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榜样

教育家、宗教文化大師丘恩處

字号+ 作者: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总会 来源:中华丘氏网 2006-04-29 18:13

教育家、宗教文化大師丘恩處


本刊記者

2005-7-30

丘恩處一個陌生而權威的名字。陌生是一般人很少涉足或認識那個領域權威他是香港一位宗教領袖、宗教文化大師著作等身信義肩擔文章傳世。他從投筆從戎,再到脫戎從學,學士、繼而碩士、博士,致力辦學,傳道授業,牧師、講師、教授,桃李滿天下,精研學問,步步登上神學堂奧,遊歷各國,宣傳福音,傳播“愛人如己”精神,長期做“路德會會長”,是現代香港的“馬丁·路德”……

 

洞悉基督教育真諦 一生致力教育事業

我們懷著探秘、求知、揭秘的心境,採訪丘恩處博士,上到他觀塘山崗屋苑的雅室,他硬要把一張太師椅式的主座讓給我們,當然,這套木家私已超過四十年,漆脫而光亮,掠過筆者腦際的是大智謙卑,歸真返的印象。掃視廳堂,最顯眼的是一排書架,充盈著書香味,再凝視面前嘴角挂著微笑的長者,不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類氣度,而是“氣自閑”,靜閑寧謐,隱隱一股超然脫俗、瀟灑飄逸之氣……

從涉足基督文化到教授——丘先生一九五零年從大陸到香港,在調景嶺難民營度過一段難忘的歲月,隨之進入基督教路德會協同聖經學院就讀,一九五二年畢業,被派往澳門擔任傳教士,一九五三年秋,被召回香港協助創辦路德會協同中學,並於路德會協同神學院進修,至一九六一年畢業獲授神學士學位。六二年升爲協同堂牧師兼堂主任。六五年留學美國,入密蘇裏州聖路易市“協同神學院”深造,六七年回到香港,被任爲路德會文字部主任,兼路德會沙侖堂牧師,期間除在香江學院任講師外,亦兼任東南亞信義宗基督教教育事工委員會主席。七一年又去美國深造獲得神學博士,七三年再返港在協同神學院歷任副教授、教授、教務長及院長等職。以後主要從事神學研究和寫作。

這就是丘博士從涉足宗教文化,到一生至今致力於教育和宗教文化研究的軌迹。

基督文化的四根柱子——丘博士對教育、對基督教的宗教文化教育有深邃的認識。正如他解釋,基督教會的功能有四個方面,就正如四根柱子撐起基督文化的大廈:是敬拜,二是團契,三是教育,四是服務。“教育”除了是獨立的一根柱子,其餘三方面,都是貫穿著教育的,其核心都是教育。丘博士說,香港的教會學校是很多的,天主教的有一百多間,基督教路德會有四十多間,從幼稚園到小學、中學、到大專神學院,占了香港學校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丘博士詳細分析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堂會教育、神學教育的基督文化教育的五大功能。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社會組織的最小單位,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健康,社會就健康。父母頭一個責任就是照顧子女、教育子女。基督文化要求以聖經教育子女,使之有敬神之心,從而有靈性,再到培養其德性,因而能夠使心理平衡,促進生理平衡,身體健康,不會成爲“問題青少年”擾亂社會,使社會和諧。

丘博士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家庭教育者,養育、教導成才七個子女。他們都是香港讀的中學,又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其中五個讀過研究院獲得高等學位,成爲社會人才。

香港基督教會學校三大長處——學校教育方面,丘博士分析,學校只以灌輸知識是不夠、不好的,自蔡元培始提倡德、智、體、群、美是大進步,但作爲基督教會教育,還加上一個靈育,對美育,含義也更廣泛。基督教文化的靈性教育,其中有一個重大的潛移默化作用,從幼稚園起一直到中學、大學,都在培養、薰陶一種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和“愛心”。丘博士結合他的教育經驗指出,香港基督教會學校的教育有三大長處和貢獻,第一,教會的學校一般較少出現“問題學生”、“問題青少年”,不僅是校風良好,還對社會安定和諧發展大有幫助。第二,是英語教學較多,英語比較好,在香港升學機會比較多,尤其出國留學機會也比較大,要求英語基礎好,學校教學英語,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英語教學是社會需求,也是互相促進。第三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許多學校都請來西方的洋教師,學生畢業到處求學、工作,英語好,又有基督文化基礎,爲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在丘博士當過會長的路德教會萬邦學校,就有幾十個來自美國的教師。在教會學校,中西教師交流之盛可見一斑。

