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谱动态

左史丘明公及其后裔丘氏

字号+ 作者:常松、国川、桃生整理 2010-12-12 20:01

 一、左丘明姓氏

 

左丘明本姓丘,名明。是丘氏伟大先祖,本无可疑异。但因其世系楚左史世家,又曾任鲁国史官,被孔子、司马迁及后世人,在名前冠以官职尊称,而多被不察就里的人或误或疑信口为左姓、左丘姓。使其本来丘姓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古文献记载:古代男子称氏,妇女称姓,氏别贵贱,姓别婚姻,同姓不通婚。氏表身份,或以官为氏,贱者有姓无氏。又按春秋礼俗,贤者不名,即贤者不直呼、直书其名的惯例,而被孔子尊重的丘明,礼当名前冠以“左”字(左史世家)尊称了。

最早记载姓氏的文献,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载:“丘氏,鲁左丘明后。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王莽篡位,遂留江左。”这就说明丘氏是左丘明的后裔,既然其后裔姓丘氏,岂先祖非姓丘乎?

《风俗通义》是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应劭字仲瑗,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境内)人。他生在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祖孙五代皆为东汉重要官吏。应劭在中平六年(189)擢升为泰山太守(今山东泰安市)。应劭一生勤于著述,除《风俗通义》一书外,还撰有《汉官仪》、《礼仪故事》等十一种一百三十六篇。应劭特别熟悉两汉典章制度,后人对他多所推誉。朝廷制度,百官礼仪此不亡者,赖应劭记之。这应该说应劭的著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再者泰山郡离丘明故里仅百里之地,他对丘明姓氏及后裔应该是深有所考证和了解而后记载的。岂可空穴来风!又何况东汉距春秋700年,而今距春秋2700年,孰近孰远,孰真孰实,又缘何疑今非古?由此可知《风俗通义》不言虚也。

 

二、左丘明上祖

 

左丘明是姜太公二十一世、太公少子印(穆公)二十世裔孙,楚左史倚相之孙,鲁太史成之子。据清大学士俞正燮著《癸巳类稿》、清翰林院庶吉士徐继孺著《曹南文献录》、清马骕著《左丘明小传》载:左邱明,鲁人,楚左史倚相之后也。又据山东曲阜孔府档案馆珍存《左传精舍志》载:左子先世系出姜姓,太公封于营丘,嫡子丁公伋立为诸侯。少子印以地为姓,印生啇,啇生尚亚,亚生寀,寀生娄嘉,嘉因率营丘之人袭攻杀胡公而立献公,恐后及难而奔楚,世为楚左史……至印公十八世孙(太公十九世)倚相为楚国良史国宝。周景王十六年(前529)楚公子比弑其君于乾溪,倚相为避国乱适鲁,其子为鲁侯重用,孙丘明继任鲁国史官。《左传精舍志》系左丘明公六十四代孙,明太学生丘云街,与明天启二年(1622)肥邑知县王惟精纂集,清代丘明公六十九代孙邱玉洁及东海胡恒增集的民间版本,现存于曲阜孔府档案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三、左丘明其人

 

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人,曾任鲁国史官,由于学识渊博,德操高尚,孔子与之共好恶,被孔子尊为君子。《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肥城县志·人物志类序》载:“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司马迁尊为鲁君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按其意失其真,故以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左传》东汉以后,以经学立于学宫。因《左传》是专门解释孔子《春秋经》的,其史学与文学成就巨大,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儒家代表。因此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敕封明公为“经师”从祀文庙。宋真宗祥符元年(1008)敕封瑕丘伯,并授其四十七代孙丘芳衣巾,褒宠攸隆,以主祀事。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敕封中都伯。明嘉靖九年(1530)敕封先儒,敕建墓坊。崇祯十五年(1642)敕封先贤。清乾隆十六年(1751)敕封经臣史祖,并给予六十八代孙邱行健世系先贤奉祀生恩隆礼迂。近代称明公为文宗史祖,史学开山鼻祖。当代称其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其故里山东肥城有丘明祠、墓,后裔奉祀、历史遗迹等。

