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济南府
济南的名字来源于西汉时设立的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济水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置齐郡。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其长子刘肥为齐王,领齐国及所属7郡。吕后元年(前187),割齐国“济南郡为吕王奉邑”,济南之名始见于文献。盖因郡治迁往位于济水(古河道)之南的东平陵,故名。文帝十六年(前164),以济南郡为济南国,辖有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猇、着、宜成14县。景帝三年(前155),济南王谋反被诛,国除为郡。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于济南郡侨置冀州。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名齐州。隋开皇初,废济南郡为齐州,大业初,复改为齐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627),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干元元年(758),复为齐州。北宋初,属京东路;元丰元年(1078),属京东西路。政和六年(1116),升为济南府。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中书省。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洪武九年(1376),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全省政治中心。时济南府治历城县。
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
民国,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1957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1978年,章丘、长清2县划入。1985年,平阴县划入。1987年,历城县撤销,改置历城区。1989年,济阳、商河2县划入。1992年,章丘撤县设市。2001年,撤销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丘氏相关的条目八十一条。
1. 邱祖德 推官(明 职官 济南府)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二十七 秩官五:
明 推官(崇祯)邱祖德,字念修,四川成都人。进士。升分巡东昌道佥事,后官至山东巡抚。有传。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三十六 宦迹四:
明 知府 邱祖德,字念修,四川成都人。进士。崇祯间,任济南府推官。明恕用刑,庭无积案,吏胥敛手。尝摄清军粮马三篆事。治神间,连岁监军剿寇,与士卒同甘苦,大小数十战,屡着功绩。账士犒兵,赒贫瘗骨,开闸滋稻,捐粟捕蝗,重修庙学,士民感悦。后又修七忠祠、五龙潭府学。辛巳五月,升分巡东昌道佥事。赴任之日,历下父老拥道遮留,不得泣送焉者络绎于道。立碑建祠,志遗爱焉。仕至山东巡抚。
2. 邱正策 知府(清 职官 济南府)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五十五 职官志:
清 济南府(顺治十一年)邱正策,四川大竹人。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七十五 职官志·宦迹:
清 济南府 邱正策,四川大竹人。明邑庠生。顺治二年,平定全川,以军功授同
知,擢山东济南府,调河南归德府。仕宦三十年,清操如一,所至有惠政。(济南志)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三十 秩官八:
清 济南知府(顺治)邱正策,四川大竹人。生员。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七十二 补遗:
邱正策,四川大竹人。明邑庠生。顺治二年,肃王平定金川,策以军功授同知,升山东济南知府,调河南归德府。仕宦三十年,清操如一,到处皆有惠政,两府士民口碑不衰。(大竹县志)
3. 邱日跻 训导(清 职官 济南府)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三十 秩官八:
清 府学训导(雍正)邱日跻,诸城人。岁贡,七年任。
1、历城县
历城县,因南对历山(今名千佛山),邑在山下,故名。秦属济北郡。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始置历城县,属济南郡(国)。西晋永嘉末,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此,为郡治之始。北魏,为齐州济南郡治。北宋政和六年 (1116),为济南府治。元,为济南路治。明初,仍为济南府治,洪武九年(1376),为山东省布政使司驻地,为省会之始。同年,按察司、都指挥司由青州府移此,山东省、济南府同治于历城。清,历城县为山东省治、济东泰武临道治、济南府治。
民国十八年(1929),析历城县城、商埠区及县城四郊,置济南市,历城县仍存。
1958年,济南市郊区并入历城县,属济南市。1987年,撤销历城县和济南市郊区,并以原该县行政区及原济南市郊区,置济南市历城区。
《历城县志》(清乾隆三十八年)、《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丘氏相关条目二十四条。
1. 邱处机 仙释(元 人物 历城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二百 杂志·寺观:
济南府 长春观,在府城西门外,元长春真人邱处机修真处。后一洞,蜿蜒数十里。一名大庵。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六十 仙释:
元 邱处机,《历城志》云: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尝修真于历城西之大庵。后有一洞,蜿蜒数十里,为长春洞。
