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用来记载家族世系,历史发展的载体。当人们翻开家谱卷宗,就知道自己生命的根在哪里,和他们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以及创家立业的辉煌史绩,于是,它像条无形的纽带把家族成员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从左到右,邱氏宗亲会会长:邱家儒,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暨南大学教授邱氏谱馆馆长:邱树森


日前,上海图书馆正在举办“寻根稽谱——上海图书馆藏家谱精品展”活动,吸引了众多前来“寻根问祖”的读者。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家谱文化之旅,让笔者了解到全球华人血脉传承的文化奇迹与民族骄傲。
第一藏: 上海图书馆,世界家谱馆藏
据介绍,举办这次“寻根稽谱”活动的上海图书馆素有世界家谱馆藏“半壁江山”之美称。上图目前藏有中国家谱近2万多种,20余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
作为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上海图书馆近十余年来,着力整理开发馆藏家谱,将尘封的家谱编目上架,培养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为此,中国家谱主编王鹤鸣感慨万分,这与老馆长顾廷龙先生有关。顾老曾受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影响,非常注重家谱的修编工作。上图家谱的收藏离不开老馆长顾廷龙,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历时半个多世纪,除三十年代合众图书馆的旧藏外,五十年代受“左”思潮影响的时代背景下,顾老曾冒着风险,组织队伍从造纸厂的化浆池前,废旧物资商店中抢救出的家谱,占现今总藏量的2/5。从六十年代开始,上图利用多种渠道收购补充,并接受社会各界捐赠,馆藏家谱日益丰富。
本次展览共展出60件家谱,展品分类汇总为“源远流长”、“种类纷呈”、“名人谱萃”、“文史渊薮”四个部分,展出的家谱中有稀姓谱、外国谱、少数民族谱。其中名人家谱是上图家谱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有名宦政要李鸿章;有文人雅士鲁迅;有科技精英贝聿铭;有商界巨子盛宣怀等。值得骄傲的是,2001年上海申办世博会之时,在上海图书馆发现的《广东中山北岭徐氏宗谱》填补了中国人参加第一届世博会历史的最早记录。
第一全:《中国家谱总目》恢弘问世
“《中国家谱总目》(后称《总目》)的编纂,举全球华人之力,充分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鹤鸣说,对《总目》的编纂,海外比大陆心情更迫切,要求更强烈。“移居海外的华人都有心向祖国、叶落归根的心态。” 据统计,仅大陆直接参与《总目》编纂工作的单位就达471个。海内外主要藏谱机构更是纷纷加入,如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德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图书馆和中文资料收藏单位,都积极参与编纂。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甚至捐出12万美元资助编纂工程。
《中国家谱总目》,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中国家谱汇编成目,是中国谱牒学上的一项盛举,也是21世纪初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上图征集海内外中国家谱收藏的信息,经过七年的编纂,于年底形成近千万言的皇皇巨著《中国家谱总目》,较为准确地揭示了中国家谱的存量和收藏。是中国家谱整理与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
王鹤鸣说,家谱虽是一家之史,但有家史才有国史。从科学角度分析,每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蕴藏这个家族很多独一无二的经济文化生活资料,是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民族学、教育学的丰富史料来源。
“丰富、有效、便利”是这部目录著作的显明特点。从信息来源看,既有国内包括台湾在内的公私藏馆及个人,也有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图书机构,可谓搜罗广泛;从谱主看,既囊括大多数汉族姓氏,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姓氏,可谓包罗万象。皇家达宦谱牒悉数收录,平民寒族所修亦网罗无遗。这是《总目》学术含量高、最能体现编纂者功力的一项内容。编纂人员必须逐部翻阅家谱,进行分析才能完成。这种极富价值的资料性,也是《总目》超越一般书目的价值与特色所在。
第一人: 民间修谱名流上图送卷
15日,有“家谱天下第一藏”之称的上海图书馆,获赠了一份特殊礼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家谱”的《中华邱氏大宗谱》计169种247册。这是上海图书馆迄今收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家谱捐赠。中华邱氏宗亲总会会长,被誉为“中国民间联宗修谱第一人”的邱家儒表示,修编这部邱氏大宗谱,将海内外500万邱氏宗亲团结起来,既方便了海外华人寻根问祖,也加强了海峡两岸的血脉联系。
忆起修谱之初,邱家儒感慨万分。因为童年的贫苦,十年的军旅生涯,磨练了邱家儒先生坚韧的意志并成为最成功的实业家,创办了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也因为诚信经营使他赢得了极强的公众感召力,感染力。名闻香江两岸。而进入2001年,他突然向新高度冲击。这一年由民间兴起的联宗修谱活动方兴未艾,这一事件触动了他内心深处蕴藏已久的爱国情深。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他内心涌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很欣赏伟人孙中山的一段精辟论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习惯,应妥加应用。”他希望由此实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邱氏修谱,还将国际先进的人类基因图谱等研究成果引入修谱工作中。现在身为深圳鼎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邱家儒先生捐资人民币50万元,与中科院遗传与生育生物研究所合作,支持该所进行全国姓氏分布调查,以及姓氏与遗传基因研究,与袁义达教授合作出版《中国姓氏:三百大姓》,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了百家姓新的形式排名。为海外华人以及国内关心研究姓氏文化的芸芸众生提供了最新、最精确的数据。邱先生认为,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且有内涵。推广姓氏文化更主要的在于其意义,能够唤起人们尊祖敬宗,能够对全球华人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