丘博士大半生致力於教育,弟子滿天下,其中許多成爲社會盓出人士,樹幟於各個領域,爲社會貢獻才華。例如蜚聲荷李活的電影導演吳宇森,是協同中學的學生,還曾做過丘博士的三個月秘書。其他社會名人有香港教協主席、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浸會大學經濟系主任鄭樹雄,還有中文大學教授賴漢明以及其他一批大學教授,都是丘博士的門生。丘博士在香港協同神學院的一段時間裏,就培養了一百七十多位獲東南亞神學教育協會評檢合格頒發道學碩士和神學士的學生。

社會教育與堂會教育——社會教育堂會教育方面,丘博士都談了深刻的見解和他參與工作的體會。按我們理解,“社會教育”就是貫串著宗教文化教育的社會服務。丘博士曾經當過十二年會長的路德會,有許多社會服務中心、服務隊,例如長青群康中心、石峽尾失明者中心、和合石村和興村社區發展計劃、海濱花園青少年中心、寄養服務組、華明綜合服務隊,等等,爲青少年、爲老人服務,爲聾、啞、盲及其他殘疾人士、弱勢群體服務。基督文化的宗旨是“上帝愛世人,越不可愛的,筣越愛,越不漂亮的,筣越要使他漂亮。”丘博士對此傾注了無比熱情和心血。“堂會教育”自然包含了“敬拜”、“團契”的內容,在教堂教人讀聖經,有信仰,“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使人行善,做一個完善的人。丘博士在協同堂七年時間,就曾有教友一千四百多人,他親自施洗的有一千一百多人。“堂會”自然也有許多服務工作。丘博士曾被委任爲“中國教會聯絡處”董事會執行主席,多次偕同“世界信義宗聯會”的聯絡處總幹事到北京“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等訪問,爲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盡一份中國人的責任;還曾帶領三十多位東南亞的教會領袖、神學教授訪問中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在接見他們時,高度評價宗教文化教育服務的成就,說你們的基督教對上海很有貢獻,上海的許多勞動模範都是基督教徒。在“神學教育”方面,丘博士的成就就更加卓然,可謂一代“神學大師”,下面另述。

動員社會力量大力創辦學校、堂會

爲創辦的學校祈禱——丘博士因爲有信仰,有明晰的理想,以神學,以教育爲終生事業,有愛心,他秉承愛上帝就要去愛世人的旨意,人不愛看得見的兄弟姐妹,怎麽會愛看不見的上帝?他把全部身心放在教育事業和社會服務上。辦教育要有校舍,有設備,有物質基礎。在創辦學校方面,他有驕人的成績。在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短時間裏,就辦了十多間學校,有幼稚園、中小學以及神學院。我們請他具體談一些辦學的事迹,他淡然地說:例如創辦西門英才中學,原來,政府一間官立小學辦得不好,想停辦,再辦一間中學,因而所需款項甚巨,要三、四百萬元,許多團體都不肯接。後來找到我,但只給兩個禮拜時間讓我考慮答覆。於是,我找過所有有錢的朋友,其中有呂興合米行的老闆呂高超,呂老闆請我到深灣附近一個俱樂部吃飯,我開門見山地談出資辦學的事。呂說:“這是個好機會!”我說:“我沒有錢。”呂說:“你總不能叫我全出吧?這樣吧,你出百分之十,我出百分之九十。”我當時一聽高興到不得了,一回到辦公室馬上禱告,之後召集路德會執行委員會議。開始,有人信心不足,但我堅信“上帝已經開路”,可以辦成,最後,終於使學校落成。

這段往事,丘博士淡淡道來,籌款辦學表面看來容易,其實是他半生功力的厚積薄發,爲辦學運用了他所有外交本錢和才能,表明他對教育傾注了無限的愛和戰戰兢兢的心境,也表明他爲社會服務的巨大能量。

創辦一條龍學校的苦與樂——下面的事實就作了很好的說明。政府知道他兩個禮拜就辦成創辦一間中學的事,隔不多久,就再要求他在荃灣創辦一間中學,就是後來的呂明才中學。這需要更多的錢。丘博士說,辦教育我是不怕難的,於是我再找呂氏家族,先生在我的遊說下一力承擔,結果又辦起來了。丘博士一口氣說下去:大概過了二、三年吧,政府又找到我,這次要我在屯門辦一條龍的學校,幼稚園——小學——中學,因爲屯門建成新市鎮,人口發展很快,急需學位。我再找到呂氏家族,結果又是他們出資百分之九十,我們路德會出資百分之十,這就是呂祥光幼稚園、呂祥光小學、呂祥光中學,我做呂祥光中學的校監。可以想象,創辦這些學校,包括裝修校舍、購置設備、聘請教職人員等等,直到招生上課,需要籌多少錢?更需耗消多麽巨大的精力!我們聽來真是成時容易卻艱辛,丘博士與其路德會同事爲香港教育貢獻了赤子之誠,慈愛之心。