 

四、扶风、吴兴、河南丘氏三大郡望

 

唐《元和姓纂》卷五载:“丘,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姓,世居扶风(今陕西扶风县境)。[扶风]汉平帝时(刘衎15),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吴兴]丘俊居吴兴乌程。松江太守丘灵鞠生迟,梁永嘉太守。五代孙仲升,唐武临尉。宋西卿侯丘道让,亦俊后。

1、关于扶风郡

据史籍记载,太公封齐后,以德治国,因俗简礼,尊贤尚功,修仁善政,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富民强国,成为东方大国,成就了天齐至尊的地位。然后立长子吕伋为诸侯,自己被召回周王室,继续辅佐成王、康王……。因缺乏史料记载,据推测其支子孙中一部分后裔,便在国都长安近畿的扶风,以尚父之裔或官或民生齿繁衍,至西汉时已成为丘氏扶风之望。三国魏时建置扶风郡,成为丘氏扶风郡三个郡望之一。

2、吴兴郡概述

西汉末平帝时(15年)丘俊持节安抚江淮,王莽篡位后,遂留江左,居吴兴乌程,其后人文蔚起,族众势大,发展成吴兴郡丘氏豪门望族。

吴兴郡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西南部,曾辖余杭、临安、东迁、武康、阳羡、安吉、原乡等县。六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沈氏、丘氏、裴氏、姚氏文化大族中,丘氏占据着重要席位。丘俊的后代,见诸正史《晋书》、《南齐书》、《宋史》、《南史》、《梁书》、及唐《吴兴国经》、北宋《吴兴统记》等文献的名人有30多人。

丘腾,以武力起家,王莽篡位后,群雄纷纷起兵。丘腾于光武帝初(25)年,在南阳(今河南)起义,邦刘秀建立东汉,官至大司马,历公卿二千石。后归隐乌程,退栖旧乡,乃于先茔,与其弟、子筑城而居。至今古城遗址尚存。198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名曰邱城,位于浙江湖洲市乌程县境,其城门高大宏伟而壮观。

丘聪,东汉时交趾(今越南河内市东)太守;丘昭,东汉时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南)令;丘混,两晋时尚书郎。1972年湖州城区弁南乡出土“晋故尚书郎丘混之墓”铭砖。

丘询,晋代散骑常侍;丘敬,晋代驸马都尉;丘裕,晋代祠部郎中;丘昂,字公表,吴兴人,隐士。家贫好学,不睱就业,织畚自给,勉强维持生计,以学术著作闻名,与弟夷、矩时称“三丘”。

丘夷,晋代给事中;丘矩,吴兴太守;丘尪,吴兴太守;丘道护,丘迟从祖父,东晋新安(今浙江淳安)太守;仕晋官相国主簿,入宋为黄门侍郎,出任吴兴太守,政绩卓著,善隶书,书艺惊人,文章也精湛,著有文集五卷。

丘道成,东晋建安(今福建建瓯)太守;丘系,东晋秘书监,灵鞠祖父。丘道真,东晋护军长史,灵鞠父。

丘灵鞠,字明士,道真之子,丘迟之父。少好学,善属文。宋时,文名甚盛,为州主簿,累迁员外郎、长沙王东骑长史。后为乌程令。南朝建元元年(479年)敕知东宫手笔,掌知国史……。齐武帝萧颐即位(483年),转通直常侍,领东观祭酒。灵鞠才学超众,宋孝武帝殷贵妃亡,灵鞠挽歌诗二首中其句云:“云横广阶暗,霜深高殿寒”。得帝嗟赏。著有《大驾南封记》、《江左文章录序》等文集行于世。

