 茌平县)
《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卷十七 职官三:
清 茌平县 训导 邱吉生,费县人。岁贡。康熙年任。
《茌平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八 职官志:
清 训导 邱吉生,(康熙)山东费县人。岁贡。
2. 丘象升 艺文(清 人物 茌平县)
《茌平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卷十二 艺文志·外集:
聊城怀鲁仲连 丘象升 署戒
游侠重功名,高士尊气节。
昔者羣雄争,干戈日分裂。
唇舌走风尘,朝秦暮吴越。
伟然鲁布衣,却秦超等列。
敢言夺魏使,起军魄已折。
射书刃燕将,火牛乃冲突。
谈笑解国纷,爵赏非所屑。
飘然岛屿间,放志何矫洁。
燕将亦何愆?忧谗空哽噎。
5、清平县
汉,置贝丘县。北齐,省。隋初,复置。开皇十六年(595),改为清平县。故治在今临清市城东。宋元丰四年(1081),因漯河决城毁,治所迁至明灵寨,即今高唐县清平镇。1946年,曾改名永智县。1949年,恢复清平县。1952年,县政府迁至今临清市康庄镇。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
《清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丘氏相关条目一条。
1. 邱济源 局长(清 职官 清平县)
《清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第五册 秩官篇:
清 巡警 区官(清季,裁绿营而设巡警。光绪三十四年,县设巡警局,局长亦称区官)邱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