創辦堂會只問耕耘——丘恩處博士是教會領袖,曾身爲路德教會會長和康山教會會長,自然戮力創辦堂會,總共有十幾間,除了創辦澳門聖保羅堂聖彼德堂,在香港創辦的有路德會協同堂,還有教主基督堂友安堂永恩堂象山堂等。他還創辦了“康山教會”,是會長,在紐約和香港青衣都曾有“禮拜堂”。最感人的是丘博士創辦“包美達社區服務中心”的社會服務處的故事。這是屬於路德會的服務中心,初時估計大概需要二千四百萬港元的經費,偌大的一筆錢,如何籌集?當時香港路德會只有十萬元,微不足道。丘博士想,總會有路可走。於是他想到先向美國路德會籌措十萬美元的“種子金”,因爲他服務社會的虔誠、熱誠、愛心感動了人家,結果給了四十萬美元。這大大增強了信心。丘博士和各同工認准目標鍥而不捨,努力向社會各方籌款,硬是說服香港政府承諾負擔大半資金,最終建成這個專案,結果是一項六千萬港元的巨大工程。雖然是政府出了大半,還是自籌了二千萬元啊!到工程落成,丘博士已不當路德會會長了。他就是這樣只知耕耘,不問自己個人收?的“信義”之士。

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力與傳世之作

丘恩處博士把神學教育當作最高層次的教育,主要是進行宗教文化研究和高層次的教學,訓導神學人士、培養牧師和其他進修人士。丘博士一邊進行宗教文化研究,一邊著書立說。這大概就正如他自己說的,是最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和滿足”。在採訪中他娓娓道及“人對世界需要”猶如金字塔的六個層次:第一層是陽光、空氣和水;第二層是衣、食、住、行;第三層是男女關係、婚姻、傳宗接代;第四層是愛、安全感、被重視和興趣;第五層是倫理、道德、宗教、信仰;第六層是追求意識、精神所獲得的榮譽和貢獻的滿足。我們想,丘博士正是進入或多年來已經進入人生需求的第五、六層次境界。

二十世紀的經典之作——丘博士精通七國語言,包括希臘文、亞蘭文、希伯來文、拉丁文和德文等。他參與聖經的翻譯和注釋,《中文聖經注釋》洋洋四十二冊,他注釋其中九冊,如《舊約概論》、《創世紀》等,每冊四百多頁,《出埃及記》則有六百多頁,舊約各書卷,他則參與編輯。該書總編輯周聯華原爲蔣介石、宋美齡和蔣經國、蔣方良的牧師,也叫“總統府牧師”,與丘博士份屬好友。丘博士的其他著作還有《認識真神》、《新約縱論》、《新時代華人神學》等幾十本,而《猶太文化傳統與聖經》則在一九九九年的香港十幾個基督教出版社舉辦的書展中,被評爲“二十世紀經典之作”。他更以小說形式寫了《列祖演義》。

丘恩處博士的許多著作都爲高等學府、神學院列爲教科書或閱讀書目,例如香港的信義宗神學院、崇基神學院、臺灣的臺北中華神學院、台南與臺北的長老會神學院,還有大陸的廣州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的宗教哲學系或宗教研究所。

入世談特首選舉——丘博士還創辦了紐約神學教育中心,進行網上教學,設有神學文憑、神學副學士、神學士、聖經研究碩士、基督教研究碩士、道學碩士等六種課程。到目前爲止,在全球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中,已有學員五百多人,而且有一百多人已經畢業於不同課程,其中有數十人已授職爲牧師。

在訪問的最後階段,我們不期然地轉入俗世的一個大話題,就是談到了天天上教堂的、在新的特首選舉中會大熱勝出的曾蔭權。記者請丘博士談談基督教精神對曾蔭權的人生價值取向以及當好特首有何影響的看法。丘博士說:先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如你們所說,他每天都崇拜主,他的人格精神是十分“入世”的,同時我們最近還可以看到他在佛浴節參與浴佛,可見他還具有中國傳統的王道精神,此外,他服務政府近四十年,有非常豐富的從政經驗。因此,總的來說,我認爲曾蔭權先生無論從“入世”精神,還是領導的才能經驗,抑或待人處世的包容精神,都是十分適宜作爲新的特首人選。啊,入世、經驗、才能、包容,這應是曾做好特首的條件之一吧,真是智者之言。丘博士還說到:基督教固然入世服務,但他們的心卻是超然脫俗,誠如《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四十五節所言:“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按我們理解,大概意思是要求當領袖的應“愛民如子”,以民爲本,服務人群,此乃是最高境界吧

【独家稿件声明】未经中华丘氏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755-83251234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