丘迟,(464508)字希范,八岁能文,父灵鞠常谓“气骨似我”。仕齐,以秀才任太学博士,累迁大司马参军,西中郎参军,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入梁,拜散骑侍郎,迁中书侍郎,待诏文德殿,领吴兴邑中正,后出任永嘉太守,迁司空从事中郎。其才华横溢,能诗,工骈文,著有《丘迟集》选入《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丘司空集》选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其《与陈伯之书》是迟受命于梁武帝,写给叛将投魏将令陈伯之的劝降书,文辞清丽,情意缠绵,用典精当,说理堂正,足令陈恻然心动,率万人兵马投降。此书被称为骈文中的名篇,被誉为“一书敌万军”。

丘渊之,字思玄,又名丘泉之,丘深之。乌程人,博学多识,历官侍中、徐州长史,都官尚书、吴郡太守。著有文章百卷。

丘愿,渊之长子,字子恭,好学,有文集于世。宋大明间(457464)中秀才,对策称旨,升为著作佐郎,太子舍人。

丘珍孙,宋时任宣城太守。

丘景先,珍孙之子。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任鄱阳(今江西波阳)太守。

丘为,官左散骑常侍、太子右庶子,善诗,与王维、刘长卿交往友善。

丘杰,字伟踌,任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以诗礼孝义传世。十三岁时,邻居胡氏筑墙侵其界,丘杰主动谦让,移篱三尺,胡氏亦愧退三尺,于是成为大路,至今称“丘路”。母丧,熟菜有味不尝于口,以孝闻名。

丘寂之,年十七为州西曹兼直主簿,得到刺史全彧器重,迁为彰县令。

丘仲起,字子震,先为晋平令,清廉自立,宋元嘉(424453)中为太子领军长史,官至廷尉。“福州府志”记:仲起,字子震,吴兴人,孝建之初(454)任晋安郡太守。

丘祚,南朝宋元嘉十四年(437)晋安郡太守。《三山志》、《福建通志》”记:丘祚,南朝宋元嘉14年(437年)晋安郡太守,居闽。惜其裔传未见谱记。

丘冠先,字道元,为给事中。出使蠕蠕国,被逼令跪拜而执节不从,被刀执又推深谷而死。临死不屈,并说:“能杀我者,蠕蠕也,不能以天子使拜戎狄者我也!”可见其大气凛然。

丘雄,冠先之子。有文才,《全齐文》收有他的作品。他的《诣阙上书》为父辩功。齐武帝肯定冠先秉公守死,不辱王命……。

丘康祖,吴兴人,无锡令。

丘景宾,康祖子。以节义闻名于世,父亡后僮仆及宅宇家产悉让于兄,兄亦不受,世人交口称颂。

丘国宾,齐永明年间(484493)太学生,以词藻显于时,受竟陵王萧子良赞许,编入《四部要略》。《南齐书·齐本纪》,《中国文学家大词典》有传。

丘令楷,齐永明间太学生,以才志不遇,著书以讥杨雄。萧子良曾夜集学士刻烛或打铜钵做四韵诗,令楷打铜钵作诗,“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丘仲孚,字公信,灵鞠从孙,少好学。读书常从中宵钟鸣为限,灵鞠称他为“千里驹”。齐永明初(483)选为国子生,被王俭称赞“东南之夷,复为丘生”。曾任于湖(今安徽当涂县南)令、曲阿(今江苏丹阳)令、山阴(今浙江绍兴)令。在职有声望。入梁历官尚书左丞、卫尉卿、豫章(今江西南昌)内史。在任清廉爱民。卒年四十八岁,灵柩将运归故里吴兴、豫章老幼号哭、攀送,车轮不得前行。著作颇丰,《南史》有仲孚传。

丘巨源,先举孝廉,为宋武帝识知,敕助徐爰撰国史,历羽林监。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自南台御史,镇军参军,建元初(479)除武昌太守,齐明帝时为吴兴太守。