《历城县志》(清乾隆三十八年)卷十八 古迹考:
宋 大庵,一名长春观,正德三年重修。《长春观记》:废井中获一断碑,有“大观五年初建”字。又有“元至元四年八月提点高道谦知观马德逸重立”之语。弘治甲寅,有义官苏安、乡耆刘春、薛谦、王如山、陈凤倡修。至正德庚午,乡人李海慨正殿之倾且敝,竭力新之。(据碑)
嘉靖八年,道士任永贵重修。万历四十五年,刘伯绶重修。(同上)
长春观,西门外邱处机修正处。殿后平地,一洞蜿蜒数十里,名为长春洞。今没入民家。一名大庵。(旧志)
钟辕《长春观》诗:
滦源数武吾比邻,直北道观名长春。
古殿岿然地宏敞,朱甍碧瓦如嶙峋。
翠栢槎枒多艾纳,之而蜿蜒虬龙蹲。
玉案玻璃注净水,虔供阆苑清虚神。
丹书金箓肃坛醮,彭彭法鼓挝昏晨。
愧我僦居几二载,终朝碌碌埋风尘。
偶尔行飰避炎暑,姑作半晌逍遥身。
欣逢叔度家二妙,才思卓荦囗断魂。
入座方瞳老道士,黄冠白葛乌纱巾。
呼童汲井设茗具,相将古迹闲究寻。
刺刺偻指为予说,斯观自唐芟荆榛。
别号大庵我鼻祖,元朝东海邱真人。
餐霞服日调胎息,岁旱祈祷无其伦。
殷七七花红似锦,许闲闲汞白于银。
回廊左侧穿洞口,羊肠委折开迷津。
南山之南百余里,洞尾小庵栽松筠。
大庵小庵相映带,琴高赤鲤来回频。
厥后尸解何处所,天涯浩渺怀先民。
元都在昔桃花盛,免葵燕麦今沉沦。
凭吊当年共太息,摩挲石碣苔钱皴。
吁嗟仙家犹物化,大块为主侬为寅。
世间万事皆如此,谁非假假谁真真?(蒙木集)
按:碑有“大观五年初建”字,诗内自唐云云,恐讹。
2. 邱庭浩 典史(清 职官 历城县)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三十 秩官八:
清 历城典史(乾隆)邱庭浩,江苏吴县人。监生,五十一年署任。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三 职官表:
清 典史(乾隆)邱庭浩,江苏吴县。监生,五十一年任。
3. 邱献书 训导(清 职官 历城县)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三十 秩官八:
清 历城训导(嘉庆)邱献书,蒲台人。岁贡,十三年任。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三 职官表:
清 教谕训导(嘉庆)邱献书,训导,蒲台。岁贡,十三年任。
4. 邱添章 武举人(清 选举 历城县)
《山东通志》(民国七年)卷一百九 学校志:
清 武举人(道光十四年甲午科)邱添章,济南人。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四十四 选举六:
清 武举人(道光)邱添章,历城人。甲午科。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四 选举表:
清 武举人(道光十四年甲午)邱添章。
5. 邱桐 行伍(清 选举 历城县)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四十四 选举六:
清 武秩 邱桐,历城人。由行伍官抚标左营把总。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五 选举表:
清 行伍(嘉庆)邱桐,抚标左营把总。
6. 邱长福 行伍(清 选举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五 选举表:
清 行伍(道光)邱长福,商河汛把总。
7. 邱象文 行伍(清 选举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五 选举表:
清 行伍(咸丰)邱象文,署曹州镇游击。
8. 邱道元 行伍(清 选举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三十五 选举表:
清 行伍(光绪)邱道元,字善臣。大兴镇千总、安东营都司。
9. 邱茂德 祠祀(清 人物 历城县)
《济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卷十八 祠祀:
历城县 县学名宦祠,旧志在戟门右。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郝惟谦建。此名宦祠久倾,据县志列名宦:济东道佥事 邱茂德。
10. 邱聚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聚。
11. 邱振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振。
12. 邱连魁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连魁。
13. 邱美吉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美吉。
14. 邱秀成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秀成。
15. 邱殿福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殿福。
16. 邱万美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万美。
17. 邱兴邦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兴邦。
18. 邱超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超。
19. 邱长学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长学。
20. 邱美廷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美廷。
21. 邱连会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连会。
22. 邱绣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绣。
23. 邱文海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文海。
24. 邱格 忠烈(清 人物 历城县)
《续修历城县志》(民国十五年)卷四十二 列传:
清 忠烈,咸丰十一年殉难士民姓名见于东关大悲庵,木牌具录: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