以中华邱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邱家儒为代表的邱氏后人,8年来已累计斥资2000多万元修纂《中华邱氏大宗谱》。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00多万邱姓人口参与了修谱工作,有353个县的邱姓祖谱已基本完成。其目标是编修一部上至丘姓太始祖姜太公、下至当代、贯穿古今的《中华邱氏大宗谱》,使丘姓成为中国继孔、孟、颜、曾之后,第5个统族谱、统一辈份的姓氏。修谱采用了地毯式的人口普查方法,不漏掉一个男丁,也不漏掉一个女丁,女性上谱,四代、五代同堂上谱,而不是照抄老谱。编谱方法借用了军事地图的坐标法,横排世系,谱以早者为断,祖以知者为断;还规定了凡例、体例等一系列编谱的规定、标准、方法和顺序,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因此,据其编修方法和规模,都堪称“天下第一家谱”。
此外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邱氏还自发地筹集资金,抢救破败不堪、濒临倒塌的祖祠祖墓。同时开展“兴教育贤”的工作,筹集资金,扶持和奖励宗内优秀学子。福建连江的邱安健投资7000多万元,修建了福州地区一流的私立学校,并对邱氏子弟实行优惠;副会长邱让华捐资70多万元,对江西宁都的灵村小学进行改造;广西陆川的邱姓人家则开展了 “陆川邱氏最佳育贤家庭活动”等。“如果中国每一个姓氏都像我们这样,中国的希望工程就会更加庞大有力,两岸的和平统一就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就更有动力。”邱家儒说。
目前,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会已在全国成立了400多个分会,现有253个县市区已成谱,共出版发行分谱208部。今后,随着各地分谱的完成,邱家儒还将陆续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家谱不仅具有教化功能,还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家谱中保存的大量的人物、经济、移民、文化、民俗、教育、人口等资料,对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俗学、人口学、遗传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均起到推动作用。”《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说:“邱氏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修谱方法,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科学精神,为其他姓氏修谱提供了借鉴。”
第一礼:“国事·家事·天下事”按图索骥
编纂人员曾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最早参加世博会是在哪一年?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是1867年中国思想家、改良主义者王韬参加的巴黎世博会。但上海交通大学徐希曾教授翻找自家的北岭徐氏宗谱发现,其曾祖父徐荣村1851年带了自家生产的丝绸——荣记湖丝到伦敦参加当年的世博会,并夺得金奖和银奖。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资料印证了这一点,一下将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时间提前了16年。
1997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到上海图书馆视察,图书馆为他准备了3本《荣氏家谱》, “我至今还记得,当荣老看到‘第31世毅仁’的名字时,兴奋不已!荣老记得自己家有家谱,可一直没看到过。”王鹤鸣回忆:“当我表示要把世系表复印一份给他时,荣老高兴地连说三声‘好’!并欣然提笔为上图写下八个大字:盛世修典,图情比翼。”
中华邱氏宗亲会会长邱家儒先生为中泰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交流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花费10万元邀请专家为当初泰国原总理他信家族尚不确认的先源地做DNA鉴定锁定目标区域,最终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定了广东省梅州塔下村为他信家族先祖故里。两年后泰国原国防部长、原三军总司令邱乌泰、邱猜也实等他信家族一行六人在邱家儒会长等人的陪同下荣归祭祖。
中国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世代相传,中国姓氏的表达方式如同江河渗透寸土,它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存。如今正逢盛世,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希望找到激励自己的名人祖先,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对人情淡泊、孤独感觉的一种抵制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血缘交流是人内心深处真正的需要和感情纽带。
民安才能国泰,国泰方能民安。经济增长与社会共融才可和谐发展。
相关链接
王鹤鸣简介:
江苏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员。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本项目《中国家谱史》的撰写工作。
盛世修典,上图寻根稽谱大事记:
“寻根稽谱——上海图书馆藏家谱精品展”14日起至27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次展出共有60件,都是从馆藏中挑选出来的精品,分为“源远流长”、“种类纷呈”、“名人谱萃”、“文史渊薮”四部分。
中国家谱总目问世:《中国家谱总目》,经过长达七年的编纂,将于2009年底问世。《中国家谱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路线图”。
上图获赠天下第一谱:有“家谱天下第一藏”之称的上海图书馆,15日获赠上海图书馆迄今收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家谱捐赠。被誉为“天下第一家谱”的《中华邱氏大宗谱》。共计169种247册。
上家谱编修研讨会经验共享:2009中国家谱文献价值及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上图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家谱研究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家谱编修经验。

《深圳商报》 2009年7月30日 C7版