丘光庭,官太学博士,著有《兼明书》。

丘师施,吴兴人,临安县令,以廉洁称,罢归还,惟有二十笼簿书,后位至台郎。

吴兴郡丘氏豪杰文士,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朝廷命官为数众多,仕宦显达,可谓豪门望族。溯其祖源皆为左丘明后裔。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云:“丘迟姓:唐封演记,邢州内邱县西,古中邱城寺有碑,后赵石勒光初五年所立也。碑云:大和尚佛图澄姓温,而《高僧传》,《晋书·艺术传》皆不著。余因记沈太虚侍郎虚中言:昔湖州有人发古塜得碑,乃南朝丘迟,其言迟乃左史丘明之后,然则丘明竟不姓左耶。”清俞正燮著《癸巳类稿》载:“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得吴兴邱迟碑,言迟丘明后’。则邱明子孙亦有外徙者,特不可谓《广韵》中有此说。然以此见左思家世儒学,不言为邱明后。邱迟家世儒学,自言邱明后。则唐以后言左、言左邱者,亦可愧矣。”

宋章渊《稿简赘笔》载:“丘墓:吴兴丘墓一村之人皆姓丘,有大碑列其族党,称左史丘明之后。明为鲁国史左,弱为邾国大夫,则左史盖鲁史官,丘明乃姓名也。”大宋景祐二年雁门邵思纂《姓解》卷第一载:丘,鲁左丘明后有丘氏。一云齐太公封于营丘,其后氏焉。《齐文学传》有丘灵鞠,梁丘迟、丘巨源,又丘仲孚治山阴为第一者。唐初有丘和、丘行恭、丘神勣。丘林、丘敦皆后魏献帝次弟姓也。

从以上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吴兴郡是丘俊自汉平帝因持节安抚江淮,遂后居江左,其后裔居吴兴乌程,成为吴兴郡望族,灵鞠、丘迟父子皆为一代文宗,家世儒学,皆认左丘明为先祖,那么吴兴郡当然是左丘明之后裔。

3、河南郡

河南郡是当今丘氏后裔人数最多认属的郡望,不仅因其北魏献帝七分国人,封弟豆真为临淮王,改邱敦氏为丘氏,从而与汉族同化,达到稳定社会,巩固帝位的目的,壮大了丘氏河南郡望;而且,在此之前,东汉末吴兴丘氏移居河南光州固始者,已繁衍发展,另外从齐地迁居的丘氏也有,因此河南邱氏郡望,在东汉末就已形成望族,否则,丘敦氏也不会改为丘氏。正是因为慕丘氏是一大望族所以才改姓丘氏。据宋代丘雍等人编修的《广韵、十八、尤、丘》注引《风俗通》云:“鲁左丘明之后,有河南、吴兴二望。”又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丘姓部》引明廖用贤《尚友录》:“丘姓,丘,河南宫音,又望出吴兴。”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客家风情》载:“齐太公之后丘姓……前汉成帝绥和年间(前78年)丘云崔官至司空(丞相)有功封于河南,成为望族,因名河南堂。”另据陈瑞松先生在《关于查找邱姓河南堂遗迹的一封信》中:“河南郡望与始冢:邱云崔由河南郡太守迁任大司空,有功,封河南,成为望族,后代以河南为堂号,尊邱云崔为郡望始祖。从上可知丘氏河南郡望为当今邱氏最大一个郡望,当与原有邱氏河南郡望加之邱敦氏改姓丘氏之后,使之河南郡望更加壮大,致成今日之势。”

 

五、各地丘氏家谱摘录

 

一、江西上饶玉山《丘氏族谱·序》云:“丘氏出自河南郡,按姓已见《春秋左氏传》,应劭曰:左丘明后。又曰:太公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是以为丘。且丘敦氏未迁洛阳岂遂无丘?则河南之丘,谓为丘敦氏及太公支姓,无有确据。”

二、福建晋江清源《邱氏家谱·世系源流考》:殷之季有吕望者,以功夹辅周室,号尚父,封齐都营丘,其后新莽篡而俊遁迹吴兴家焉,别为吴兴之丘。六朝时,灵鞠与迟其后也。后传而英者,当汉末自吴兴迁光州固始,而丘之族始大。”

三、康熙二十四年,福建宁化《天水郡族谱·序》载:“详阅其世系,肇自太公食采营邱,其后遂以邱为姓。于汉成帝时则有邱云崔公官至司空,封于河南,遂有以河南为郡者。”

四、福建福鼎《河南郡邱氏宗谱·序》“子孙以地为姓为邱氏。自周迄汉有云崔者,官授司空,封于河南,遂以名郡。”

五、同治壬戌八月,吴兴《瑞祥兜·丘氏族谱》载:……按丘氏系本出于吴兴,最著者为汉大司马腾,齐大中大夫灵鞠,厥后散居他郡。

六、嘉靖乙丑年,福建《凤冈仙邑邱氏之谱序·河南丘氏系略》……至西汉末,俊为骠骑都尉,节镇江淮,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吴兴之邱,俊公后也。厥后东汉之初,腾公以爵位高显。晋之初给事中夷公赠太尉,昂公太守……五代之季祭酒灵鞠父子叔侄以词赋相继成名。若夫入闽一派则自永嘉间中原板荡,士大夫衣冠南徙,夷公携眷属,奉其母,同林、黄、陈、郑、何、詹、胡八姓入闽。

七、元大德三年,江西弋阳《显益支系邱氏宗谱·序》:吾族自文贞祖居吴兴生三子:灵济、灵鞠、灵汶,传至复礼祖任闽建宁县尹,辛砺任瑞州太守,辛砥任江阴教谕……。

八、光绪五年,湖南祁阳《三修族谱》序:我族鼻祖自灵鞠公为国祭酒,勋名显于宋室,生子三:希圣、希贤、希范,均显宦。

九、光绪七年,福建霞浦《邱氏族谱》序:稽邱氏始自太公封齐,齐有邑名营丘,故以邱为氏,其后望吴兴并乌程等处。及唐时,因黄巢之乱,由河南开封府光州固始县,从王审知入闽,自是世为闽人。

十、广东兴宁《邱氏族谱》序:稽我曾大父成实,字邓秀,讳烋公冢嗣也,少有奇节,冰蘖淡宁,梓里张礼侍慕之,配以季女,世居闽之兴化府莆田县岩头乡。溯其源,出自河南光州固始也。

十一、《贵州毕节分谱》载:明朝中期经商入黔之灵鞠公后裔元善公,其裔孙居杨家湾发达村邱家营。

十二、《山东肥城邱氏族谱》载:吾邱氏一族,原籍在齐,后居于鲁,其列在肥邑者,始于明祖。

十三、《江西宁都灵溪丘氏族谱》载:清初名人丘维屏序曰:丘氏出河南郡,按姓已见《春秋左氏传》,应劭曰:丘氏,鲁左丘明后。

《福建上邱清源邱氏族谱》整理序、邱氏源流序中载:“汉人应劭《风俗通义》载:丘姓,鲁左丘明后……。”

十四、云南明代《安宁丘氏族谱》原序:“邱氏出吴兴,河南二望族,应劭《风俗通义》云:鲁左丘明后。”

据以上自东汉至唐、宋历代文献及各地邱氏家谱姓源所记基本吻合,丘氏系齐太公封地营丘得姓,左史丘明之后裔,其有史料可查,有家谱可据。

邱氏族人应该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祖先倍感光荣和自豪,同时更应该为这位伟大的先祖争光。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2、欢迎广大宗亲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qius888@yeah.net

相关文章
  • 三国名将毌丘俭及闻喜邱氏后裔

    三国名将毌丘俭及闻喜邱氏

    2011-04-03 22:41

  • 拓跋鲜卑丘敦氏和北魏河南郡丘氏初探

    拓跋鲜卑丘敦氏和北魏河南

    2010-10-12 20:26

  • 广西省陆川县开基祖及后裔聚居地(样稿)

    广西省陆川县开基祖及后裔

    2010-06-26 15:22

  • 《各地开基祖及后裔聚居地卷》编撰公告

    《各地开基祖及后裔聚居地

    2009-01-14 15:37

中华丘(邱)氏总祠全景在线观看
精彩导读
中华丘(邱)氏总祠捐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